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数数学是数学的最基础的,而小数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据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学生对小数计算解题时出现的困难情况,对小数计算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找到最适当的解决方案来指导学生学习。
关键词:
小数计算指的是把需要计算的小数与计算符号按照规定的格式写出来,再遵从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并把计算的经过与最后的结果记录下来。而小数竖式计算通常借助纸笔进行。竖式实质上是一种计算工具,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竖式的工具性经常被演化为标准形式的机械性练习。针对以上的存在问题,笔者进行下面的探讨。
一、小数计算教学的困扰状况
1.小数竖式计算出现的错误
学生在计算小数竖式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有:(1)列竖式时出现相同数位没有对齐的情;比如在加法题6+7.7和4.583+0.95中,学生将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来计算导致错误。(2)基本口算的出错;(3)进位、退位时的计算出错;(4)小数点移动规律出错;(5)及对“零”的处理;(6)对小数计算的算法、算理不理解不够;(7)由于学生的粗心大意导致的看错符号或看错数字、书写不规范。同样在乘法0.6×1.1中,本该得出两位小数0.66,却还是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得出6.6的答案。(8)在除法计算时,小数点移位问题导致错误。由于这些错误问题的出现,导致小数竖式计算的准确率大大下降。对于小数竖式计算来说,运算法则和算理都是需要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师在讲授新课程之前,应该让学生温习一遍以往学习过的旧知识,以便给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做个铺垫。
2. 除法竖式是一个难点
在小数竖式计算的教学中,除法竖式是一个难点。因为除法竖式与加、减法和乘法的竖式书写不同,学生在计算除法竖式时会遇到商的第一个数字写错位置、商中少写“0”或商中多写“0”,对小数点位置的处理不当等情况。再有就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养成做完题目后再对结果检查的习惯。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做题习惯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二、小数计算教学的优化策略
1.加强竖式计算研究
小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是和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是一样的。在计算的过程中列竖式,不仅能够让计算更加的方便,并且应用范围较广。在日常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掌握不同竖式计算的不同排列及不同计算方式。如把小数点向左或者向右移动时,小数的数值则会出现变大或者缩小的情况。通过小数数位表可以看出小数跟整数一样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10,就是说十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十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所以当小数点移动时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都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例如,把1.23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时就会得到一个新的数字12. 34,此时个位上的“1”移到了十位上,它的数值比原来扩大了十倍;原来十分位的“2”也移到了个位上,比之前扩大了十倍···12.34相当于把原来的1.234扩大了 10倍。也就是说,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时,原来的小数会扩大10倍,同样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小数会扩大到100倍。这样对小数竖式计算的知识建立网络状的结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对于计算,学生只有将它当做一种工具,才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计算去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体会到计算在生活中的价值,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整数》内容的时候,教师要适当的调整教科书中的内容,在实际的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出示上课之前调查的水果价格:草莓每千克7.5元,猕猴桃每千克8.6元,西瓜每千克1.6元等等,依据调查结果,仅能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还能够在情境中学习计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减少学习的枯燥感。
3.实施合作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分层、合作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不过成效较慢,导致很多教师都不愿意用分层、合作的方式教授小数计算。然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不光要教授学生数学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掌握了分层、合作的学习方法后,对于学习哪个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将合作、分层教学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在学习小数竖式计算或者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小数竖式计算这一模块,这种学习方式还是有利于学生后续发展的,一线教师应该关注合作、分层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有效的教学。
4.超越课本教学范畴
小数计算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策略,按照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授给学生小数的加、减、乘、除的一种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按照教科书中所呈现的过程来教授学生,但是教科书中的小数计算并不能穷尽所有可能的方法,教师的思维之中就会产生只有教科书中的方法是正确的解题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自创的算法釆取抵触或者否定的态度。所以在教科书中的小数竖式计算的解题过程也并不是唯一的解题方法,同时学生也不全面理解。
只有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真正喜爱上要学习的知识的时候,才会学得轻松而有效,从而产生一种促进自己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内在力量,也只有在这种情境中去学习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J1]程华.小学计算教学中的問题及其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0) :50-53.
