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规划、规范的施工,有效的进行控制,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做好施工的安全管理,应该依靠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安全。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
1、建筑施工活动空间狭小使不安全因素增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造成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具,当场地窄小时,由于多层次的主体交叉作业,很容易造成物体打击等伤害事故。同时,建筑物体积庞大,外部形体形式多样,使得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工程类型和进度发展要作调整。对于目前在城市施工的超高层的建筑、特殊形体的建筑。其围护工作更受到空间狭小的限制,使得操作者危险度增加,高处坠落事故增多。
2、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使得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增多。工程的建设是有许多方参加,需要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加上地区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企业数量多,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技术装备、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这些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层次多,管理关系复杂。而当前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手段较单一,很多仅依赖经验、安全检查等方式,技术标准难以统一,难以形成详细的统一管理标准。
3、施工周期长同时露天作业使得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特别庞大,施工周期长,从基础、主体、屋面到室外装修等整个工程的70%均在露天进行作业。同时要忍受春夏秋冬的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4、 生产工艺复杂多变要求有配套和完善的技术措施予以保证,现代建筑物每个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要求,形成了产品多样性的特点,导致每一建筑物的各道工序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就各不相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上的不安定因素也在随时变化,故为了完成施工任务,就必须针对工程进展和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及时地采取安全措施,这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
(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施工企业一般都有安全组织机构,但必须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 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大型项目必须安排专门的安全总负责人,并配以合理的班子共同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实行单位领导对全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位负责,班组长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
(2)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及加强安全教育管理。管理及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的高低对安全施工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建筑施工企业, 如果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那么该企业的施工安全才会有保证。否则这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就难于保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想使自己承担项目的安全得到保障,领导者必须要有“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提高管理及操作人员素质,从而确保安全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搞好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安全意识。要定期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危险作业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如起重工、电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作业。一般工种也要求施工人员熟悉环境,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违章操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对基坑工程、模板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有安全施工方案,并且安全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安全施工方案。力求使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操作方便,针对性强,有利于保证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 实现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技能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手,方可进场;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
2、建立安全责任制章程
安全性的灌输需要大量的时间,由于建筑施工人员并不是永久性的,并且从事一线施工的大多都是农民工,流动性大,他们文化水平低,可能在安全培训时不能及时接受培训知识,甚至有时为了赶工期以获取更多报酬,往往会做出牺牲安全的选择。所以要建立安全自控团队。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自控,还应该通过建立严格的安全责任制来进行推进。
安全责任制主要是对安全检查和防护的责任进行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人,对于每一个人在安全自控中的责任都进行明确规定。通过安全责任制从面到点进行安全性自控,使其从领导层、管理层到作业层,进行层层分解、落实,把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安全生产的最前沿,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安全管理。
3、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
发展信息網络建设, 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和档案库。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确保规范行为的良性循环和良性发展,惩治不良行为;严格企业安全施工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条件,建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制度,把施工企业安全评价实绩与企业招投标准入管理、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企业资质年审、企业资质晋升管理和企业评优相结合;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投入,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大力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时,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
4、 安全施工管理技术措施
在施工中采取有效地安全技术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轻安全事故发生的伤害程度, 进行安全生产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每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 都会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如果预见不到,安全管理措施不善,将不同程度影响到施工进度和效益, 乃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 要针对工程施工的特点和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不利条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与教训,遵照有关规定, 全面具体地将其贯穿于全部施工工序之中。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定会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焕发劳动热情,带来经济效益,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安全施工管理技术措施首先做到两点: 安全防护和安全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涉及工人人身安全, 应与现场文明施工相结合, 做到安全标识明显醒目,现场道路畅通,材料堆放和构件、设备放置合理不混乱。在现场管理中, 应该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机械的使用防护上做到轮有罩、轴有套;对于高层建筑,必须设立符合安全要求的首层挑网及四层一道的层间挑网; 施工现场周边设立围挡,“四口五临边”周边按当地建委和企业安全监察部门的相关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在安全检查方面,应根据施工安全目标,建立安全检查规章制度,确定安全检查人员,明确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内容。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安全作业的检查,对于高空作业、深基坑作业、脚手架上作业、特种机械作业等专业性强的施工作业, 应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审查,合格者方可上岗。
综上所述,筑工程施工中一定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时刻牢记安全,把安全控制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在项目实施中,必须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最优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盛杰.浅谈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的思考与探究.商情.2010(35)
[2] 冼辉新. 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科学之友, 2010,(12) .
