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计量学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益参考。

方法

检索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国内公开发表有关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个案报道25篇,涉及282例。儿童为其不良反应高发人群,其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及合并用药有关,男性患儿发生率高于女性患儿;与抗菌药物合并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系统不良反应(208例)和过敏反应(36例),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11例)。

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热毒宁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严格按照说明书规范合理用药,加强用药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6/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051
目的观察肥胖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浆胃饥饿素、肥胖抑制素水平以及二者比值,探讨它们与血压、肥胖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IR)、血糖和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EH肥胖患者、60例非EH肥胖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胃饥饿素和肥胖抑制素,并计算二者比值。结果EH肥胖患者血浆胃饥饿素和肥胖抑制素水平显著低于非EH肥胖患者(t= 3.771,P< 0.01;t= 4.37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