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证明,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突破常规,打破学生的被动学习地位,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动力。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在社会心理道德价值观发展方面能得到更多的刺激和成长。
关键词:初中物理;合作探究;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5-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5.015
与传统教学相比,如今我们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要关注到更多综合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根据新的要求转变理念给学生更多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监督并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真正获得综合培养和发展。“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为前提,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探究教学活动,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论证、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科学、人文等方面能力的教学活动,同时也包括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及师生合作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等。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合作探究学习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独立与合作发展的机会。为了有效地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初中物理教师要围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这一核心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要让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物理这门学科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为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为了将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有效贯彻到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将学生的分组工作科学落实。一般来说合作探究适宜在3~5人之内开展,人数太多,不好组织,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而人数太少,力量单薄也失去了很多合作探究的乐趣。另外,根据物理这门学科的基本要求,很多时候我们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主题探究。在一个实验小组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不同的分工,当然具体的分工可以让他们自己商定。为了使每个小组探究的能力相当,教师在分组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物理水平,争取在每个小组之中都有成绩优秀的、一般的以及成绩不好的。这样的组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好小组团队的促进作用,尤其对后进生起到更多的激励和启发作用。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为例,在实验开始时,教师就要事先协调好,组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这样,实验教学才能进行得有条不紊。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来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使他们相互依赖;当教学内容转换和已有的资料性质不同的时候,小组的成员也可以重新分配具体的职责。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将小组的力量发挥到最大,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提升小组的凝聚力。
二、灵活转变角色,促进合作探究学习到有效开展
合作探究学习是近些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重点。从大量的实践经验结果来看,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密切联系学科实际,需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探究性结合实验,更是把探究的性质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合作探究学习应用到初中物理的学科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根据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内在潜能,都有自我实现的强烈动机,只有给他们充分的条件,才能够将这种内在的力量激发出来。所以,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有效的实践合作探究这种新的模式,一个重点工作就是要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参与热情。“合作探究”教学中学生作为探究者,其活动基于小组的合作与分工,能应用知识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能富有个性的解释、批判有关内容。通过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热情的启发,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
当然要做到这一切,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做好学生探究之路上的指导和陪伴者。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支持和启发,而不是直接把方法和答案告诉他们。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材都是我们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所以教材是最主要的参考内容,同时教师也要将更多的物理资料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
三、设计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最重要的是要在不脱离教材主线的情况下,逐步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行为。探究学习是一种方式,学习的内容需要教師提前预设,而要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导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中去,教师就需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抽丝剥茧般的吸引学生的兴趣点,并把他们的探究欲望引向深入。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格外突出学习的重点,使学生在思考重难点问题的时候,将所学的知识能够有效的应用,加深学生的印象,巧妙地设置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例如,实验教学就是合作探究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设计问题,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一开始学生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验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再重新回到教材中之后,学生对刚才观察的和探究的过程,就有了更好的理解。如果实验的结果没有像教材中所写的那样顺利出现,教师则可以抓住机会,让学生查找其中的原因,这又是另外一个深入探究的开始。
总之,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热情,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在探究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满足感。初中物理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它可以给学生更多物理这门自然学科的认识机会。
参考文献:
[1] 杨爱清.浅谈初中物理主要思想方法[J].好家长,2016(21).
[2] 武丽芬.关于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究[J].学周刊,2016(33).
[3] 王文婷.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29).
[4] 徐伟.经历过程把握方法提升复习课教学有效性——初中物理复习课探究式学习引导实践[J].物理通报,2016(7).
[责任编辑 杜建立]
关键词:初中物理;合作探究;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5-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5.015
与传统教学相比,如今我们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要关注到更多综合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根据新的要求转变理念给学生更多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监督并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真正获得综合培养和发展。“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为前提,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探究教学活动,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论证、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科学、人文等方面能力的教学活动,同时也包括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及师生合作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等。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合作探究学习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独立与合作发展的机会。为了有效地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初中物理教师要围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这一核心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要让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物理这门学科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为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为了将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有效贯彻到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将学生的分组工作科学落实。一般来说合作探究适宜在3~5人之内开展,人数太多,不好组织,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而人数太少,力量单薄也失去了很多合作探究的乐趣。另外,根据物理这门学科的基本要求,很多时候我们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主题探究。在一个实验小组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不同的分工,当然具体的分工可以让他们自己商定。为了使每个小组探究的能力相当,教师在分组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物理水平,争取在每个小组之中都有成绩优秀的、一般的以及成绩不好的。这样的组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好小组团队的促进作用,尤其对后进生起到更多的激励和启发作用。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为例,在实验开始时,教师就要事先协调好,组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这样,实验教学才能进行得有条不紊。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来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使他们相互依赖;当教学内容转换和已有的资料性质不同的时候,小组的成员也可以重新分配具体的职责。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将小组的力量发挥到最大,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提升小组的凝聚力。
二、灵活转变角色,促进合作探究学习到有效开展
合作探究学习是近些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重点。从大量的实践经验结果来看,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密切联系学科实际,需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探究性结合实验,更是把探究的性质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合作探究学习应用到初中物理的学科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根据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内在潜能,都有自我实现的强烈动机,只有给他们充分的条件,才能够将这种内在的力量激发出来。所以,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有效的实践合作探究这种新的模式,一个重点工作就是要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参与热情。“合作探究”教学中学生作为探究者,其活动基于小组的合作与分工,能应用知识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能富有个性的解释、批判有关内容。通过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热情的启发,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
当然要做到这一切,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做好学生探究之路上的指导和陪伴者。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支持和启发,而不是直接把方法和答案告诉他们。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材都是我们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所以教材是最主要的参考内容,同时教师也要将更多的物理资料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
三、设计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最重要的是要在不脱离教材主线的情况下,逐步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行为。探究学习是一种方式,学习的内容需要教師提前预设,而要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导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中去,教师就需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抽丝剥茧般的吸引学生的兴趣点,并把他们的探究欲望引向深入。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格外突出学习的重点,使学生在思考重难点问题的时候,将所学的知识能够有效的应用,加深学生的印象,巧妙地设置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例如,实验教学就是合作探究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设计问题,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一开始学生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验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再重新回到教材中之后,学生对刚才观察的和探究的过程,就有了更好的理解。如果实验的结果没有像教材中所写的那样顺利出现,教师则可以抓住机会,让学生查找其中的原因,这又是另外一个深入探究的开始。
总之,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热情,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在探究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满足感。初中物理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它可以给学生更多物理这门自然学科的认识机会。
参考文献:
[1] 杨爱清.浅谈初中物理主要思想方法[J].好家长,2016(21).
[2] 武丽芬.关于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究[J].学周刊,2016(33).
[3] 王文婷.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29).
[4] 徐伟.经历过程把握方法提升复习课教学有效性——初中物理复习课探究式学习引导实践[J].物理通报,2016(7).
[责任编辑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