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家「毛巾門」曝光 經濟連鎖酒店遭遇快速成長之痛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重現
  2012年4月9日,青島的一家格林豪泰酒店被媒體爆出酒店員工絲毫沒有衛生意識,甚至直接拿擦完廁所的毛巾擦水杯。而就在一天之後,如家酒店集團同樣位於青島中山路上的一家門店又被爆出同樣衛生狀況堪憂。
  如家酒店服務人員在打掃衛生時將擦馬桶、臉盆和杯子的抹布胡亂用,白抹布髒成黑色也不更換。此外,一些用具並不消毒,房間內設施要到「看得到灰塵」的程度才會擦拭。而這場由毛巾引起的衛生問題,正在引起一場連鎖經濟酒店的品牌危機。
  近年來,以快捷酒店為代表的經濟型酒店的興起,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用性價比、規範化吸引消費者的行業,近來卻醜聞不斷。從用毛巾擦地,到用擦過馬桶的毛巾擦杯子,無論是行業龍頭如家快捷,還是快速發展的格林豪泰,都先後被媒體曝光。
  2012年大陸經濟型酒店市場門店總量或將突破1萬家,重點品牌將突破1000家,在實現快速擴張的同時,他們也正在經歷成長的煩惱。
  
  成本大增
  經濟型酒店
  不能承受之重
  
  如家作為起步較早的經濟型酒店,發展初期顯示出較好的盈利能力,很大部分原因歸功於其低廉的物業成本,平均租金不到1元(人民幣,下同)/平米/天,廉價的物業大大降低了其運營成本。而近幾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升溫以及眾多經濟型酒店的高速擴張,導致物業成本直線上升,一線城市位置較好的物業租金已接近2元/平米/天,物業成本上漲一倍,對於以低房價作為競爭力的經濟型酒店而言成本壓力過大。
  華美酒店顧問、首席知識官趙煥焱稱,2011年經濟型酒店物業成本上漲了20%,人工成本也上漲了8%左右,此外水、電等費用也上漲較快。
  這意味著,經濟型酒店想要繼續依靠自身發展擴大規模變得越來越難,一旦放慢擴張速度又面臨被競爭對手超越的危險,每個季度交給投資者的財報會變得難看。
  以上因素直接導致了各大經濟型酒店不約而同大張旗鼓地發展低成本加盟店。和公司需支付成本開設直營店相比,加盟店完全依靠加盟商投資,且加盟店的虧損不計入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單店每年可為公司提供30萬元左右收益。
  
  加盟數量猛增
  酒店管理鞭長莫及
  
  在2012年即將達到的1萬家門店總數中,加盟店的比例預估將占到50%以上。
  此前直營店與加盟店比例基本持平的如家,目前728家特許加盟店的規模已超過直營店的698家;錦江之星直營店僅占30%,其餘大多為加盟店。比例最懸殊的當數格林豪泰,在已開業的530多家酒店中,直營店僅有40多家,其餘均為加盟店。
  「加盟店的管理很困難,比如其採購、開業標準、人員服務品質等,都需要依靠總部派人去盯,尤其是人員,要避免上述『毛巾門』事件,只能通過總部去一次次檢查並處罰不合格者,很多業者都很難堅持,加盟商也很反感總部管制太多。」錦江之星市場行銷中心總經理李予愷透露,錦江之星管控相對比較嚴格,但正因如此也失去了很多加盟合作者。
  經濟型酒店業者開始面臨「進退兩難」,已達數百家門店甚至千店規模的企業,假如減緩發展,則專案和加盟商會被競爭對手奪走,因此不能「退」。但若要「進」,則為了減成本高營收需大量發展加盟店,管理漏洞凸顯。
  有業內人士透露,「7天酒店」2011年利潤同比略有上升,不過其採取的是公司回購盈利加盟店模式,這雖可讓賬面好看,但並非管理之本。因此正面臨瓶頸的經濟型酒店業者必須尋找應對之策。
  對於酒店而言,一方面要確保對加盟店的管理保持在同一個標準化體系下;另一方面又要尊重當地加盟商的自主想法;同時還要保證各加盟店的入住率,以減少加盟商的風險。因此在高速擴張的環境下,對於酒店而言,對加盟店的品質、人員、技術控制以及各店間的協調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超高速擴張
  並沒有帶來
  利潤「擴張」
  
