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插细节 兴起波澜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生动的故事才能感动人心,吸引读者。曲折,还可以表现在一些小的细节上,有时一个小小的细节能兴起一个小的波澜,在一波一波的叙事中,读者的情感随之跌宕,与之共鸣,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作文试题
  
  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意外结局的事情,它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心理感受,让我们生发出许多思想和行动。请以“意外的结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习作诊治
  意外的结局
  胡忠平
  
  我们一家七口,父母、爷爷奶奶和我们姐妹三个。在一个俩劳力养活两老三幼的家庭,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地劳累着,为的是这仨孩子上学。
  我姐姐是老大,她从小就很体谅家里的窘迫,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都是班上前茅的。在家里也常和父母下田干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老师和父母都很喜欢她。
  即将临近中考的那半年,天有不测之风云,我爷爷终于不堪那个寒冷的冬天,亡故了;父亲偏又在正月里拉石头砸伤了腿。真是祸不单行啊!
  (这三段文字是在介绍故事的背景,但有些冗长平淡。若开头采用扣题的语句点出故事,接下来是这三段文字,就显得自然了。)
  (此处上下文缺乏衔接,可用一个提醒读者听故事的语句完成这项任务。)
  “我看还是让她退学吧!她是老大,能帮忙干活呢。”那天,她在床上,听到母亲的叹气声。
  “那怎么成?看看现在有几家孩子不上学的?长大了她也会埋怨我们啊!我们就是拿棍要饭也不能让孩子退学。”
  她伤心极了,想到这个家,与同学一比较,她觉得生活太不公平了。天快亮的时候,她下定决心,准备跟村里几个年轻人南下广州打工。她把这一切写在了她的日记本上。
  (姐姐此时的心理活动应写出来,这样才能交待清楚情节的发展过程,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
  事情不凑巧,姐姐的笔记本被一个跛脚的学生看了。他向同学们公布了这件事。
  (叙述不太清楚。可在此处设置一个小悬念,跛子看信后读者会有什么想法,然后思路一转,像讲故事在吊胃口,兴起一个波澜,同时也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于是便有了班级、学校的捐款“运动”。
  (此段过于平淡。应勾勒一下姐姐此时的心理、行动,甚至来点景物描写,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拿着这些钱,姐热泪盈眶。她带得沉甸甸的心回到了家。经过反复思考,她觉得还是应去打工闯闯。于是在第二天,她让我把这笔捐款退给学校。那天下午,姐姐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来家访的老师很失望和自责。他们都为倔强的姐姐难过。
  可两年后,姐姐真切地感觉到打工的艰难,感觉到知识的重要,所以又回到我们学校,插班,和我做了同桌。
  (结尾是情感的迸发点和升华处,当如豹尾,收缩有力。加之题目要求,“包袱”抖开,要给人以出人意料的感觉。)
  
  [升格作品]
  姐姐
  胡忠平
  
  这儿有一个意外结尾的故事,鉴于它真实而意外,不妨献给大家。
  先得交待一下这个故事主人公的家庭背景。
  在一个俩劳力养活两老三幼的家庭,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地劳碌着,再苦也得让这仨孩子上学。
  老大从小就很体谅家里的窘迫,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都是班上前茅的。在家里也常和父母下田干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谁说不是呢?因此老师和父母都很喜欢她。
  即将临近中考的那半年,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爷爷终于不堪那个寒冷的冬天,亡故了;她的父亲偏又在正月里拉石头砸伤了腿,真是祸不单行啊!
  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我看还是让她退学吧!她是老大,能帮忙干活呢。”那天,她在床上,听到母亲的叹气声。
  “那怎么成?看看现在有几家孩子不上学的?长大了她也会埋怨我们啊!我们就是拿棍要饭也不能让孩子退学。”
  她伤心极了,想到这个家,与同学一比较,她觉得生活太不公平了。一夜的无眠使她有些憔悴和疲惫。黎明的时候,她终于下定了决心,她被这突发的异想吓了一跳。
  读者朋友,如果我们的故事直接把她的决心说出来,恐怕激不起大家的兴趣。我们从一节体育课说起吧。
  那天,除了一个跛脚的学生没去,大家都去上体育课了。这个学生闲得无聊,便翻一翻同学的桌子,看有没有可看的东西。他找遍了大半个教室,顺手带出了她的那本绿面的日记本。要不人们总说“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呢,恰好那晚的那段决心正在这个笔记本上,而跛脚又正好看到这一面。
  故事讲到这里,有人也许猜想这跛脚是个大款之子了,他一定会帮助她的。俗!在这个世界里,总有人把我们的生活搞得那么俗。
  事后,这个“勇敢”的跛脚冒着“偷看日记”的罪名,向老师、同学反映了这件事情。——在年级上成绩挂号的同学要辍学了,原因是家里条件太差了!
  于是便有了班级、学校的捐款“运动”。
  拿着这些钱,她热泪盈眶。她带得沉甸甸的心回到了家。那是一个半弯月儿挂在柳梢的夜晚,她辗转反侧。眼前总是父母那劳累的面孔,总是两个可怜的妹妹,还有年迈的奶奶,耳边是父亲腿痛的呻吟……
  第二天,她让妹妹把这笔捐款退给学校。那天下午,她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来家访的老师很失望和自责。他们都为这个倔强的姑娘难过。
  <>u亲爱的朋友,也许我喋喋不休的故事让您生厌,在您生厌的时候,我还是要把这最后一个意外献给您——
  就在她打工两年后的那个春天,也就是这个春天,她又坐在了我们的教室里,并成了我的同桌。
  她告诉大家:外面打工,太需要知识了。我还是得从初三插班,努力上高中,上大学。学得了知识,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亲爱的读者,您知道她是谁吗?——我姐姐,那个替她归还捐款的妹妹就是我!
  (加下划线的语句是以故事讲述者身份插入的细节,从而兴起文章的波折,吸引读者。请大家仔细品评,借鉴这种兴波澜的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学生
随着国家提升对环保产业的重视并加大政策制定、执行与推动力度,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阶段,细分行业之一水务行业也快速发展。由于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并且各类资本加速向环保行业
有关企业商业模式的讨论是近年来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很多学者研究认为,一些优秀的企业之所以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紧密相关。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这些优
有一部外国影片叫《风流寡妇》,如若改成《风流遗孀》,就会立刻韵味全无。再如《旧事重题》是鲁迅先生回忆往事的一组散文,后来结集出版时,先生已将其更名为《朝花夕拾》,使之立即有了浓重的诗情。试想,在黄昏时分捡起早晨的花朵细看细想,那思绪之联翩,那感慨之万千,不是足以让人品味再三再四吗?  怪不得文章学家们把写文章称为“遣词用字”,真是太深刻了!  如果不信,不妨让我们讨论一首古诗:  岭外音书绝,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