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的悲剧性魅力浅探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绘画作品。曹植的《洛神赋》以梦幻的方式描写了他和传说中的洛河之神偶遇、爱慕、互生情愫、彼此相爱、含恨别离的悲剧爱情故事。爱情的美好使人向往,分别的痛苦让人惋惜,正是这美好而又令人唏嘘的故事让众多文人骚客为之动容,创作出许多艺术佳作。其中,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最负盛名。画家用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把这个悲伤的爱情故事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后人。《洛神赋图》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作品。文
其他文献
生态话语分析是由生态语言学派生出的一种从生态视角对文本话语进行解读的方法,主要关注语言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野性的呼唤》作为美国现代文学史上自然主义的经典之作,包含着丰富多样的生态话语。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情感系统、鉴赏系统、判断系统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结合《野性的呼唤》中生态话语的语法特征,从生态话语的及物结构、作格结构、语法隐喻等方面对其进行文本解读,揭示作者在批判人类贪婪、反思人类破坏环境诸多行径的同时,也难逃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生态话语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