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与女孩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ua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叫道尔(door的音译,意思是门),居住在这座漂亮的别墅里。我拥有人类的意识。换句话说,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意识,只是非生物不能说话,低等生物拥有自己族群的吼叫,而人类拥有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而我,是一个非生物,是一扇古老的门。我实在是太老旧了,已经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记忆渐渐衰退,有许多都已经遗失在脑海的最深处。甚至现在,嗜睡可能是我的鲜明特征,只有极大的声音才能将我唤醒,然而醒来36个小时后我会再次睡去。
  但是有一个家庭,我记得很清楚,他们在这里住的时候,将我唤醒了两次。第一次,是他们搬家的时候,搬家公司熙熙攘攘的声音把我吵醒,那个家里的女孩住进了我守护的这个房间。
  第二次,就是现在。他重重地踹了我一脚,我的身体顿时一颤。然后,他又踹了我一脚,我感觉体内的木屑上下翻滚,螺丝钉呼之欲出。停停停!壮士咱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动脚啊!然而,我撕心裂肺的呐喊并没有人听到,因为人类是听不到非生物的声音的。
  风雨欲来的样子。
  “伊迪,别躲在房间里,给我出来!”门外面的男人面目阴沉,女人倚在旁边的墙上,火冒三丈。我收回视线,看向房间里,女孩紧紧地抵在门上,她咬着唇,面色凝重,一脸视死如归的样子。
  这是三世仇人的节奏吗?
  这时,倚在门上的女人开口了,声音尖锐得直击人心:“伊迪,你竟然这样对妈妈。你怎么能跟妈妈动手呢?我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孩子,妈妈对你失望透了。”那个踹我的男人帮腔:“你真是好大的胆子,一点都不懂得尊敬父母!自己在楼梯道里待了一天能怪谁?我们把你关那儿了吗?遇到困难自己不解决,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别人身上!你星期一别上学了,你上学都学了些什么东西?教你打父母吗?”说着他就按动我身上的门把手,发现按不开,男人双目血红,大力地又踹了我一脚,吼道:“伊迪,开门!我和你妈妈不认你这个女儿了,滚出来!”
  男人踹了我几脚了,我有多无辜!我急忙看向右侧,一般来说父母对儿女说出这话,一定是气急了,但这种话对儿女的打击有多大,那得看她的性格和心理素质了。
  房间里的伊迪低着头,我看不清她的脸。但能看到她乌黑浓密的头发下面有泪水滑落,一滴接着一滴。
  门外传来男人和女人离开的脚步声。良久,她缓缓地抬起头,我看到她的面容扭曲,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接着,她的脸又忽然变得惊慌失措,像是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她颤颤巍巍地开口:“不、不,别丢下我……求求你们……不要丢下我……”
  脚步声越来越小。我闭上眼,忽然不忍心再看下去。
  “爸爸妈妈,你们别不要我……我做错了什么,你们告诉我,我改还不行吗?”脚步声彻底听不见了。“不要丢下我……”
  我忽然睁开眼,说道:“够了。”看得于心不忍的众多家具停住了唏嘘,它们不满地看向我。在它们骂我猪狗不如之前我抢先开口:“你们想让伊迪与父母之间始终有一道隔阂吗?想让伊迪的父母抛弃她吗?想让伊迪魂不守舍吗?”它们看着我,整齐地摇了摇头。“所以,”我笃定地说,“咱们得帮帮他们。”
  门外的人神色愤愤,可他们的眼底充斥着凄凉与哀伤;门内的人肝肠寸断,她的神态失魂落魄。一切的家庭问题,都是起于孩子,止于孩子。他们之间的隔阂,其实只有一道门;但是,他们之间的沟通,也欠缺了一道门。如果这场闹剧没有美好的结局,那么即使他们终将释怀,也不能做到亲切如初。我不愿看到这一幕悲剧上演,所以,请让我来改变。
  于是,首先我在非生物群体中了解了这件事的起因和经过,其实这就是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伊迪和父母要一起出去玩,在这之前伊迪和父母闹了矛盾,母亲让伊迪在楼道里面壁思过,然后伊迪就在楼道里站了一整天。偏偏母亲忘了这件事儿,他们要出去玩的时候找不到伊迪,于是两个人只好自己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在楼道里找到了伊迪,母亲向伊迪诚恳地解释了这件事情,并为此向她道歉。但是伊迪认为母亲让自己站了一天,浪费了自己一天的时间,怒火中烧,便跟妈妈吵了一架,还推搡了妈妈一下。父亲觉得她不尊重父母,于是他也掺和进去,事情发展到这里时,我被一脚踹醒了。
  闹了半天,这只是个美丽的误会。我觉得自己被踹得那几脚完全是殃及池鱼!知道了事情的经过,解决方案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首先,我拜托钢笔模仿伊迪和伊迪父母的笔迹写了两封致歉信,接着,委托风婆婆把信吹到他们的桌子上,最后等一家人看到了这两封信以后结局就明了了。
  事实表明,当伊迪看到这封信以后她就立刻回神了,她擦干了眼泪,褪去了扭曲的表情,吸吸通红的鼻子,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伊迪迫不及待地打开门,已经准备好了要冲出去,却在开门的一瞬间看到了门外站着的正准备敲门的父母。“爸爸,妈妈……”伊迪霎时湿了眼眶,她扑进父母的怀里,用力拥住他们,低低地出声:“对不起!”“妈妈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女人轻轻地搂住伊迪,温柔地说。
  这场从下午开始的闹剧,到了晚上总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
