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写山要法》中的美学视角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tou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山要法》一书是由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山水画家兼地质学家高岛北海先生所著,重点讲解写生对于山水画发展创作的重要性。作者在书中注重表达了在掌握传统山水画创作技法的基础上,针对客观山体结构、地形地貌特征的地质学分析与整合对于写生创作时的启迪。
  【关键词】:写山要法;傅抱石;中国;日本;地质学
  高岛北海先生是上个世纪明治时期活跃在日本画坛的山水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对于地质学颇有研究的学者,可以说他是一位在当时具有前卫客观美学思维和强烈时代指向性的研究型学者,其所著《写山要法》一书中所传达出的日本绘画理念及美学思想对中日传统绘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可靠的视角,并产生巨大影响。
  一、从《写山要法》一书窥视日本山水画创作思路
  中国人对于山水画的理解,源于蒙昧时期对于宗教的信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水之间好似便是一切神灵的住所,千万年以来,山水之灵韵被人类所憧憬和期待。既然山水之间的玄秘便是人们对于浩瀚苍穹最初的解读,那么反映到我们千百年来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重意境和笔墨情趣的表达自然是一幅作品的灵魂。但是,在日本国画大师高岛北海所著《写山要法》一书中却提供给读者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创作思路。高岛北海本人活跃于日本明治、大正时期,他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研究颇深,有较好的临摹传统绘画诸如《芥子园画谱》的基础,又深究学习过清初江左四王之一王翬的笔墨,颇有体察。但是由于他同时还是一名地质学家的身份,在他后来长期旅居欧洲诸国写生时,比较注重对于山体结构,具体地貌土质以及山体周围植被与景物的研究与整合,最终他本人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画各种皴法的科学合理性和系统概括性深信不疑,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明确地萌发出了个人意识,那就是要在传统各种笔墨技法的基础上,以客观实景为基础,致力于从传统山水画流变中的“写意思维”向更加客观的理性世界这一“写实思维”转变。《写山要法》成书以后,展现给读者的是一种全新的山水画视角,由于日本当时的社会原因,作者本人高岛北海先生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会受到西方美学理性客观思潮的影响,其试图通过中国传统的水墨技法表现形态各异的山水地质 。傅抱石在留学日本的时间里,高岛北海先生作为其老师,对傅抱石后来的“传统与非传统,民族性与时代性”风格演变在某种程度上也定会有所影响。傅抱石对他的评价“高岛北海原名得三,号北海……性好绘画,数游欧美进行山岳写生,又曾亲探中国山水之盛”[[]] 。
  在高岛北海看来,当时不论是日本画家还是坚守传统的大部分中国画家作品都在形式上流于对传统山水作品墨稿或是画谱的简单复制,虽然抒写了胸中逸气,但忽略了现实,对景物的描绘显得呆滞古板,西方的写生传统给了高岛北海醍醐灌顶般的启示,使他在坚守传统笔墨技法的基础上抛除“守旧”内容套路,重新回归到现实生活,通过观察体悟实景,赋予传统绘画在内容上新的写实意义。
  二、近代中日山水画差异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画家没有在当时有这种体察或是觉悟呢?其实日本的传统绘画一直受中国绘画的影响,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室町时代,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后来被奉为国宝级的日本山水画大师“雪舟等杨” 。在明中早期,雪舟等楊乘坐遣明船來到中国以后,观摩临习了中国很多古画作,游览中国大好河山,感悟到了很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后系统学习了南宋艺术脉络,回归日本后才进行了水墨革新,成为名噪一时的“画圣”。那么《写山要法》一书中其实就暗含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两国文化上本质的差异。中国受到儒释道尤其是道家综合审美的传统引导,注重“逸笔草草,抒写胸臆”,也就是所谓的“写意”,而日本绘画虽看似在绘画技法和工具上受中国绘画影响很大,但在其灵魂思想层面,除唐代以来的禅宗思想外,整体横向观察中国对日本的绘画思想上的影响并不占主导地位,反而是倡导理性和自由的西方绘画写实思维在近代日本占据了主流,所以不难想象近代日本绘画界骨子里实则是强烈写实倾向的创作思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日本绘画出于中国本土,之后摆脱了中国传统绘画思想的桎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国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受众不同所致。中国传统绘画自古就是文人士大夫的高级“消费品”,文人画的泛滥对此可见一斑,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墨客或是附庸风雅的贵族士大夫更愿意在山水画作中去寻找他们的灵魂家园,那种诗意、田园般的浪漫色彩更加符合他们的主观情感世界;而日本的绘画主要市场受众则是平民百姓阶层,他们只需要从画面中看出最直接客观的生活情趣,感受从他们平民阶层作为第一视角的理性世界看各自的生活百态,因此相对更加的“写实”技法被催生了出来。
  三、中日绘画的相互影响
  中国的山水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成是日本山水画的“母亲”,因为从血液继承上来讲可谓一脉相承,从绘画最本质的工具上来讲,二者毫无差别,日本绘画的媒介也永远不可能脱胎换骨。但是,更加西画的绘画意识催生出了一大批在日本画坛具有标志性的画家,诸如浮世绘时期的歌川国芳、歌川广重等人。他们作品大都写实,既具备水墨氤氲之传统技艺,形式上与中国画相近,但在灵魂核心理念上又与西方审美完美契合。这一绘画特点在19世纪以后又开始反之作用于中国的本土画家。除了当时有名的《点石斋画报》对其系统专门化报道连载过,就连后来的海派,岭南画派也颇受其影响。以高剑父为代表的老一辈岭南画派前辈们通过在日本的学习交流,体悟得了一套科学理性的绘画技法,日本在这一时期又充当了“窗口”和“桥梁”的作用使得一批中国艺术实践者渐渐探索到了符合本国审美的“折中”之路。而傅抱石本人当然也以一种更加积极开放式的思维和前卫的美学意识鼓励了这一现象,但在坚守“民族性”的立场上,傅抱石又显得尤为坚定,他坚守着自己的文化自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对写实与写意尺度上的把握与敏锐的艺术洞察力积极地保留了传统文化中最纯正的那一滴血液,即“适度民族性”,这使得傅抱石本人受到的日本绘画影响和中国诸如岭南画派和海派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说岭南画派从日本汲取的营养是“折中”之路的最佳典范,那么留学日本后的傅抱石便是一名拥有更加独立艺术视野的“时代民族性”这一双重概念的艺术实践者!