  2010年大陸經濟型酒店數量達到5120家,同比增長36%,當年「7天酒店」新開店231家,創經濟型酒店行業開店紀錄,門店數量僅次於如家。兩年後的今天,大陸經濟型酒店市場門店總量或將突破1萬家,重點品牌將突破1000家。
  但數量上的高速增長並沒帶來利潤的同步增長。近來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也並不如意。2012年3月底,如家、漢庭、7天股價連續數日下跌。其中漢庭股價首先破發,2012年3月29日收於11.57美元,跌破12.25美元的發行價。如家和7天一個月來也分別下跌了3.13%和0.24%。
  值得關注的另一組數據是:一方面,以上3家公司在2011年大舉擴張開店,門店數目劇增;但另一方面,和3家公司2010年6.93億元的淨利潤總和相比,「擁有更多門店」的三巨頭2011年的淨利潤總和卻下降到了5.953億元,同比減少約七分之一。7天依靠其強勁的成本管理系統以低房價為優勢快速擴張市場,但在數量極度膨脹的同時也大大縮減了每房收益率。
  探尋新佈局
  深挖細分市場
  
  各大品牌要開始對新市場的探尋,一方面是地理意義上的市場,如從城市發展的中心地段,向開發區轉移,開發區內不乏商務旅行人士,但酒店相對較少,競爭也不如市區激烈,因此向這一區域擴張成了部分酒店的發展策略;另一方面是客群市場的探尋,通過發展新的主題或品牌,開拓新市場。如家近年推出了其高端品牌和頤酒店,但品牌成熟度和市場接受度都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但對於如家而言是一個新的嘗試。未來經濟型酒店在惡戰之後可能將出現向細分市場發展的趨勢,如出現休閒、設計特色等酒店類型,將客群擴大化、細分化,更好地避免同質競爭的惡戰。
  各大經濟型酒店在未來還將保持高速擴張,但未來市場的競爭已經遠遠不是數量和速度的競爭,而上升到了擴張佈局、管理能力、盈利模式,以及細分市場開拓等更深層次的較量。誰能更早更及時地調整戰略,誰就將成為未來行業的領軍品牌。
  
