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周易》的成语及其深刻含义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oodd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这部经典为培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成分在《周易》成语中也有生动的体现。研究与推广这些成语,可帮助我们记住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为自己的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乃至国家富强做出新贡献。
  在我们汉字成语中,直接来源于《周易》的就有100多个,加上间接演绎出来的达到200多个。但今天还比较常用的不算太多,比如:九五之尊、群龙无首、天地玄黄、防微杜渐、不速之客、三阳开泰、虎视眈眈、文过饰非、光明正大、风雷激荡、循序渐进、反目成仇、飞鸟遗音、乐天知命、无妄之灾、殊途同归、立竿见影等。
  这些成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诚信为本等,堪称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今天仍然值得我们传承,甚至发扬光大。
  (一)“厚德载物”的和谐理念
  坤卦代表大地母亲,代表母仪天下的形象。《周易·象传·坤》写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经过千百年的传颂,“厚德载物”成为人们熟知的一条成语,它是对和谐理念的经典概括。其意说人的道德情怀要像大地一样宽广厚实,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够容纳宇宙万物,就像大海容纳百川汇流、大地承载万物生长那样。这是人要与天地万物相和谐的文化理念,又是多么博大的胸怀与宽容精神。今天,国际社会提倡节约资源与能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似乎也可以从这里找到哲学依据。
  大家都知道,《周易》主张“天地人合一”,就是人与天地和谐。人类和其他生物、事物不一样,拥有智慧和复杂的思维能力,因此可以和天、地共同形成“三才”。但人类作为天地(或者说大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必须遵循与效法客观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及社会规律,必须做到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和谐。而且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和谐,故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样的成语。
  (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乾卦代表父亲、君王或老板,代表勇猛坚强的阳光之气。《周易·象传·乾》有句名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中的“自强不息”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它的意思说,自己要努力向上,不断强化自身的力量,且永不停息。这种精神鼓励人们艰苦拼搏、奋发图强,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接近40年的发展历史,有力地说明了自强不息、勤奋拼搏的重要性。
  《周易·乾卦》还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后来浓缩成“朝乾夕惕”这条成语,劝导人们要努力拼搏的同时还要勤勉谨慎。如果没有艰苦朴素、辛勤劳作的拼搏精神,就无法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三)创新求变的进取观念
  “易”字由日月所组成,有变化的意思,所以《周易》的主要哲学思想除了和谐与勤奋拼搏,还有创新求变的进取观念。
  《周易·杂卦传》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由此形成“革故鼎新”这一成语。革卦由上卦兑金、下卦离火组成,即金属在火中冶炼、得到升华与新生的卦象;而鼎卦由上卦离火、下卦巽木所组成,即木上燃火、烹饪之象,而烹饪就是把生的东西变成熟的。两卦都有变革创新、拆旧屋建新房的含义,后来引伸到社会制度上,人们就把革除旧政、建立新政称为革故鼎新。这是对除旧布新发展观念的准确概括,也是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
  《周易·象传·革》说道:“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由此衍生出成语“革面洗心”。这里的“小人”专指百姓,“革面”指变革原先对于暴政的表面屈服,从本来的面从而心不从,改成真正的心悦诚服,发自内心地顺从明君的领导。
  “枯杨生华”这成语,则出自《周易·大过卦》的九五爻辞。大过卦由上兑下巽所组成,兑象征少男,巽象征长女,故有老妇嫁给小伙之象。这就好比干枯的杨树开花一样,不会有啥好结果。一时间的勉强凑合,维持不了长久。一个社会机构也是如此,如果不能选贤任能,而是勉强凑合、庸冗杂处,肯定无法正常运转,甚至总会把事情搞砸了。
  但有意思的是,该成语后来演变成“枯木生花”或“枯树开花”,却变成了相反的含义。即枯萎的树木又重新开了花,形容起死回生、重获生机,这就与革故鼎新、洗心革面等拥有相近的含义,就是说要变革创新,以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四)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
  《周易·否卦》的上九爻辞说:“倾否,先否后喜”,就是说要将不好的东西颠倒过来,把先前的不快变成喜悦。这说明世间万物不会永远处于阻塞状态,而是随时可能转化为通达状态;通达状态也不一定长久不变,也可能会变成阻塞状态。宇宙生存与发展有这样的辩证规律,人世间的事情也要遵循这样的辩证规律。当你遭遇艰难险阻或危机的时候,也无须懊恼和沮丧,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或许会有化险为夷、否极泰来的惊喜结果,这里边就有两个成语。
