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符合个性化学习的实际需要,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无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因此,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有待研究解决。针对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优化改进对策,以进一步完善分层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1-0172-02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能达到最佳效果,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及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受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条件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入学成绩差距极大,水平参差不齐,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大纲和考核要求、单一的教学模式不符合个性化学习的实际需要,无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
2009年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讨论稿明确指出:“鉴于各地区以及院校之间有一定的差异,高职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学习的实际需要……高职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即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一般要求是每个毕业生应达到的目标,较高要求是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就此,近年来不同类型的高校都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英语分层次教学改革,很多学者关注了英语分层次教学的研究。
二、分层教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作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产生于实行了三百余年班级授课制的西方国家。它的雏形是1868年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又称“弹性进度制”。之后,国外分层教学经历了初步发展、衰落和沉寂、恢复、繁荣与多样化几个阶段。“二战”后,世界各国尤其美国倡导“优质教育”,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这一时期出现了现今世界各国仍在普遍采用的分层教学形式——学科分层,布卢姆是分层教学的鼻祖。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如火如荼的新科技革命带来了教育理论上的活跃,在美国,个别化分层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美国的分层教学也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更多形式的分层教学实践纷纷展开。接着其他诸国在分层教学实践上呈现出繁荣与多样化态势,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高职分层教学在教学理念上有利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具体问题,有待妥善解决。笔者检索到2015年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共收录关于高职分层教学的文章约1098篇。文章各有侧重,多半都指出了分层教学的原因、策略和意义等,肯定了分层次教学的优点,有部分进行了实证研究,论证了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但笔者以“分层教学新模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只检索到400多篇。
在搜集研究者文献时还发现,高职院校中实施的分层教学以显性分层模式为主,而且三层式分层占了主导地位,层次的划分大多以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唯一标准。
可见,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研究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这几年来蓬勃开展,但基本处于试验、摸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有待研究解决,英语分层教学的模式还较为传统单一,存在不少弊端,对创新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亟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英语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层依据单一,挫伤学生积极性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由于分班的客观依据是按入学成绩分层分班,并不能完全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智力水平及真正的英语学习基础,因此造成一些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认为目前所在的层次和班级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和发展,易失去兴趣,甚至对授课教师不满,不利于教学的高效运行,尤其是一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分层教学的慢班中容易自暴自弃,以至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全无,甚至排斥。
(二)教学难度大,挫伤教师教学热情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在具体的实践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任课教师备课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尤其对于长期教授低层次班级的教师,容易失去创新和动力,产生挫败感,降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热情,丧失兴趣,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对学生情感冷漠疏远,不利于教学相长。
四、分层教学法的优化与改进
(一)改进分层标准和模式,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分层教学通常是从便于学校管理及教师组织教学的角度去选择分层方式,仍以学生的英语分数为唯一分层标准,模式单一,所以分层标准存在片面化、不科学之处,可能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在分层教学操作模式上应该对分层标准、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和改善。分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通过水平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充分了解、认识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听取学生的意见,并由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自主确定。
(二)改革单一的评价方法,完善分层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分层教学由于分层评价方式不恰当,综合评价缺位等问题,使得各层次评价仍以知识性的结果评价为主,将教学的着眼点局限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是在本层次学生的英语考试过级率上。所以,在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中,不少高职院校和教师在具体操作上通常都是为了实现本层次的过级率目标而努力,而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有所忽视。科学合理地实施分层教学应该优化分层评价体系,构建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标准的相应评价体系,并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实现不同层次学生成绩的纵向与横向可比性,同时,重在评估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指标,细化、量化考试标准和要求,如最低层次的学生积极参加英语角等活动可适当加分,最高层次的学生负责英语角的策划组织或主持也可加分,学生可依据不同任务的难易程度取得相应的考核结果。此外,将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它能满足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能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但是,分层教学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因而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此不断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立体化的教学方式,以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持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郝娟.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新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3).
[2]罗小玲.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与操作[J].教育学术月刊,2009(9).
[3]赵慈爱.国外分层教学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20).
[4]李燕.高职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9).
