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三管引流预防梗阻性直肠癌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i900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低位三管引流预防梗阻性直肠癌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将1990年1月~2009年1月该院收治的158例梗阻性直肠癌患者按术后引流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低位三管引流组术中经肛门于肠腔内放置两引流管,经肛管旁放置一盆腔引流管。对照组仅经肛管旁放置一盆腔引流管。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和吻合口瘘发生率方面,引流组分别为11.61%(13/112)、4.46%(5/122)和2.68%(3/112),对照组分别为10.70%(5/46)、19.57%(9/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EN组和PN组,分别检测两组术前1天、
目的通过对461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 ucous fibrosis,O SF)及62例O SF癌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探讨O SF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首先进行单因素检验,观察年龄、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和Tei指数评估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症状性心动过缓入院安装VVI永久起搏器患者32例,分别于术后1周及6个月时进行常规超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例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
目的根据肝内胆道分支的模式描述其解剖变异,并确定每种变异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55例活体肝移植供者,均采用术中胆道造影,根据其右前段和右后段胆道的分支模式,对肝内
目的常规细胞学诊断肺癌患者胸水中的癌细胞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对胸膜微转移的诊断是有限的。为研究拟探讨GLU T1(葡萄糖转运蛋白1)m RNA在肺癌患者胸水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治疗效果。方法 68例IP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接受波尼松和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1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