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强调用户体验的时代,最大限度地将技术复杂性封装在产品中已成为IT厂商之间市场竞争的焦点,这无论是从消费市场的智能手机还是从企业级市场的一体机都不难看出。公众可以不关注技术,但在由“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引发产业急剧变革之时,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
相对于企业产品部门开发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技术,企业研究部门所研究的技术离市场更远。在一定程度上,发现这些技术的商业价值犹如玉器市场上的“赌石”,既惊险又刺激,既要运气又需经验。
近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向媒体演示了6项研究成果。表面上看这6项技术风马牛不相及,加之这仅是英特尔研究院部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无法系统再现英特尔研究院的战略和技术方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其他角度对这6个演示探究一番。
三个层面看带宽瓶颈
这次演示的“掌上阿凡达”、移动通信基站C-RAN技术和硅光电子学,从技术上看都与带宽相关,从产品上看分别落在智能手机、基站和大数据等不同的市场端。跳出技术与产品,则会看到一番新的天地。
无线视频通话是消耗流量的大户,即便你有足够的银子,受带宽所限,也未必能有流畅的视频图像,特别是在繁华地带。“掌上阿凡达”从智能手机捕获的通话人视频中提取通话人的表情信息,这些表情信息经无线传输后在对方手机上以卡通动画形式再现。这项技术可以增进用户体验,有助于拓展应用市场。它能否成为英特尔的核心技术取决于它能否专利化。这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技术。
英特尔与中国移动在C-RAN领域的联合研究,从技术上看,是利用虚拟化、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协作无线电等数字技术构建的开放架构来替代原有的封闭架构,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度,提高频谱效率。3G移动通信替代2G的过程,从技术上看是从窄带变为宽带,从传输内容上看是数据替代语音,从终端市场上看是擅长数据的计算厂商替代擅长语音的传统手机厂商。
如今,电信市场IT化的浪潮继终端市场后开始拍打电信设备市场,它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提高频谱利用率、快速部署新业务、降低成本等。这是从产业趋势看技术。曾经在终端市场被IT化浪潮拍倒的诺基亚,如今转向电信设备市场后的命运不言而喻。
从宏观经济看,大数据并非IT厂商推动的,而是由经济全球化浪潮引发的。全球范围内资源的重新配置、产业链的重新组合、市场的重新整合,让所有企业直面复杂而剧变的外部环境,唯有大数据才能让企业实时地应对这种复杂性。
至于此次演示的硅光电子学技术,笔者曾在2010年就以《硅光电子学:IT产业新曙光》做过介绍,它的颠覆性横跨IT与通信产业。
从经济、产业和市场三个不同层面,不难对技术的商业价值做出粗略的评估。
平台技术,英特尔所钟爱
2002年,名为《平台领导》的新书登陆亚马逊,此书的副标题是“英特尔、微软和思科如何推动产业创新”。该书讲述了技术平台对于这些厂商获取和巩固市场垄断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是否具有平台技术属性是判别这些尚在研发中的技术前景如何的重要标准。
从平台技术角度看,这次演示的室内Wi-Fi定位技术将Wi-Fi从无线通信拓展到距离与方位的测定。室内Wi-Fi定位与室外卫星定位两种测量定位技术的结合,便可将手机用户与现实中的三维空间坐标系实时地关联起来,从而给人们来了巨大的有关市场前景的想象空间。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技术领域,如果英特尔胜出,其在移动终端市场对英特尔的意义,一如笔记本市场上基于Wi-Fi的迅驰对英特尔的意义。
“贴心的智能”演示的多个小巧的智能设备之间或者设备与人之间的互动,其目标是在基于英特尔处理器平台上不仅让所有智能设备组网,而且让任何用户都可以创建自己的应用。而有关大气质量监测的演示实则为传感器与大数据的结合。
如果对当今国际学术界热点领域——信息物理空间(CPS)有所了解,就会对后两项演示的技术价值有所把握。CPS关注的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传感器、通信和大数据等基础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相对于企业产品部门开发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技术,企业研究部门所研究的技术离市场更远。在一定程度上,发现这些技术的商业价值犹如玉器市场上的“赌石”,既惊险又刺激,既要运气又需经验。
近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向媒体演示了6项研究成果。表面上看这6项技术风马牛不相及,加之这仅是英特尔研究院部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无法系统再现英特尔研究院的战略和技术方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其他角度对这6个演示探究一番。
三个层面看带宽瓶颈
这次演示的“掌上阿凡达”、移动通信基站C-RAN技术和硅光电子学,从技术上看都与带宽相关,从产品上看分别落在智能手机、基站和大数据等不同的市场端。跳出技术与产品,则会看到一番新的天地。
无线视频通话是消耗流量的大户,即便你有足够的银子,受带宽所限,也未必能有流畅的视频图像,特别是在繁华地带。“掌上阿凡达”从智能手机捕获的通话人视频中提取通话人的表情信息,这些表情信息经无线传输后在对方手机上以卡通动画形式再现。这项技术可以增进用户体验,有助于拓展应用市场。它能否成为英特尔的核心技术取决于它能否专利化。这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技术。
英特尔与中国移动在C-RAN领域的联合研究,从技术上看,是利用虚拟化、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协作无线电等数字技术构建的开放架构来替代原有的封闭架构,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度,提高频谱效率。3G移动通信替代2G的过程,从技术上看是从窄带变为宽带,从传输内容上看是数据替代语音,从终端市场上看是擅长数据的计算厂商替代擅长语音的传统手机厂商。
如今,电信市场IT化的浪潮继终端市场后开始拍打电信设备市场,它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提高频谱利用率、快速部署新业务、降低成本等。这是从产业趋势看技术。曾经在终端市场被IT化浪潮拍倒的诺基亚,如今转向电信设备市场后的命运不言而喻。
从宏观经济看,大数据并非IT厂商推动的,而是由经济全球化浪潮引发的。全球范围内资源的重新配置、产业链的重新组合、市场的重新整合,让所有企业直面复杂而剧变的外部环境,唯有大数据才能让企业实时地应对这种复杂性。
至于此次演示的硅光电子学技术,笔者曾在2010年就以《硅光电子学:IT产业新曙光》做过介绍,它的颠覆性横跨IT与通信产业。
从经济、产业和市场三个不同层面,不难对技术的商业价值做出粗略的评估。
平台技术,英特尔所钟爱
2002年,名为《平台领导》的新书登陆亚马逊,此书的副标题是“英特尔、微软和思科如何推动产业创新”。该书讲述了技术平台对于这些厂商获取和巩固市场垄断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是否具有平台技术属性是判别这些尚在研发中的技术前景如何的重要标准。
从平台技术角度看,这次演示的室内Wi-Fi定位技术将Wi-Fi从无线通信拓展到距离与方位的测定。室内Wi-Fi定位与室外卫星定位两种测量定位技术的结合,便可将手机用户与现实中的三维空间坐标系实时地关联起来,从而给人们来了巨大的有关市场前景的想象空间。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技术领域,如果英特尔胜出,其在移动终端市场对英特尔的意义,一如笔记本市场上基于Wi-Fi的迅驰对英特尔的意义。
“贴心的智能”演示的多个小巧的智能设备之间或者设备与人之间的互动,其目标是在基于英特尔处理器平台上不仅让所有智能设备组网,而且让任何用户都可以创建自己的应用。而有关大气质量监测的演示实则为传感器与大数据的结合。
如果对当今国际学术界热点领域——信息物理空间(CPS)有所了解,就会对后两项演示的技术价值有所把握。CPS关注的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传感器、通信和大数据等基础技术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