对命题作文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lp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题即出题目,命题作文就是出题目作文。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提供参考的事实来作文,这参考的事实一般是文字材料(有时是图画)。话题即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即围绕一个谈话中心作文。
  一、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供材料作文三者不是并列的概念
  只要给定了题目的作文就是命题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或窗口,写作者在作文时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写,这个围绕可能是思想上的围绕,也可能是内容上的围绕。由此可以说命题作文也是话题作文,因为,只要不把“中心”绝对化或理解为正圆的圆心,命题作文的题目必然是谈话(作文)围绕的中心(即话题)。这里要补充两点。
  第一,命题作文的题目如果观念型的,作文往往在思想上围绕这个观念写,但这个围绕不是不可以适当的发展。适当的发展就是偏离,没有这个偏离,文章不容易做到深刻甚至可能毫无生气。有一年高考作文,由学者的出题引出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作文,要求题目自拟。考生如果就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这样做也不算“犯规”),一味围绕“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来作文,那就可能成为题目的解说或佐证,没有个性可言,如果围绕“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话题做以下偏离:——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答案还有优劣区别;——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有它的原因;——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这样的偏离就容易写出深刻、高远的文章。
  第二,命题作文的题目如果是非观念型的,这样的作文只须在内容上围绕题目(话题)作文,文章思想的开放性较大。如作文:习惯,只要围绕习惯写就成。思路可以是:1、好习惯要坚持,坏习惯要克服(这样的思维比较肤浅);2、习惯是行为多次重复而形成的;3、习惯难以改变,战胜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战胜自我;……
  只要给了谈话中心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上文说命题作文题目就是谈话中心,因此命题作文就是话题作文,但话题作文不一定是命题作文,因为给你的是话题,不一定要你当题目(一般要求自拟),你也最好不把话题当题目。虽然这样不“犯规”,但有偷懒之嫌,并且有时因话题本身是观念型的(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易使你不敢越雷池一步,导致文章思维不深刻(或不高远),及至成了出题者的传声筒。
  只要提供了材料(或图画)的作文,就是供材料作文,如果出题者在材料中给你引出话题,那这个供材料作文兼是话题作文。如有一年高考作文在给出材料后引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如果出题者在材料后给你引出题目作文,那这时供材料作文就兼是命题作文(当然也是话题作文)。
  二、话题作文的原则
  作文都是有话题的。命题作文,题目就是话题;供材料作文如果出题者没给你引出话题,那是把这个任务教给了写作者,因为要有与材料相关的话题才有可能成功地写作。没有话题的作文是无心或无脑的作文。这里的心指非观念型的话题,脑是观念型的话题。前者如:习惯,尝试,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后者如:先者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掌握了话题作文的写法,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写法就不成问题。话题作文要注意把握好三个原则。
  第一、相关性原则。在命题作文时,作文要与题目(也是话题)相关,(如果写“习惯”,你文章里连习惯这个词都没有就有离题之嫌。但小说可以例外)。话题作文要与话题相关。没有明确给话题的,要与材料相关——即作文的话题要是从材料中分析出来的。这里的分析的功夫很重要,特别是议论文,必须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分析,从材料中生长话题,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的作文也多为离题)。因此,相关性是话题作文的最基本的要求(没有这个要求的框定,就有可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高考作文的基本限制也体现于此,就是让你戴着镣铐跳舞(也有说是鸟笼原则)。如果没有这个镣铐就没有了考试,因为那只须背一篇经典文章在考场上默写出来就行了。波普在《自由主义的原则》的开篇说:国家是一种必要的罪恶:如无必要,它的权力不应增加。这里,相关是话题作文的必要罪恶,如无必要,应试作文反对宿构的呼声不会增加。因为不顾话题的限制,就会为宿构提供方便。
  第二、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表现在三方面:1、材料的开放,这里的材料通常是指作文的选材,但我认为写进文章的所有语言都是材料,就像修房子所用的砖和钢筋水泥等都是材料一样。这里的开放当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围绕话题去言说去生长自己的文章之树。这里的开放是相对开放也是相对自由。在相对自由的前提下选材越新颖越好,因为新颖也是一种陌生化,喜新厌旧是人之审美常情。2、文体的开放,一般是文体不限,但不提倡写诗,原因可能是写诗更难评分,还有字数也不易写到800字。3、思想不限,这一条很重要,这就是解放思想——在话题相关的基础上思想可以参差不齐,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理,言之得体,言之有序”(马正平《广义写作思维原理论纲》中国写作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第三、创造性原则。创造性是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创新表现在三方面:1、构思精巧,材料新鲜,见解新颖;2、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3、有个性特征。
  构思精巧是结构方面的,材料和见解的新颖是内容方面的。材料的新鲜也是靠平时的积累,厚积薄发,不是靠临场发挥就能凑效。见解新颖要有善于思考的习惯才行,要懂些写作思维技术,学会怎样使文章深刻、深远和高远。如果说推理是写议论文的功夫,想象就是编故事的功夫。至于个性特征就比较模糊,说是个人风格也可,但说风格又近于对作家的评价。语言(语气句式等)的个性是个性化的一个方面,但思想的个性化是更重要的;前者是形式的个性化,后者是内容的个性化。个性化是建立在较高的写作基本功之上的,那是苍天大树上的一枚金果,比较耀眼但不易摘取。
  结论