  第二天,一家人不知道去了哪儿玩,回来各自脸上都带着笑容。我望着满心欢喜的伊迪,忽然觉得有些不舍。明天凌晨,我就要走了。伊迪,再见了。
  时间悄无声息地滑过,房间里的女孩似有所察觉,她抬起头,凝视着一扇古老的门。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顺治六年,身经百战的尚可喜,凭借为清王朝建立和巩固所立的汗马功劳,获封“平南王”,在皇上赐金印金册的同时,皇太后特别恩赐一件薰貂领花绸锦袍,说是要表彰尚母的养育之功。  不承想,这件锦袍却给尚可喜出了一个大难题:自己为二房所生、大房所养,锦袍到底给哪位母亲呢?就在他左右为难时,已听到风声的两位母亲,为享受这锦袍带来的无上荣光,都不请自到。见二人你争我吵,闹得不可开交,尚可喜便以退为进——让幕僚拟份
贵州省兴义市突发暴雨。在马岭河大峡谷,山洪倾泻而下,直抵峡谷低矮处。就在这时,有母子三人来不及撤离,被山洪围困。情况紧急,正在现场执勤的交警立即冲进滚滚洪流中救人。可是,洪水太大,他做了几次尝试,都没办法靠近三人。洪水越来越大,三人命悬一线,发出绝望的呼救声。  在紧要关头,一辆轿车轰足油门,向洪水冲去。一个急刹,稳稳当当地停在三人面前,挡住了洪水。他们看到了希望,紧紧地抓住汽车,以免被洪水冲走。
中国作家曹文轩,荣膺2016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国际安徒生奖,成为迄今为止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家。在出席各种活动中,曹文轩经常提到一个词“文脉”。那么,文脉究竟是什么呢?  对此,曹文轩解释说:“人有人脉,地有地脉,文也有文脉。天下的书一种是有文脉的,一种是没有文脉的。我想起我小时候,5岁的时候,我父亲是一所小学的校长,他有一柜子的书,在这些书里,有一套鲁迅作品的单行本。因为没有其他好看的书读,于
宋世雄与侯宝林有过交往。他至今记得侯宝林說过的一句话:酒喝头盅,茶饮二遍;日发千言,不损自伤。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旦成了话痨就完蛋了。言多必失有三层意思:一、你是广播站,无人敢把私密话说给你;二、说得不合适,难免会得罪人;三、一天到晚说个没完,没人再把你当盘菜。  本质上,就是失去了别人的尊重。恍若一座城,城门四开,被人一眼看到了底。看穿了,看透了,也看扁了。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来自
那年冬天,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在科学杂志里读到华罗庚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决不能成立之理由》,惊叹不已。一问,才知华罗庚不过是一所中学的杂工。熊庆来便和担任理学院院长的叶企孙商量,能否设一个助理员职位,让华罗庚来清华工作。叶企孙也认为华罗庚是个可造之才,于是同意了熊庆来的想法。华罗庚到了清华,进步很快,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数学杂志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  为了让华罗庚有更好的舞
记忆里,总是飘着母亲烙的韭菜合子的味道。我很怀念那个味道,一口下去,满嘴的韭菜香,再咬下去,就又会生出一番新的滋味来。这香气会持久地萦绕在你的嘴里,最终停留在心头,挥之不去。  小时候,总爱吃母亲烙的韭菜合子,别人的都不行,只得是她做的。她也就常顺着我,给我烙。有时候放学回家,老远就闻到韭菜合子的香味,就断定是母亲的手艺,不自觉地就加快了脚步。果不其然,每一次都被我猜准了。那时也喜欢黏在母亲身边,
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能毫不费力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能成为伟人式的人物。但在现实生活中,小到一个班集体,大到一个国家机构,我们会发现人尽其力
作家龙应台还在官场时,有一次,一家名牌运动鞋厂捐出八千双跑鞋给文化局搞活动,经理允诺只要她带孩子到店里买鞋,一律打五折。这天,十二岁的儿子安德烈从德国来看她,龙应台很高兴,就带他去买鞋。孩子虽然喜欢名牌鞋,但是,挑了半天就是不买。龙应台以为是因为价格太高,就说:“妈妈和这家店有商业合作,因此会有打折,很便宜的,不要担心,看好什么随便拿。”    安德烈歪着脑袋弄明白事情之后,摇了摇头说:“妈妈,要
风雨之后才能出现彩虹,磨炼之后才能更显刚强,美艳只在风雨中沉积;历经严冬才能万物复苏,雄鷹展翅才能翱翔天际,崇高只在逆境中炼成。艰苦的环境是成功的跳板,所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温室的花朵永远没有天山雪莲的高雅,永远没有高崖百合的孤傲。  翻开那沉封已久的书页,我们看到了司马迁书桌上倚叠如山的竹简,一部巨著《史记》,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他曾生活安乐,可在经受宫刑后,毅然矢志不渝,继续笔耕,
《世说新语》记载了郗超的一则逸事:东晋大臣郗超和谢玄不和。此时,前秦的苻坚准备攻打东晋,已经像恶狼一样侵吞了梁州、岐州,又像猛虎一般盯住了淮河以南地区。当时朝廷商议对策,打算让谢玄北上讨伐苻坚,世人对此颇有争议。只有郗超说:“谢玄这个人率师北伐一定能成功。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府中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各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得到妥善的处理。由此推断,他一定能建立功勋。”谢玄立大功后,当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