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能再做“演员”,要做“导演”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me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许多教师都在学习各种教学模式,如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等。教师们都是想在课改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我刚刚参加工作几年,对化学教学并没有多少经验可谈,却是长期以来生活在传统教学模式里,对于传统的教学印象颇深。在我的印象中,以前我的老师们都高高在上,好像一位天才的演讲家,一上课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就像一个专业的演员,在尽情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才能,却不顾座位上的“观众”。任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还是有许多地方学不会。为什么呢?长期以来,“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讲的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的观念长期存在于教师头脑中,也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使学生逐渐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不敢也不想质疑,只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学生个性和创造性都被抹杀掉了。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的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我从这两年的教学经历和学习中,认识到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再做教学活动“演员”,要做“导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变教学活动中的“演员”为“导演”。导演的责任就是为学生营造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课改后的课堂,教师说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动得多了,很少听到哪一个班传来教师的滔滔不绝声,相反,经常听到学生辩论得热火朝天、“乱”得不可开交,经常看到学生“玩”得不亦乐乎。教师要由课堂的“演员”转变成课堂的“导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解放思想,胆子大一些,不要怕“乱”,课堂上“乱”一点不是坏事。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
  在学生学习“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时,学生对这两种气体再熟悉不过了,但并不太清楚其中某些成分的含量,更不知道怎样去测定和验证。这时,我给出探究目标:你认为这两种气体相同吗?它们中哪些成分的含量不同?第一,请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阅读“活动与探究”;第二,请简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报告(可参考课本上的实验报告),并填上要做的实验步骤(明确该步骤的目的是什么),与同学交流;第三,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用实验(两人一组)验证提出的假设,并在实验报告中填写每一步实验出现的现象;第四,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
  该活动有别于以往的学生实验。一是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上见过教师的示范操作,又不知道实验结果,极易激起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热情。二是实验报告不用现成的,让学生自己设计,这使学生脱离被动,更加主动地、认真地思考实验的步骤及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能够得心应手地发挥动手能力,不用机械地看一步报告操作一步,可提高探究实验的质量。此探究活动中既有个体学习,又有小组学习,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同时发展了学生间的交往与审美能力。学习目标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开始就很兴奋,相互讨论,相互交换看法,并及时与我交流,我成了这个活动的积极服务者和调控者。很快,学生就按照学习目标继续往下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的差异。他们中有的已经把实验报告拟好,跃跃欲试,准备动手实验,有的书上的探究内容还没阅读完,但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绝不示弱,积极与他人交流,以求自己也能很好地获得最后的成果。课堂看起来活泼而有秩序。因此,我只要指导、点拨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20分钟后,展示较好的设计示例,及时给予表扬,学生再作补充和完善。设计不足的学生及时改进,而后开始动手做自己设计好的实验,都显得信心十足,有的学生虽然看起来“笨手笨脚”,但是非常认真。15分钟后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地完成了实验(两人一组)并填好了报告,得出了结论,圆满达成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课堂上,我经常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这种动手活动,既能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让学生真正参加到教学中来,教他们学会学习;还有意识地留出时间,把思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开始时,学生沉默等待的情况较多。于是,我让他们同桌间相互探讨,气氛立即热烈起来,甚至有时发生较大的争论场面。然后我让学生站起来,说出想法。
  但在当今课改不断推进过程中,许多学生甚至是少数教师认为没有教材是可以上课的,师生互动也能形成新的知识。现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了,也并非说地位降低了,相反,实施新的课程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审读员、教学艺术的探索者,更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身兼数职,他的主导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就好比一座桥梁,是学生走向知识、走向成功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通道。实施新课程改革,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的地位降低了,而是教师的角色与作用发生了更深层次的转变。
  作为教师,能让每个学生在课上踊跃地举手,自豪地说:“老师,老师……我找到了,我发现了。”这恐怕是最困难的了。而要突破这一难点,做一个真正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是最关键的。教师这种角色的转换,不仅有利于和学生构建一种平等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过去,教师往往把教科书奉若圭臬,死抠书本,学生一遍听不懂,就讲两遍、三遍,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背题。教师宁可费这么大的力气,也不肯去找找教材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授课方式。而新课程则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积极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好“导演”,构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学习的目的,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其他文献
摘 要: “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为教学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使课堂教学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和手段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作者根据亲身实践的体会,对“多媒体网络教室”作了介绍,并就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平台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进行整合,改变教学方式、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教室” 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整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可是,在课堂教学中,低效的现象相当普遍,既浪费教学的宝贵时间,又影响教学效率,导致“堤内损失堤外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时间最大浪费的地方是在课堂上。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每一分钟都要发挥效益。教师应吸纳经济工作的理念、规律,即“时间就是财富”。那么,对教育来说时间就是知识、能力和智力。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力争用足用好每一分钟,最大限
鉴赏性阅读,是指以语文审美鉴赏为目的和特征的阅读,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它包含着理解程度和鉴赏程度,又伴随着语文审美活动,是对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全面塑造[1]。诗歌鉴赏阅读,是指以古典诗词为对象的一种鉴赏性阅读。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明确要求:“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从历年高考及平时教学训练
摘要: 在英语高考卷中,书面表达是对考生的知识驾驭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考查。对于想在考试中拿高分的考生来说更是举足轻重。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经验浅谈一下写作的相关技巧。  关键词: 英语作文高考写作技巧    一、慎重审题,确定提纲    考生在仔细审完作文题目后首先要确定一下文章的人称、时态、段落分配等重点内容。这几项在评分时所占的分值都较高。文章人称错一般扣2—5分,时态错一般扣5—7分。一篇文章
“先学后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改革和突破。它使课堂教学重心前移,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对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无疑是有效的。  一、先学  “先学”不是漫无目的地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一个合理的过程、科学的方法、足够的自学时间作保证的,通过课前独立学习、尝试练习,解决自身现有的问题。  1.有计划地“先学”
器材是体育教学的要素之一,灵活运用体育器材可以使课堂教学魅力无穷。生活类物品常常成了人们遗忘的“角落”,如果用体育器材的眼光审视它们,并合理地在教学中运用,则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探寻:理论与实际的需求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摘 要: 诗人戈麦以其塑造的“大风”形象,向读者展示了语言塑造的魅力。本文试图通过赏析戈麦的语言利斧,赏析诗人语言背后的智慧,让读者更清晰地思考人生与现实社会,加深对诗人和诗歌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 诗歌《大风》 语言利斧 语言智慧    戈麦,原名褚福军,1967年生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宝泉岭农场。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9年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中国文学》杂志社工作,
摘 要: 本文总结了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现有的国内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归纳,找出现行政策措施中在新形势下的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借鉴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以“三段递进式”为主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现代物流在社会与经济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愈发明显。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大
摘 要: 从1999年至今关于高校学生评价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只限于理论层面,实践中没有多大的改进,以量化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仅仅有量化评价不足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文章结合具体案例讨论了高校学生的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生评价 问题 改进意见    从1999年至今关于学生评价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不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如何在素
摘 要: 根据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和发展的要求,本文提出,高职数学教学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并指出竞赛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数学建模 竞赛    一、数学建模及竞赛介绍  数学建模是根据客观的实际问题抽象出它的数学形式,用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强调的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手段。  我国部分高校于1989年参加了国际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