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i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规划、规范的施工,有效的进行控制,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做好施工的安全管理,应该依靠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安全。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
  1、建筑施工活动空间狭小使不安全因素增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造成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具,当场地窄小时,由于多层次的主体交叉作业,很容易造成物体打击等伤害事故。同时,建筑物体积庞大,外部形体形式多样,使得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工程类型和进度发展要作调整。对于目前在城市施工的超高层的建筑、特殊形体的建筑。其围护工作更受到空间狭小的限制,使得操作者危险度增加,高处坠落事故增多。
  2、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使得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增多。工程的建设是有许多方参加,需要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加上地区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企业数量多,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技术装备、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这些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层次多,管理关系复杂。而当前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手段较单一,很多仅依赖经验、安全检查等方式,技术标准难以统一,难以形成详细的统一管理标准。
  3、施工周期长同时露天作业使得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特别庞大,施工周期长,从基础、主体、屋面到室外装修等整个工程的70%均在露天进行作业。同时要忍受春夏秋冬的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4、 生产工艺复杂多变要求有配套和完善的技术措施予以保证,现代建筑物每个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要求,形成了产品多样性的特点,导致每一建筑物的各道工序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就各不相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上的不安定因素也在随时变化,故为了完成施工任务,就必须针对工程进展和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及时地采取安全措施,这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
  (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施工企业一般都有安全组织机构,但必须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 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大型项目必须安排专门的安全总负责人,并配以合理的班子共同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实行单位领导对全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位负责,班组长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
  (2)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及加强安全教育管理。管理及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的高低对安全施工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建筑施工企业, 如果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那么该企业的施工安全才会有保证。否则这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就难于保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想使自己承担项目的安全得到保障,领导者必须要有“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提高管理及操作人员素质,从而确保安全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搞好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安全意识。要定期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危险作业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如起重工、电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作业。一般工种也要求施工人员熟悉环境,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违章操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对基坑工程、模板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有安全施工方案,并且安全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安全施工方案。力求使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操作方便,针对性强,有利于保证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 实现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技能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手,方可进场;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
  2、建立安全责任制章程
  安全性的灌输需要大量的时间,由于建筑施工人员并不是永久性的,并且从事一线施工的大多都是农民工,流动性大,他们文化水平低,可能在安全培训时不能及时接受培训知识,甚至有时为了赶工期以获取更多报酬,往往会做出牺牲安全的选择。所以要建立安全自控团队。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自控,还应该通过建立严格的安全责任制来进行推进。
  安全责任制主要是对安全检查和防护的责任进行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人,对于每一个人在安全自控中的责任都进行明确规定。通过安全责任制从面到点进行安全性自控,使其从领导层、管理层到作业层,进行层层分解、落实,把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安全生产的最前沿,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安全管理。
  3、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
  发展信息網络建设, 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和档案库。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确保规范行为的良性循环和良性发展,惩治不良行为;严格企业安全施工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条件,建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制度,把施工企业安全评价实绩与企业招投标准入管理、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企业资质年审、企业资质晋升管理和企业评优相结合;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投入,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大力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时,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
  4、 安全施工管理技术措施
  在施工中采取有效地安全技术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轻安全事故发生的伤害程度, 进行安全生产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每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 都会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如果预见不到,安全管理措施不善,将不同程度影响到施工进度和效益, 乃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 要针对工程施工的特点和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不利条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与教训,遵照有关规定, 全面具体地将其贯穿于全部施工工序之中。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定会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焕发劳动热情,带来经济效益,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安全施工管理技术措施首先做到两点: 安全防护和安全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涉及工人人身安全, 应与现场文明施工相结合, 做到安全标识明显醒目,现场道路畅通,材料堆放和构件、设备放置合理不混乱。在现场管理中, 应该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机械的使用防护上做到轮有罩、轴有套;对于高层建筑,必须设立符合安全要求的首层挑网及四层一道的层间挑网; 施工现场周边设立围挡,“四口五临边”周边按当地建委和企业安全监察部门的相关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在安全检查方面,应根据施工安全目标,建立安全检查规章制度,确定安全检查人员,明确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内容。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安全作业的检查,对于高空作业、深基坑作业、脚手架上作业、特种机械作业等专业性强的施工作业, 应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审查,合格者方可上岗。
  综上所述,筑工程施工中一定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时刻牢记安全,把安全控制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在项目实施中,必须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最优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盛杰.浅谈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的思考与探究.商情.2010(35)
  [2] 冼辉新. 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科学之友, 2010,(12) .
  [3] 韩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4,16(20):
  [4] 王健.浅谈现代建筑企业生产安全管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3,15(11):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综述了变电所接地网施工方面的一些技术要求,提出了如何控制接地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结合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及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对变电所接地网的施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重点解决提高接地网防腐性能、降低电阻值的问题,延长接地网的使用寿命,确保变电所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变电所 接地网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大道牵引变电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信息的数字化使得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数据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采用intranet模式,它能够统一系统数据的流动和整个系统的规划,使整个企业能够通过汲取各种信息资源,来不断推动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管理技术;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  Abstract
摘要:高层建筑作为节省空间和地理区域的一种建筑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而在工程建设中高层建筑上部分承载的负荷都比较大,地基埋置的深度也很深,这样地下室嵌固的效果就会直接的影响建筑后期的使用和成本造价的控制,所以地下室嵌固问题是值得研究和分析的,做好这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才可以完善地下室嵌固技术,从而确保建筑的质量。  关键词:嵌固作用;侧向刚度比;地下室;回填土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办公建筑已成为世界发展一个象征。安全、舒适、经济、节能、环保等问题已经是现代办公建筑设计重要参考信息。本文阐述办公建筑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分析办公建筑设计中存在问题包括建筑属性以及建筑绿色节能环保问题。本文是个人在现代办公建筑设计中一些体会及见解,仅供参考。  关键词:办公建筑; 节能环保; 办公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摘要]房屋建筑需要多专业、多工种、多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创造的,只有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本文拟从加强合同管理,优化设计,建立现场快速处置机制和运用科学的PDCA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阐述施工中多专业交叉配合的协调管理。    [关键词]交叉施工管理 PDCA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产品的复杂性、多样性、
摘要:在电网运行维护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有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如果电力运行值班员在进行倒闸操作走错位或误分、合刀闸。将会给家庭、企业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因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把握好运行工作的安全关。为此本文从电力运行安全的必要性和做好变电运行安全的应对机制两个方面就如何加强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变电运行 安全
摘要: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阐述了在混凝土施工中预防裂缝的措施和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处理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本人根据多年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经验谈一些
摘要:当今的社会发展速度快,城市也在随之扩张,市政道路在不断地增加和延长,因此,道路的维护就成了城市管理者的重点工作,如何维护好道路,保证居民的正常出行和城市的美观,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论述市政道路的维护,以此来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维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性的代表。他
摘要:变电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的优劣以及运行稳定与否, 都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网络本身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 需要认真地对待变电站、所内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工作, 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电力从业人员还需认真对待变电站内部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以及后期的维护检修工作, 将电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种种异常现象和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 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让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