其他文献
如何破解漲薪難題——向內要效益,向外要援助,如何借漲薪提升企業競爭力?怎樣實現向顧客需求型企業轉變?勞動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企業突圍之路各在何方?  漲薪大潮襲來,企業如何破解難題?  上海耀鼎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企業諮詢部經理徐豪成接受本刊專訪時指出,通常來講,台商採取因應的對策主要是轉移到大陸人工成本較為低廉的地區,或是縮小經營範圍進行裁員,進行生產設備自動化與管理軟件的改革來減少人力成本,進行
期刊
案例重現  蘇州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劉某於2008年左右進入該公司工作,任錫焊膏操作員、生産副組長等職,月工資3000元(人民幣,下同)。工作一段時間之後,該員工感到身體不適,認爲該公司既沒有按照勞動合同提供勞動保護條件,也沒有按時安排員工體檢,於是員工不得不自費體檢,查出呼吸道出現非健康症狀。據醫生介紹,該症狀是由於員工所處工作環境所引起。員工劉某等隨即發函解除與該公司的勞動合同並要求支付相應
期刊
有家服裝大廠的資深主管自行創業,他採用「縮小版」複製老東家的經營模式,包括商品定位、原料來源、製造流程、外包廠商、連經銷商都是同一批,而幾乎同樣的商品,他的標價卻比老東家低三成,這對老東家的生意當然打擊很大。    缺點未必是缺點     我問老東家:「為何他的售價可以比你低三成?」 答案是「因為他的管理成本低」,這位老闆還進一步解釋:「之前他在我公司負責發包給代工廠,價格都發很高,如今他自己的公
期刊
他們買東西不在乎價格,更看重品質和服務;他們只是芸芸眾生的一小部分,卻創造著數字驚人的消費能力,他們是誰?他們就是被商家掛在嘴上,放在心上的所謂「高端消費群體」。  根據統計,2012年春節期間,大陸居民在境外消費累計達72億美元,創歷史最高點。這些巨額銷售主要是由名錶、皮具、時裝、化妝品和香水等高端消費品創造的。甚至有一種說法是,這個春節中國消費者購買了海外奢侈品三分之一的銷量。    樹立口碑
期刊
案例重現  2009年8月,國家審計署接到舉報,稱湖北有典當公司挪用銀行信貸資金高利轉貸。經數月審計調查,2010年2月審計署通過第4號《審計要情》反映,湖北聯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誼公司」)和武漢雪正投資公司(以下簡稱「雪正投資」)通過關聯企業,以典當之名違規放貸54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5.94億元來自銀行信貸資金,年息高達28.8%~78%,違法獲利2億多元。2010年8月底,
期刊
案例重現  2008年初,渣打銀行向日本上市公司SOFTBRAIN集團創始人宋文洲推銷理財產品。2008年3月,宋文洲先後購買了渣打銀行的四款理財產品,總價值約1億元人民幣。在合同簽訂後不久,宋文洲發現全球經濟下滑之勢,為避免投資風險,於2008年5月致電渣打銀行要求贖回其中兩款理財產品,但多次交涉均無果。正是這兩款理財產品使宋文洲在金融危機中損失高達數千萬元人民幣,超過本金的80%。2009年6
期刊
「漲薪潮」背後,集中暴露出兩對主要矛盾:企業利潤處於下降通道,員工工資的增長訴求處於上升通道,前者無法滿足後者,造成一些企業內外交困,績效下滑明顯。  「富士康未來絕不殺價競爭,而是靠技術賺錢,並藉此讓員工拿到合理收入,將努力成為所在行業中薪酬水準最高的雇主!」2012年5月10日,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台銘在上海富士康總部大廈開工儀式上高調宣佈。  事實上,這家擁有員工總數近120萬人、其中中國大
期刊
台商企業在2012年齊聚上交所,成為近來台商圈議論的焦點,已成一股風潮。在大陸投資經營多年的台商,有機會透過資本市場展現其企業價值;同時,上市也解決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更進一步為企業在大陸轉型升級,提供新的動力。  從2012年年初台灣大選後,過個年,兩岸資本市場特別引人關注。台商企業一一敲開上海証券交易所(上交所)上市大門。過去台商想在大陸A股上市,被視為比登蜀道還難 ,尤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更是
期刊
作為從大陸最發達經濟腹地成長起來的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占盡長三角地區的區位優勢,但同時也遭遇到了最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在被外資包圍,強手如雲的長三角地區,聯華超市是如何步步為營實現突圍發展的呢?  近幾年,聯華重新調整戰略,在區域領先,全國占優戰略引導下,聯華以長三角地區為大本營,深耕華東市場,逐步建立了輻射全國的銷售網絡。2012年5月份出爐的「2011年連鎖百強榜」中,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6
期刊
大陸台商融資難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也不是什麼新問題。從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身臨其境的大陸台資企業在面臨危機挑戰的同時,更一次又一次經受「融資難」的考驗。  為了幫助大陸台資企業發展,大陸從上到下、從政府部門到金融機構,也多次「腦力激蕩」幫助台商解決「融資難」問題。作為大陸台商最集中的廣東省,更不斷為台商探討新的融資路徑。特別是兩岸先後簽訂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