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群防群控 促进和谐稳定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山下村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基本情况
  据了解,在村干部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山下村2008-2012年无一例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无一例重大纠纷与重大刑事案件发生,连续四年,被评为乡信访、综治工作第一名,2011年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针对村治安工作,村委会与村小组建立了综合治理制度,并落实了“谁处理,谁落实,谁负责”的原则,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平安村”的目标,不断完善群防群控工作机制,认真开展了排查、调解、帮教等工作,确保了该村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为全乡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二、山下村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主要特色
  1、创造性地开展“十户联防”工作。“十户联防”为该村综治工作一大特色,山下村把居住在一起的十户左右的家庭编为一个小组,每户安装警铃,可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村监控台、当地派出所、公安局联网,一户报警,三级接警,只要有一个家庭发生偷盗、火灾、急病等紧急情况时,手动或用遥控报警,其余九户、村委会、派出所、公安局可同时接到报警求助信息,实现了家庭“居家互守、治安互防”,使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2、村里安装高音喇叭,坚持义务巡逻。2011年,山下村共出动义务巡逻队500多人次,村工作人员义务巡逻袖章下户巡逻已形成制度化。结合森林防火工作,通过播音提醒居民加强防范,村民防火意识和防范意识明显提高。山下村地理位置优越,206国道穿村而过,时有流动作案事件发生。为了随时召集村民应对突发事件,护卫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该村专门安装了高音喇叭。村民只要发生什么事,喇叭一响,群众都到指定地点集中。村民团结互助,一家有事,大家支援,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刑事案件发案率得到有效遏制,村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高。
  3、山下村委会成立了以村主任为组长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按方案认真落实排查和化解。2011年,工作小组共开展各类排查活动12次,调处纠纷13起,调处成功率达到100%。2011年坂上村民曹钦来等人反映坂上村小组的财务混乱,村委会和村民理财小组及时把已公布的帐本给他解说,上级领导也到村对财务进行了核对,确定没有问题,并向他本人作了多次说明,他还是说不清楚,多次要上访,村委会干部通过多次上户做工作,宣传法律知识,终于使他明白了真相,打消了上访的念头。2008年李家村和坂上村的一块山林纠纷得到了调解,2011李家村的村长进行了调整,由于受个别人的蛊惑,有村民认为原来的调解吃亏了,又到乡政府要求重新调处,经多次解说无效,要带人到省里上访。村两委班子把问题进行了梳理,并请乡政府林办和综治办带上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到两村做工作,维持原来的调处,双方再次签字息访,从而消除了不稳定的因素。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农村的综治工作目前主要是维护稳定,保持安全。山下村在这方面做得是相当好的,但由于该村206国道穿村而过,时有流动作案事件发生。同时,由于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几乎是空白,要办的事很多,综治工作的一些装备、经费比较缺乏。
  四、启示
  山下村综治工作做的很不错,这对基层农村来说是很不容易的。我办综治办要借鉴他们一些好的做法,如加强日常和夜间巡逻和门卫和值班员登记措施,购买相应的安保装备,干部职工遇到不认识的人要主动询问,遇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大家要齐心协力,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等等,继续提高我办的综治工作水平。
  责任编辑:邵猷芬
其他文献
提 要 贫困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难题,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贫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贫困问题一直很严峻。而“代耕农”这个很少受到社会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其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其极度贫困可能引发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贫困代际转移是致使“代耕农”家庭极度贫困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贫困代际转移的相关理论分析,以珠三角“代耕农” 为例,探讨农村贫困代际转移诸多问题,呼吁社会工作对农村贫困代际转移问
期刊
编者按:2013年6月,江西省委政研室、省扶贫和移民办联合调研组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指示,赴修水、武宁两县,就整体移民搬迁工作进行了调研,并就两县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重要意义和启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形成了7000余字的《实施整体移民搬迁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研报告和《关于推进整体移民搬迁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的有关建议》。  该报告及建议得到了省委
期刊
9月6日,作为综合处党建和综治工作联络员,我参加了赴万年县汪家乡山下村“八个一”专题调研活动,与村民零距离接触,很受教育很受启发。  调研期间,我所在的村民家,户主姓曹名定高。曹定高家有十口人,他和老伴在家务农,女儿女婿为村小学教师,家有耕地近7亩。2011年,家庭收入不足3万元(女儿女婿的工资收入近2万,老曹务工收入2000-3000元,家庭经营收入1000-2000余元,转移性收入(含农业直补
期刊
一、汪家乡山下村基本概括  汪家乡位于江西省万年县中部,汪家乡乡域总面积68.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万亩,山地6.8万亩,水域0.22万亩,辖9个村委会,83个村小组,5362户,共1.98万余人。山下村是汪家乡的一个行政村,距县城15公里,直线距离6公里,206国道穿村而过。全村辖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82人,1039户。全村耕地面积3281亩,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兼有养殖业。
期刊
“以前村里没通水泥路,种子、化肥运不进来,脐橙也卖不出去,别提多难了。”近日,信丰县油山镇坑口村曹里小组村民朱祚银站在村里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信池线上高兴地说。“有了水泥路,村里的脐橙每斤比往年要多赚4到5毛钱。”  自从曹里村被列为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定点包扶贫困村后,村里修通了水泥路,汽车可以直接开到村民家门口,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大大改变。自2007年省交通运输厅定点包扶信丰县后,一方面加大基础设
期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婚姻家庭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冲击,呈现出新的特点。山下村每年劳务输出近2400人,占村总人口的52%,其中适婚育龄妇女的外出比例更是高达60%。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较好,村中婚姻家庭状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家庭纠纷,夫妻感情不和,婚姻危机
期刊
一、贫困原因  1、收入来源少,发家致富难。坂上自然村同其他贫困村一样,产业结构单一,基本上以种养殖业为主,村民收入不高。有的由于盖房子欠下巨额债务,没有经济能力搬进新房居住。  2、因病、残致贫。坂上自然村因病、残致贫的,在所有贫困原因中居第二位。如,56岁杨代年,2008年车祸,老婆死了,儿子又有智障;杨代四,因车祸成残疾,家里还有一智障兄弟无法干农活,家里只有二亩多耕地,耕地牛一条,享受低保
期刊
一、外出务工人员情况  (一)全村4082人,外出打工者差不多就有2400人,约占全村人口的52%,男性比女性多。从年龄层次上呈现年轻和壮年人多,主要在20岁到50岁之間,少数年龄达55岁以上。  (二)他们当中高学历不多,但文盲也不存在,有一部分年轻人是离开学校就直接加入外出打工的队伍。很多人家的孩子考不上高中,或者没考上大学,又没有其它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机会,因此,就很自然外出打工。由于受学历和
期刊
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十五”以来,瑞金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科技扶贫、搬迁扶贫为重点,不断完善创新扶贫和移民工作机制,经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收入逐年增加。全市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11.2万人减至20
期刊
自2006年有规模实施“雨露计划”工作以来,九江市扶貧和移办按照“培训、转移、增收、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定点、定向、订单培训的方式,创新工作模式,广开就业门路,扎实开展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明显成效。根据调查统计,全市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310万元,其中市县配套投入资金560多万元,培训转移劳动力2.65万人,安置就业率达到95%以上,通过培训后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月平均收入达到13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