[3] 韩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4,16(20):
[4] 王健.浅谈现代建筑企业生产安全管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3,15(1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
1、建筑施工活动空间狭小使不安全因素增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造成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具,当场地窄小时,由于多层次的主体交叉作业,很容易造成物体打击等伤害事故。同时,建筑物体积庞大,外部形体形式多样,使得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工程类型和进度发展要作调整。对于目前在城市施工的超高层的建筑、特殊形体的建筑。其围护工作更受到空间狭小的限制,使得操作者危险度增加,高处坠落事故增多。
2、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使得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增多。工程的建设是有许多方参加,需要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加上地区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企业数量多,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技术装备、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这些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层次多,管理关系复杂。而当前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手段较单一,很多仅依赖经验、安全检查等方式,技术标准难以统一,难以形成详细的统一管理标准。
3、施工周期长同时露天作业使得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特别庞大,施工周期长,从基础、主体、屋面到室外装修等整个工程的70%均在露天进行作业。同时要忍受春夏秋冬的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4、 生产工艺复杂多变要求有配套和完善的技术措施予以保证,现代建筑物每个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要求,形成了产品多样性的特点,导致每一建筑物的各道工序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就各不相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上的不安定因素也在随时变化,故为了完成施工任务,就必须针对工程进展和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及时地采取安全措施,这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
(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施工企业一般都有安全组织机构,但必须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 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大型项目必须安排专门的安全总负责人,并配以合理的班子共同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实行单位领导对全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位负责,班组长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
(2)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及加强安全教育管理。管理及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的高低对安全施工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建筑施工企业, 如果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那么该企业的施工安全才会有保证。否则这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就难于保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想使自己承担项目的安全得到保障,领导者必须要有“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提高管理及操作人员素质,从而确保安全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搞好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安全意识。要定期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危险作业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如起重工、电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作业。一般工种也要求施工人员熟悉环境,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违章操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对基坑工程、模板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有安全施工方案,并且安全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安全施工方案。力求使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操作方便,针对性强,有利于保证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 实现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技能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手,方可进场;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
2、建立安全责任制章程
安全性的灌输需要大量的时间,由于建筑施工人员并不是永久性的,并且从事一线施工的大多都是农民工,流动性大,他们文化水平低,可能在安全培训时不能及时接受培训知识,甚至有时为了赶工期以获取更多报酬,往往会做出牺牲安全的选择。所以要建立安全自控团队。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自控,还应该通过建立严格的安全责任制来进行推进。
安全责任制主要是对安全检查和防护的责任进行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人,对于每一个人在安全自控中的责任都进行明确规定。通过安全责任制从面到点进行安全性自控,使其从领导层、管理层到作业层,进行层层分解、落实,把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安全生产的最前沿,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安全管理。
3、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
发展信息網络建设, 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和档案库。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确保规范行为的良性循环和良性发展,惩治不良行为;严格企业安全施工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条件,建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制度,把施工企业安全评价实绩与企业招投标准入管理、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企业资质年审、企业资质晋升管理和企业评优相结合;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投入,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大力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时,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
4、 安全施工管理技术措施
在施工中采取有效地安全技术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轻安全事故发生的伤害程度, 进行安全生产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每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 都会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如果预见不到,安全管理措施不善,将不同程度影响到施工进度和效益, 乃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 要针对工程施工的特点和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不利条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与教训,遵照有关规定, 全面具体地将其贯穿于全部施工工序之中。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定会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焕发劳动热情,带来经济效益,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安全施工管理技术措施首先做到两点: 安全防护和安全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涉及工人人身安全, 应与现场文明施工相结合, 做到安全标识明显醒目,现场道路畅通,材料堆放和构件、设备放置合理不混乱。在现场管理中, 应该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机械的使用防护上做到轮有罩、轴有套;对于高层建筑,必须设立符合安全要求的首层挑网及四层一道的层间挑网; 施工现场周边设立围挡,“四口五临边”周边按当地建委和企业安全监察部门的相关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在安全检查方面,应根据施工安全目标,建立安全检查规章制度,确定安全检查人员,明确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内容。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安全作业的检查,对于高空作业、深基坑作业、脚手架上作业、特种机械作业等专业性强的施工作业, 应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审查,合格者方可上岗。
综上所述,筑工程施工中一定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时刻牢记安全,把安全控制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在项目实施中,必须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最优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盛杰.浅谈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的思考与探究.商情.2010(35)
[2] 冼辉新. 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科学之友, 2010,(12) .
[3] 韩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4,16(20):
[4] 王健.浅谈现代建筑企业生产安全管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3,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