  命题作文就是话题作文,但话题作文不一定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可以兼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也可以兼是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所有的作文应是有话题的。给话题的作文,如果话题是观念型的,最好不把话题当题目。相关性是话题作文的必要的“罪恶”。开放性是明摆着的,创造性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学生的英语教学一贯重视“写”而非“读”和“说”,实际上不但是学生成为了“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而且学生的写也并没有多大水平的提高。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理论可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所借鉴,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英语写作 诱思教学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这个问题一直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要求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准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随着新理念的贯彻,新教材的使用,新的学习方式的推广,语文课堂教学已显现出勃勃的生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心理学研究已表明,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而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与最活跃的场所,是学生发展的平台,是教师成长的摇篮,还是孕育思想的源头活水。所有改革的先进理
【摘要】《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课程涉及的是与每个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些法律的理论、知识和规定。是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为统领,以权利和义务为主线,分别探讨了民事权利和义务、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就业与创业中的权利与义务、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保障这些权利与义务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法律常识;权利与义务;诉讼;律师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模块是新
《海伦凯勒》一文以动人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课文叙述了海伦小时候不向命运低头,刻苦学习盲文、练习说话,从而成功地考上大学的故事。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让我们深为感动。学生读了课文后,能否和我们一样受到强烈的震撼?相对于海伦的一生,课文只是蜻蜓点水,高度概括,虽然有些例子,但并不具体完整曲折,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因此必须放大学生的生活经历,依托文本增强体验。为此本课的教学,我试图
在实际使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步入两个误区:一是“盲用”,即把电教当成“万验灵药”,不管什么类型的课文,也不管有不有必要,就一古脑儿用电教取代实验、表演、绘画等实践操作,好像唯有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现代化”;二是“滥用”,即把电教当成“调味佳品”,无论是否抓住了火候,也无论产生的效果如何,好像只要使用的次数越多,味道就越鲜美浓厚。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达到教学最优
【摘要】新课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本文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在此与各位进行探讨交流。  【关键词】物理课堂;新课标;业余活动    一、新课改中的物理课堂  传统物理教学是以课堂、教师、课本三者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偏重于机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发轫于清末民初,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产生、民国初期至解放前的高等教育、新中国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简述,大致梳理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高等教育;刍议    第一,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产生  中国近代可谓是多事之秋,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殆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神话受到了致命的打击。19世纪中期,面对帝国主义的“坚船
大连外国语学院院长孙玉华教授说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学校应在工作中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在经历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如何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与多元化质量观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对于一个学校而言,要想立足于教育之林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想立足于教坛就必须全力以赴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许多教
案例呈现:  在一次主题为“有趣的线条”的美术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请小朋友在一张纸上用一根连续的线条连接两个距离较远的点。最初,设计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幼儿运笔的流畅性和准确性,提高小肌肉的控制能力。  当小朋友们拿到纸的时候,看着白白的纸上两个小黑点,大部分幼儿毫不犹豫的就动起手来,而有个别幼儿摇晃着画笔问老师:“画什么样的线条啊?是不是直线?可不可以拐弯?”老师想了想说:“你喜欢怎么
职业教育的教材出版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或者内容过时,或者不适用,或者与技能考核标准不接轨。面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改革力度大、能正确反映当代先进科技、文化新成就的、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理想教材,需要进行必要的改进。一般而言,学者和科研人员的优势更多地在于思维的严密性和严谨的学科体系结构的构建。而行业内专家则来自实践,了解实践,他们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深切地了解行业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