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a180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德树人教育是助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方式,德育的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德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践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良信息充实信息网络,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是十分必要的。旨在针对德育树人理念展开的小学德育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可以对今后的小学德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小学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许多社会的不良因素和消极影响也逐渐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今社会小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行为认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针对这一时期小学生的特殊情况严抓德育,帮助小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使其健康成长,收获一个快乐的小学时光。
   一、开展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学
   以立德树人为理念开展教学,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展开。先确立班会主题,在班会主题确立的过程中应注意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共情能力较差,因此在主题确立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生活展开,确保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并展开讨论与思考。在德育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开展实际的情境与案例,帮助学生进行代入式思考,与其积极展开课堂问答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具体心理动态与看待事物的是非观念,同时还可以保持沟通,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主题班会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方式展开,提升道德水平、心理健康和法律意识。
   在主题班会开展的过程中,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语文、道德与法治等,让学生的思想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在接受德育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不断深化德育的主题[1]。
   二、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开展德育教学
   在传统德育模式中,通常是由教师讲述理论和行为品德,学生机械性记忆并执行,在他们的眼中,教师是权威的象征,师生之间存在沟通距离。传统德育模式不仅不利于教育的展开与理念的深化,伴随着学生的逐渐成长,会让学生逐渐厌恶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真正贯彻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让教学内容深入受教群体中,必须要转变传统德育教学模式[2]。
   教师应改变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让良性沟通的渠道建立起来。首先,教师应改变自身的态度,面对学生不应该是横眉冷对,而应该春风化雨,从态度上温暖学生,给予对方沟通的安全感。其次,教师在沟通态度上应注意自身语气,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不要在语气上拉开距离。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开辟多种沟通渠道,充分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通过深入了解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与教学安排,确保德育工作能够深入人心。
   三、促进学校与家庭合作,开展德育教学
   小学生主要活动是围绕学校和家庭两个场所展开的,因此,要完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德育工作,需要家庭与学校两方面的努力。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校内表现,同时教师也要留心一些学生的反常表现是否与家庭有关,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等特殊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关心与帮助,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给予鼓励与引导,帮助学生时刻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同时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和家长建立合作,让教师与家长共同为孩子健康快乐发展奉献努力,讓家庭成为德育的支撑,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健康成长[3]。
   四、举办多种课外活动,开展德育教学
   小学阶段的课业压力较小,因此在德育的过程中,除课堂理论之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吸收并理解教育理念。例如,在学校举办观影活动,教师安排播放蕴含优秀文化内涵和艺术观赏性的电影作品,在观影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并从电影情节当中感悟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德育理念的影响;也可以组织实践活动,针对学校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可以举办实践活动,例如植树造林,条件具备的话可以举办农业生产活动,在实际的劳动体验中感受劳动的艰辛,活动的举办也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实践中获得感悟,最终收获自身成长。
   五、结语
   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进程绝不会一帆风顺,教育目标也并非一朝一夕便可达成,这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坚定决心,不怕困难,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深化德育理念,让道德品质培养成为广大教师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成长为具备优秀品德的综合性人才,在践行道德标准的过程中从被动到主动,不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娟.德育在小学阶段的有效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93.
   [2]袁梅.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J].南方论刊,2020(8):103-105.
   [3]唐景勐.探究小学德育的有效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7):9.
   作者简介:火岭涛(1968—),男,汉族,甘肃白银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德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重点,将德育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活动中,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他们优秀的学习品质。基于此,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结合的作用,接着重点从实践活动、赏识教育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结合策略,以期为小学班主任教学和管理提供参考,实现班级管理和德育的深度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结合策略   思想对一个人的发展有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小学班主任的沟通能力将会对班级管理工作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学生正是青春叛逆期,因此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小学班级的班主任应该主动学习新型的班级管理方式与良好的沟通艺术,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与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沟通艺术;有效策略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小学生
摘 要:现如今,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下,对高中数学课堂的因素要求越来越广泛,陈旧、古老的教育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生长的知识需求,这给许多教育工作者更多思考。如何运用更有效的措施高效解决教育手段不能跟上时代要求的情况,通过举例说明等方式,希冀与各教育工作者一起思考,引发更为广泛、有效的关注。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在新高考背景之风愈演愈烈的环境下,对于数学课堂目标也逐
摘 要: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家校沟通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一个良好氛围的班级微信群是家校沟通的主阵地。通过教师适时的正确引导、点评,不仅可以促进家长对学生生活的关注,让教师及时了解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育人信息,也能在化解同学间、师生间、学校与家长间的误解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如何引导班级群的导向至关重要。通过正能量的引导,有利于这种氛围的形成,有利于家校沟通的开展。    关键词:良好氛围;班级微信群;微信
摘 要:学生能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日常生活,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重要前提。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各界都集中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负责人,所肩负的使命就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目前,小学班主任可以在完成自己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对学生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以面对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小学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我国教育事业逐渐从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态势中脱离,开始持续向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而问题驱动教学法正是一种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为了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将对问题驱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对策进行探究,以此为广大教育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问题驱动,即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
摘 要:如今,小学各种考试越来越多。组织和主持考试工作的组织者在计划每项考试的总体考试工作时,应考虑所有链接和详细信息。介绍某小学如何安排其各个工作环节。   关键词:考试组织;考试工作;要点   伴随着振兴国家的国家科学技术概念,国家对所有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而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组织各种考试。考试是评估参考人知识水平的非常严格的方法。通常组织考试有两个主要目的。一种是测试参考人在特定
摘 要:语文学科不仅是学校中的必修科目,更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国家不断推进语文课程教改,也反映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重视。虽然语文课程教改推行多年,但实际课堂上,如何加强语文教学创新,实现学生的提升,仍然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首先简单说明了高中语文课程教改的重点,接下来基于作者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种加强语文课程教改以及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希望能为高中语文教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