  参考文献:
  [1]高岛北海,写山要法 [M].傅抱石,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5):2.
  [2]宗白华.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M]. 宗白华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风土论是从空间的角度,考察地理以及人类文化的优劣。本文主要通过《日本风景论》和《风土》两本书,探讨书中关于中国风景和国民性的研究。通过对日本风土概况的分析,了解日本风土产生的背景;了解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分析风景论的成因;并引用了两本书中关于中国部分的描述,考察作者笔下的中国形象和国民性格。  【关键词】: 《日本风景论》;《风土》;中国观;国民性  一. 日本近代风土论的概况  1.风
期刊
【摘要】:油画创作的趣味性效果一般是指运用绘画的形式语言来艺术化处理人性的冲突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是观者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主题重要层面。油画创作过程中之所以需要营造趣味性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艺术创新所要求的。通过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我对油画创作中的趣味性效果有以下两方面的思考。1、画面构成的趣味性。可以通过构图、明暗色彩、笔触肌理或者留白等几
期刊
【摘要】:壁饰是一种综合性的装饰性艺术。它依附于室内环境而存在,却又有自己的个性,这种装饰艺术由于其不同材料的运用及涵盖的容量,表达的量感、力量、运动感以及逼人的气势,却是一般造型艺术所望尘莫及的。壁饰在不同空间环境中充分体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  壁饰艺术是指依附在墙体上的绘画艺术,即画与壁结合以改善装饰、强化空间环境的一种艺术形式,是空间设计中最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元素。壁饰艺术处在一个大的公共空间
期刊
【摘要】:佩饰作为民族审美特征的体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嘎乌是藏族佩饰中较常见的佩饰,不仅具有独特的造型而且还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笔者从嘎乌的起源以及制作工艺、选材上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嘎乌作为审美的载体具有多重用途,同时以嘎乌的出现与发展来演绎藏文化的逐渐进步。  【关键词】:藏族;佩饰;嘎乌;制作工艺  藏民族是一个最爱美也最会美的民族之一,从昌都卡若遗址以及拉萨曲贡遗址中都曾出土过大量的佩饰
期刊
【摘要】:圣母是欧洲绘画史上画家非常热衷表现的题材,从12世纪拜占庭时期俄国的《弗拉基米尔圣母像》到18世纪法国安格尔绘制的《披蓝袍的圣母》,圣母的形象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岁月里都有被表现,而在这几个世纪中,欧洲经历了巨大的社会文化变革,这个永恒的题材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表现方式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文通过时代特征对比的方式来探讨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巨匠拉斐尔笔下圣母形象的时代文化内涵。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涌现出一批致力于中国古代书法鉴定与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为中国文博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仁恺便是著名的书法鉴赏家之一。在漫长的书法研究生涯中,杨仁恺始终在苦苦探索、仔细钻研,得到了许多书法鉴赏的方法和内容,他独到的鉴赏方式和鉴赏技巧令后人称奇。  【关键词】:杨仁恺;书法艺术;书法鉴赏  一、杨仁恺先生与古代书法  杨仁恺先生于
期刊
【摘要】: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的的组成部分,在视觉传达表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更精妙的诠释出设计者的理念。版式设计的类型有很多,例如中轴型、三角型、对称型等,在对称型版式设计中所强调的对称性使得版式设计中内容与形式更具有感染力,不同类型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而对称型版式也可分为相对对称与绝对对称。通过不同的组合排列,达到不同的视觉冲击效果。  【关键词】:对称平衡;版式设计;美学  对称,我们可
期刊
【摘要】:云梦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川鄂滇皮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南方皮影戏的重要代表。云梦皮影戏作为一种有可能逝去而当下仍然存在着的“原生态”实体,作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文化遗产。在当地以其獨特的演出场合和方式依然活跃在云梦县的影戏舞台中,本文从云梦皮影戏不同时期的功能分析入手来了解其功效和存在价值,并探究其日后的传承与发展趋势,让云梦皮影戏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岁月
期刊
【摘要】:牟氏庄园建筑构件装饰艺术形式多样,其石雕装饰纹样在题材、构图都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庄园石雕装饰纹样的题材和纹样分析,以探索纹样背后蕴含的深刻寓意以及庄园主人对家族未来发展的憧憬和期盼。  【关键词】:牟氏庄园;石;建筑装饰;纹样寓意  正文:1、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座落于山东省栖霞城北古镇都村,是胶东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居住之地。它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终建于20世纪初,其装饰纹样具
期刊
【摘要】:钢琴艺术指导是声乐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声乐表演的成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来说,钢琴伴奏能够帮助演唱者更为深刻细腻地演绎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因此,钢琴伴奏者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关乎演奏作品的成败。随着钢琴伴奏在音乐艺术的实践中的地位的不断上升,钢琴伴奏者逐渐音乐艺术表演中的“艺术指导者”的角色。因为钢琴伴奏在音乐表演中占据着确定乐曲节奏基调的作用。  【关键词】: 钢琴艺术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