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格漫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有效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是漫画的基本单位,一格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画面。漫画按照格的多少,可以分为单格漫画、两格漫画、四格漫画等。2016年全国I卷作文题使用的材料是两格漫画,此前高考漫画作文题使用的材料多为单格漫画。
  对单格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笔者曾总结出了“四步法”:整体观察,理出构图要素;抓住细节,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联系现实,挖掘画面的寓意;选择角度,确定最佳立意。但是,用这种方法给两格漫画作文审题立意,笔者觉得效果不佳。两格漫画是把两幅图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阐述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漫画形式。两格漫画以单格漫画为基础,但又不同于单格漫画。它比单格漫画的叙事性强,它的两格之间有空白。要理解两格漫话,就要重视两格之间的空白。
  漫画分格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如便于导读,易于理解等。学生要理解分析两格漫画,宜用从格人手、先内后外的策略,即先理解每格之内的内容,再挖掘两格之间空白处的隐藏的核心内容。下面笔者以2016年全国I卷作文的漫画材料(如下图)为例,具体说说两格漫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策略。
  首先,分析每格之内。这一步可以借鉴理解单格漫画材料的常用方法。
  1.梳理格内要素。漫画是有叙事性的,漫画的寓意往往隐藏在故事之中。漫画作文,先要做好画面与故事的转换,即先用文字把漫画转换为故事。这种图文转换的过程,是梳理要素的过程,也是整体把握画面的过程。如果遗漏要素,会使故事叙述不全,画面理解不完整,易使作文偏题。这幅漫画的每格内都有四个要素,即两份试卷(或考试成绩单)和两个孩子(甲乙)。此外,由唇印和掌印可推知,画中还有隐含的要素,如掌掴的家长和评分的教师。
  2.搜索格内细节。细节能使画面更丰富,使故事更生动,使主题更突出。漫画中人物的衣着、表情、年龄、动作和画面的背景等,都是细节。这幅漫画第一格内的故事是:孩子甲捧着试卷,试卷上标着100分,孩子甲脸上有唇印,表情高兴;孩子乙也捧着试卷,试卷上标着55分,孩子乙脸上有掌印,表情痛苦。第二格内的故事是:孩子甲捧着试卷,试卷上标着98分,孩子甲脸上有掌印,表情痛苦;孩子乙也捧着试卷,试卷上标着61分,孩子乙脸上有唇印,表情高兴。
  每格里还有两处细节,即两个孩子的发型和服饰都不相同。这两处细节要不要纳入故事中呢?这要看它们是不是漫画要表达的重点了。
  3.明确格内重点。漫画常用夸张、变形等手法来强调表达的重点。这幅漫画中两个孩子都变了形,都是头大身小的造型,试卷、分数、孩子脸上的表情和印迹四个要素都有些夸张,可见,孩子和这四要素都应该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而孩子的发型和服饰等细节则对孩子起着区分的作用,不是重点。
  4.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理清每格内要素之间的关系,会使故事更清晰。构图要素、细节和表达重点都可以在画面中直接观察到,但是分析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要借助逻辑思维进行推理了。这幅漫画中考试分数与孩子脸上的印迹、表情具有因果关系。两格漫画所叙述的故事分别是:第一格内,孩子甲考试得了100分,得到了家长的表扬(由孩子脸上唇印可推知),因此高兴;孩子乙考试得了55分,得到了家长的批评(由孩子脸上的掌印可推知),因此痛苦难受。第二格内,孩子甲考试得了98分,得到了家长的批评(由孩子脸上掌印可推知),因此痛苦;孩子乙考试得了61分,得到了家长的表扬(由孩子脸上的唇印可推知),因此高兴。
  其次,分析两格之外。
  1.比较两格之间的异同,寻找矛盾。寻找矛盾,是作者构思的重要途径,也是读者理解漫画的重要途径。矛盾挖掘漫画寓意的线索,它藏在每格之外。寻找两格漫画的矛盾,不能只是单看某一格,往往要从不同角度比较两格的异同,有时还要联系两格之外的常情常理。
  这幅漫画中两格的主体人物都是孩子甲和乙,但是分数、孩子脸上的印迹和表情都不同。不同意味着有矛盾。横向比较两格,100分与55分、98分与61分差距大,都是前者高后者低,在第一格内,拿高分的孩子甲得到家长的表扬,拿低分的孩子乙得到家长的批评;为什么在第二格内拿高分的孩子甲却得到家长的批评,而拿低分的孩子乙却得到家长的表扬?这是矛盾一。纵向比较两格,孩子甲的100分和98分差距小,孩子乙的55分和61分差距也小,为什么在第二格中分数差距小孩子甲却得到批评,而分数差距小的孩子乙却得到表扬?这是矛盾二。如何解释这些矛盾而挖出漫畫的寓意呢?