[5]卢有霞.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下“走班制”的困惑及发展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1-0172-02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能达到最佳效果,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及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受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条件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入学成绩差距极大,水平参差不齐,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大纲和考核要求、单一的教学模式不符合个性化学习的实际需要,无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
2009年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讨论稿明确指出:“鉴于各地区以及院校之间有一定的差异,高职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学习的实际需要……高职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即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一般要求是每个毕业生应达到的目标,较高要求是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就此,近年来不同类型的高校都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英语分层次教学改革,很多学者关注了英语分层次教学的研究。
二、分层教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作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产生于实行了三百余年班级授课制的西方国家。它的雏形是1868年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又称“弹性进度制”。之后,国外分层教学经历了初步发展、衰落和沉寂、恢复、繁荣与多样化几个阶段。“二战”后,世界各国尤其美国倡导“优质教育”,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这一时期出现了现今世界各国仍在普遍采用的分层教学形式——学科分层,布卢姆是分层教学的鼻祖。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如火如荼的新科技革命带来了教育理论上的活跃,在美国,个别化分层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美国的分层教学也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更多形式的分层教学实践纷纷展开。接着其他诸国在分层教学实践上呈现出繁荣与多样化态势,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高职分层教学在教学理念上有利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具体问题,有待妥善解决。笔者检索到2015年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共收录关于高职分层教学的文章约1098篇。文章各有侧重,多半都指出了分层教学的原因、策略和意义等,肯定了分层次教学的优点,有部分进行了实证研究,论证了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但笔者以“分层教学新模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只检索到400多篇。
在搜集研究者文献时还发现,高职院校中实施的分层教学以显性分层模式为主,而且三层式分层占了主导地位,层次的划分大多以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唯一标准。
可见,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研究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这几年来蓬勃开展,但基本处于试验、摸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有待研究解决,英语分层教学的模式还较为传统单一,存在不少弊端,对创新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亟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英语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层依据单一,挫伤学生积极性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由于分班的客观依据是按入学成绩分层分班,并不能完全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智力水平及真正的英语学习基础,因此造成一些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认为目前所在的层次和班级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和发展,易失去兴趣,甚至对授课教师不满,不利于教学的高效运行,尤其是一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分层教学的慢班中容易自暴自弃,以至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全无,甚至排斥。
(二)教学难度大,挫伤教师教学热情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在具体的实践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任课教师备课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尤其对于长期教授低层次班级的教师,容易失去创新和动力,产生挫败感,降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热情,丧失兴趣,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对学生情感冷漠疏远,不利于教学相长。
四、分层教学法的优化与改进
(一)改进分层标准和模式,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分层教学通常是从便于学校管理及教师组织教学的角度去选择分层方式,仍以学生的英语分数为唯一分层标准,模式单一,所以分层标准存在片面化、不科学之处,可能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在分层教学操作模式上应该对分层标准、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和改善。分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通过水平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充分了解、认识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听取学生的意见,并由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自主确定。
(二)改革单一的评价方法,完善分层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分层教学由于分层评价方式不恰当,综合评价缺位等问题,使得各层次评价仍以知识性的结果评价为主,将教学的着眼点局限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是在本层次学生的英语考试过级率上。所以,在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中,不少高职院校和教师在具体操作上通常都是为了实现本层次的过级率目标而努力,而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有所忽视。科学合理地实施分层教学应该优化分层评价体系,构建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标准的相应评价体系,并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实现不同层次学生成绩的纵向与横向可比性,同时,重在评估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指标,细化、量化考试标准和要求,如最低层次的学生积极参加英语角等活动可适当加分,最高层次的学生负责英语角的策划组织或主持也可加分,学生可依据不同任务的难易程度取得相应的考核结果。此外,将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它能满足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能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但是,分层教学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因而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此不断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立体化的教学方式,以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持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郝娟.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新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3).
[2]罗小玲.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与操作[J].教育学术月刊,2009(9).
[3]赵慈爱.国外分层教学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20).
[4]李燕.高职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9).
[5]卢有霞.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下“走班制”的困惑及发展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