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共情能力与感戴特质的关系

来源 :校园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大学生共情能力与感戴特质的关系。使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和大学生感戴量表,对重庆某高校3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大学生共情能力和感戴特质在专业及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户籍地、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大学生共情能力感戴与能力呈正相关,其中同情关怀维度与感戴总分及各个维度的相关程度最高。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观点采择、同情关怀和个人痛苦3个自变量均对感戴特质有预测作用。结论: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共情能力与感戴特质存在相关,这将对大学生开展情
其他文献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R)对1040名小学5、6年级,初中生普高和职高生进行测量,探讨校园欺凌经历与依恋关系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
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拥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培养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其自身发展和对社会进步,都将起到正面作用。但这些年,随着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大学
《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集新书》、《敦煌变文校注》、《敦煌变文选注》等对《破魔变》作了极有价值的校理和疏释,但亦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就诸家对《破魔变》的31则校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表征人类先进伦理文化的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物的关系时,体现的是和谐共生、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强调把主体与客体、人与
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被要求“可以运用正确的姿势和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可见唱歌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而音准又是
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工作重要组成部分,“00后”将是近十年大学生的主力军.“00后”独生子女增多、离异家庭增多,家庭网络更普及,家庭经济情况更好,使得“00后”
诗文兼擅的季娴是明末清初扬州地区的名门才女,一生丰富多彩而结局悲凉凄怆。其阐述佛理的"醒世之文"严密机智、神气秀朗,充满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其诗作蕴藉含蓄、摇曳多姿,
对于两则史料的考证表明,与陈元龙随康熙帝南巡驻跸德州,"酷嗜谈巴菰(烟草)"的不是史贻直,而是其父亲史蘷。汤右曾没有也不可能为史贻直撰写墓志碑文,钱仪吉编《清碑传合集》中署
当个体受到外在环境严重威胁时,会自动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反应,主要反应为焦虑情绪。长期的焦虑情绪将会破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