  2.脑补两格之外的空白,解释矛盾。两格漫画之间的空白处,就是漫画的核心内容。如果在空白处展开联想,脑补两格之间的过程,解释漫画的矛盾,就可挖掘到漫画的深意。
  从整体上看,画中孩子甲两次考试的分数分别是100分和98分,虽然两者差距小,但其家长觉得孩子甲的学习处在退步过程中,因此批评孩子。孩子乙两次考试的分数分别是55分和61分,虽然两者差距小,但其家长觉得孩子乙的学习处在进步过程中,因此表扬孩子。由此可以看出孩子的家长有三个共同点:他们都要求孩子的考试分数只能升不能降,学习成绩只能进步不能退步;他们评价孩子的标准只有考试分数;他们评价的方式是亲吻和掌掴。有了这三点,上文中的矛盾一和矛盾二都可以得到解释。可见,这三点就是画中诸多矛盾的统一处,是这幅漫画的核心。因此,这篇作文可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立意:①谈孩子的考试分数与家长评价标准的关系,批评一些家长只以考试分数评价孩子的片面的人才观;②谈孩子的考试分数与家长的评价方式的关系,批评一些家长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的做法;③谈孩子的进步退步与家长评价标准的关系,批评一些家长唯分数论的狭隘的人才成长观;④谈孩子的进步退步与家长评价方式的关系,批评一些家长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进步退步的做法及其片面的人才成长途径观,等等。
  3.联系两格之外的现实生活,选好角度。漫画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的描绘。两格漫画比单格漫画叙事性强,更易让人联想起有关的现实生活。要合理对接,可以利用立意角度的限制作用,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再借助这个角度把漫画内容与现实生活统一起来。比如,由这幅漫画中家长的角度,可以对接到现实生活中的“虎妈”“狼爸”式的家长;由家长的评价标准的角度,可以对接到现实中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上唯数字施奖惩等现象。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深入理解两格之外的核心内容。
  总之,两格漫画和单格漫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运用从格人手、先内后外的策略进行审题立意,既有助于区分单格漫画与两格漫画的异同,以免割裂两格漫画而立意,也有助于利用两格漫画的空白与矛盾,挖掘其寓意。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化和国际化的不断深入,“能够成功走出去”已经不是问题,而“走出去是否能够成功”成为留学的重要问题。留学逐渐从热衷、冲动转为谨慎、理性。文章以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美国国际高中项目为例,介绍了美国国际高中部的课程设置的内容与特点,以及留学前学生需要做的文化准备。  关键词: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美国国际高中项目;留学;课程;文化准备  课程是学校教育最核心的内容,
下面笔者以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张五芳和余耀清两位同窗的同题异构课《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该活动由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研修班组织),谈谈自己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一点不成熟思考。  一、自主朗读课文,还需示范引领  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相比,更需要加强朗读教学,这是因为文言文的生字词较多,句式较复杂,部分语句较难弄懂,学生阅读障碍较大,只有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反复朗读,才能扫除文字障碍,弄清重点
据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网站2012年7月17日报道,为进一步促进欧洲研究区(ERA)建设,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和欧盟委员会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该谅解备忘录将成为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行动的指导文件。  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代表库尔特·德克特拉尔厄秘书长强调,创建和实现欧洲研究区一直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努力的目标。早在10年前,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就提出创建欧洲研究区的计划;5年前,联盟发布了一个具有广泛立场
英国青少年阅读能力远落后于同龄中国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公布的调查研究发现,英国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同龄的中国学生落后18个月,与韩国和芬兰学生相比则落后1年,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和香港的同龄人相比也落后了6个月。  英国大臣们对时下英国与其他主要国家15岁少年在阅读能力上形成的这种“鲜明鸿沟”提出警告。英国学校事务大臣尼克·吉布指出:“我国少年阅读能力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是非常
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561号)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1198号),正式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是哪一座?从2008年2月起,这个问题的最新答案是——新加坡摩天观景轮,它高165米,相当于42层大厦的楼高,比之前世界上最大的“伦敦眼”还要高出30米,矗立在滨海湾的摩天楼群中,新加坡摩天观景轮确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带来有“高度”的特别体验。  由于特别的“身高优势”,滨海湾商业中心高耸入云的摩登大楼,东南亚别具风情的翠绿景致,以及万里晴空下蜿蜒曲折的新加坡河所映照出的耀眼
一、对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  对于教育,当今社会有这样一句概括:“幼儿园上小学的课,小学上初中的课,初中上高中的课,高中上大学的课,大学上幼儿园的课。”这里固然有对各学段内容错位的调侃,但笔者的理解是,它也针砭了中国教育只注重知识技能等工具性内容的掌握,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熏陶这一事实。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材为广大教师尤其教育专家所诟病,教材改革的呼声非常强烈。在这种形势下,苏教版语文课本无疑给人吹
由英国文化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09年度冬季英语研究研讨会于2009年12月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报告厅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孙玲博士与英国文化协会一等秘书、中国区英文总监简天宝先生出席研讨会并致开幕辞。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程晓堂教授,英国文化协会英语语言创新工作负责人迈克·凯瑞尔先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英语教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对于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名篇,古往今来,众多的研究者在艺术特色、写作背景、主旨思想等方面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但是对教授本文的教师而言,这篇课文当中却有几处小问题令人费解。这其中,第一段中的六个“华”字的读音就是其中一例。本文就试图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对“华”字读音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看课本中的表述:褒禅山亦谓之华①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
编者按:温州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温州近代著名爱国爱乡人士黄溯初先生1933年创办的温州师范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秉承“厚培德本、深濬智源”的办学传统,弘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坚持“顶天立地、自主开放、分类分层、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扎根温州、服务浙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努力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成为省内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