[2]颜春红.乘除法竖式内容这样调整是合理的[J].教学与管理,2016(10) :52-53.
关键词:
小数计算指的是把需要计算的小数与计算符号按照规定的格式写出来,再遵从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并把计算的经过与最后的结果记录下来。而小数竖式计算通常借助纸笔进行。竖式实质上是一种计算工具,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竖式的工具性经常被演化为标准形式的机械性练习。针对以上的存在问题,笔者进行下面的探讨。
一、小数计算教学的困扰状况
1.小数竖式计算出现的错误
学生在计算小数竖式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有:(1)列竖式时出现相同数位没有对齐的情;比如在加法题6+7.7和4.583+0.95中,学生将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来计算导致错误。(2)基本口算的出错;(3)进位、退位时的计算出错;(4)小数点移动规律出错;(5)及对“零”的处理;(6)对小数计算的算法、算理不理解不够;(7)由于学生的粗心大意导致的看错符号或看错数字、书写不规范。同样在乘法0.6×1.1中,本该得出两位小数0.66,却还是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得出6.6的答案。(8)在除法计算时,小数点移位问题导致错误。由于这些错误问题的出现,导致小数竖式计算的准确率大大下降。对于小数竖式计算来说,运算法则和算理都是需要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师在讲授新课程之前,应该让学生温习一遍以往学习过的旧知识,以便给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做个铺垫。
2. 除法竖式是一个难点
在小数竖式计算的教学中,除法竖式是一个难点。因为除法竖式与加、减法和乘法的竖式书写不同,学生在计算除法竖式时会遇到商的第一个数字写错位置、商中少写“0”或商中多写“0”,对小数点位置的处理不当等情况。再有就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养成做完题目后再对结果检查的习惯。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做题习惯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二、小数计算教学的优化策略
1.加强竖式计算研究
小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是和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是一样的。在计算的过程中列竖式,不仅能够让计算更加的方便,并且应用范围较广。在日常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掌握不同竖式计算的不同排列及不同计算方式。如把小数点向左或者向右移动时,小数的数值则会出现变大或者缩小的情况。通过小数数位表可以看出小数跟整数一样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10,就是说十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十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所以当小数点移动时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都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例如,把1.23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时就会得到一个新的数字12. 34,此时个位上的“1”移到了十位上,它的数值比原来扩大了十倍;原来十分位的“2”也移到了个位上,比之前扩大了十倍···12.34相当于把原来的1.234扩大了 10倍。也就是说,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时,原来的小数会扩大10倍,同样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小数会扩大到100倍。这样对小数竖式计算的知识建立网络状的结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对于计算,学生只有将它当做一种工具,才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计算去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体会到计算在生活中的价值,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整数》内容的时候,教师要适当的调整教科书中的内容,在实际的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出示上课之前调查的水果价格:草莓每千克7.5元,猕猴桃每千克8.6元,西瓜每千克1.6元等等,依据调查结果,仅能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还能够在情境中学习计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减少学习的枯燥感。
3.实施合作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分层、合作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不过成效较慢,导致很多教师都不愿意用分层、合作的方式教授小数计算。然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不光要教授学生数学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掌握了分层、合作的学习方法后,对于学习哪个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将合作、分层教学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在学习小数竖式计算或者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小数竖式计算这一模块,这种学习方式还是有利于学生后续发展的,一线教师应该关注合作、分层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有效的教学。
4.超越课本教学范畴
小数计算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策略,按照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授给学生小数的加、减、乘、除的一种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按照教科书中所呈现的过程来教授学生,但是教科书中的小数计算并不能穷尽所有可能的方法,教师的思维之中就会产生只有教科书中的方法是正确的解题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自创的算法釆取抵触或者否定的态度。所以在教科书中的小数竖式计算的解题过程也并不是唯一的解题方法,同时学生也不全面理解。
只有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真正喜爱上要学习的知识的时候,才会学得轻松而有效,从而产生一种促进自己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内在力量,也只有在这种情境中去学习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J1]程华.小学计算教学中的問题及其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0) :50-53.
[2]颜春红.乘除法竖式内容这样调整是合理的[J].教学与管理,2016(10)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