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沿着一条怎样的路前行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心观察身边老师的生存状态,大致有这样三种:第一种,全身心投入到经商之中,但又不愿(或者说不敢)丢掉教师这一职业,毕竟每个月可以领到一笔供家庭生活开支的收入,所以这些教师虽然人在学校,但心却在经商,每天“魂不守校”;第二种,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羡慕有钱人,渴望拥有财富,但“生财无道”,又不甘于清贫的现状,不愿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教育教学上,所以每天彷徨地、不死不活地生活着;第三种,安于现状,随遇而安,以恬淡的心态面对生活,没有什么大理想,也没有太多的欲望,平平淡淡过完每一天;第四种,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来对待,用心上好每一节课,与孩子心灵打成一片,在教育上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
  以上四种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四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上述的第一种价值观大有席卷之势,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年代,更多的人把物质享受放在生活的第一位,想方设法经商,满足自己的财富欲望。但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来说,一味地追求物质,把对孩子的教育置之不理,这样的教师无疑是“最可怕”的教师。试想,如果你的孩子由这样的教师来教,后果会怎样?教育是用心来经营的艺术,当一位老师的眼睛已经看不到孩子的时候,当一位老师的心灵已经不能被学生打动的时候,他已经不配称为人师了。
  第二种生活状态也十分可怕。在你彷徨之时,你的光阴已经远去;当你在十字路口徘徊之时,你的学生们又能从你那里得到什么呢?这种害人又害己的生活状态,应该及早改变,如不然,必定后悔莫及。
  第三种方式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为人师者,的确需要一颗“平常心”,更需要定力,不为外物所动,正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但是,光有平常心是不够的,平常心和进取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
  教育的生活应该有所追求。在希望和彷徨中前行的道路上,有时你会觉得自己真的很渺小,有时你会觉得那些大师离你真的很遥远,有时你会沮丧自己没有天赋,有时你会鄙视自己的不能坚持,但是,这些都是你在人生道路上留下的脚印,划下的轨迹,因为它们的存在你的生活才充满色彩。不要渴求太多,也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你就是你,是他人无可代替的你。在人生之路上,你曾经闪亮过,或者你的心灵一直充实着,就足够了。
  写在这里,只是为了点燃自己的心上之灯,不求照亮别人,但求温暖自己,照亮自我生命深处的虚空。
  (博客地址: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8350)
  本栏责任编辑赵霭雯
其他文献
随着我过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行,职业医师的临床专业操作技能被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医学教育更是对临床实践环节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
<正> 有这样一群歌手,在他们没有进入娱乐圈之前,都曾在酒吧以唱歌为生。复杂的环境、无规律的作息,并没有打退他们对音乐的执着,他们的身躯中蕴含着无比大的爆发力。借助"超
期刊
“让教育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让教育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让教育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让教育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
作家曾颖在《让学生仇恨的优秀教师》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王老师是四川某县城的中学教师,是当地惟一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人,教的班升学率总是名列前茅。高考前夕,他带的高三班
1975年,我高中毕业,下乡当知青,不久被抽到当地甘溪中学代课。一同被抽去代课的还有我的同班同学胜周和另一个王姓知青,我们分别担任语文、数学、物理课的教学。时值“文革”后期,师道尊严早已被批倒批臭。学生无心向学,在老师身上找茬寻乐就成了他们的日常功课。  “文革”十年,老师的遭遇让我不寒而栗。“教书是读书人的末路”“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悲观论调耳熟能详。教师不仅人格上得不到尊重,物质生活待遇
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化学探究实验是指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
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乡土小说和以沈从文等为代表的田园乡土小说标示着现代乡土文学的两种艺术倾向,但从审美角度审视,后者是对小说现实功利因素的超越和对艺术本性的回归
我于2004年辞职,来到张家港。一进城,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着调。失去了原先坚实的土地,我有一种虚空感;不知道前方是什么,我没有了方向感。虚空也就罢了,方向感的丧失,才是最可怕的。我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于风云激荡的重大历史变迁时期,对旧时代一切封建、专制、腐朽、残暴的大胆揭露和深刻反思,藉此改变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物质和精神状态,实现民族的崛起和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