  由此,人们又得到“物极必反”这样一个成语,说的就是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但凡事物发展到了极限,都可能会走向它的反面。比如有的病人,有时出现假热真寒,或者假寒真热的症状;舆论造过了头,出现言过其实、文过饰非的现象;当权者的统治过于残暴,就会官逼民反,引发激烈的反抗。老子和庄子的道家学说,极好地继承与发挥了这种辩证思想,提出福祸相依、无为而无不为等著名论点。
  (五)不盈不满的谦虚态度
  《周易》中的谦卦鼓励人们培养谦虚和自律品德,使得谦虚成为中华民族大力提倡的美德之一。《周易·彖传·谦》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告诉我们应效法自然之道,培养谦虚这种良好的文化品质,摒弃骄傲自满那种不好的文化品质。当年毛泽东主席有幅题词就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明确表示谦虚对人与社会的积极作用,以及骄傲自满的消极作用。
  《周易·谦卦》的初六爻辞说“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非常谦虚而有修养的人,能够渡过大江大河,能够做成大事,故而吉祥。《周易·象传·谦》还有“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说法,由此形成“谦谦君子”和“谦卑自牧”这两条成语。“谦卑自牧”的意思为:要保持谦卑的态度,自觉地提高自身修养、形成良好品德。
  (六)至真至纯的诚信品德
  有人认为谦卦是“周易”中最吉利的卦,因其经文中没有一句不吉利的话。笔者以为在当前中国,中孚卦是最重要的一卦,因其主要提倡诚信,“中孚”就是心中充满诚信的意思。《周易·中孚卦》的卦辞说:“只要心中充满诚信,即便只用小猪、小鱼作为祭品,也会吉祥。”彖辞则说:“诚信又坚守正道,符合天的法则。”象辞又说道:“风吹来水就虚心接受,这表明心中的诚信可影响一切事物”,甚至连小猪、小鱼这样的低级动物都会受感动,故而吉祥如意,由此形成“信及豚鱼”这个成语。
  《周易》整部经典中,有许多强调“诚信”的经文,包括修辞立诚、闲邪存诚等成语。可以不夸张地说,除了谦虚,诚信原本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炎黄子孙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视诚信为做人、立业和处世之本,这是华夏民族进步的精神与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坚决反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虚伪现象,包括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偷等言行,竭力提倡“崇尚诚信”这种既崭新、又古朴的社会风气。
  当然,在我们使用道德规范,仍然无法有效约束某些言行的时候,有必要强调法律和法治的作用。《周易·旅卦》的象辞说:“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光明正大地治理国家,要谨慎制订和执行法律制度,最终达到只需道德规范,而监狱中不需要关押犯人的社会境界。
  (作者单位:广东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正>科创板成为了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新期望,一大批行业独角兽正在路上1月23日,中央深改委通过设立上交所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这也将成为2019年资本市场重要的制
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人格塑造和德育培养,原有教学模式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随着教学模式发生变化,评价方法也得到了
网络成瘾是当前困扰青少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并且日趋明显、严重。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单纯依靠药物、心理治疗和教育的方式,难以根本解决问题。作为一种专业化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诞生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地区。两大地域文化,都展现了中华文明的雄奇瑰丽,它们的姿态各异,却都浩瀚无边。其中,长江流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荆楚文化。
新时代下,PPP模式以其优势耦合、风险共担、效率提升等特点成为公共产品供给的主流模式,也成为融资平台转型背景下化解地方政府发展建设需求与财政资金缺口矛盾的利器。但随PPP模式应用泛化,部分地区出现“重融资、建设,轻运营”的异化趋势,导致PPP模式成为地方政府变相融资举债的工具、项目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增加。防风险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灰犀牛”之一,融资平台债务、补充抵押贷款
我校确立了“互联网 ”教研的校级课题,经过一年多的尝试与实践,我们发现,互联网在深刻地影响着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过去我校提倡教育信息化,更多的关注是技术层面,如购买设备等。现在我校树立了“互联网 ”思维,并把这个“ ”,定位成连接与融合。“互联网 ”思维逼迫我校要转变思想,更多地关注应用,特别是在教研方面的应用。在“互联网 ”时代学校和教师应在教研工作上加些什么,要与什么相连接相
作文评价对作文教学的意义重大.它既检验既往的作文教学状况,又影响着未来教学的效果,还能引导学生的写作行为。很多老师深知作文评价的重要性.但实践中却对评价作简单化处理——
从赛前负荷量,恢复性训练和把握好竞技状态出现的时机等方面,谈了少年速滑运动员赛前训练与竞技状态状态培养的体会与作法。
通过对我国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大众滑雪运动在我国兴起的动因的论述,提出大众滑雪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大众滑雪能更好地在我国得以蓬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