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南昌万寿宫历史街区为例,运用使用后评估理论,研究使用者对历史街区的叙事空间五大要素的使用后评估,评估历史街区叙事空间规划设计的成效,以期为后期改造及其他案例提供借鉴。
关键词:南昌;万寿宫历史街区;叙事空间;使用后评估
引言
我国提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已经30多年了,在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均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1],目前对保护更新成果进行科学评估的方法较少。如何采用评估机制分析历史街区的规划设计成效以满足使用者需求,已成为一个营造历史城区环境的关键性因素[2]。
一、使用后评估理论
使用后评估(Post-Occupancy Evaluation)采用访问、观察、问卷等方法来了解使用者对建成环境的看法,以了解其使用情况[3]。使用后评估主要针对已建好投入使用的空间及其环境进行使用评估,从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对空间进行相关研究,提供相应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总结目前环境的不足,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并为其他同类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经验借鉴[4]。
二、南昌万寿宫历史街区叙事空间使用后评估
1、万寿宫历史街区
万寿宫历史街区位于南昌历史城区的核心地带,集千年商脉文化、万寿宫祖庭文化为一体,是南昌重要的历史地段。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为南昌市政公用集团重点打造的开放式商业街区,与2021年初试营业,10月1日正式开业,集时尚购物、餐饮娱乐、社交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
2、叙事空间选取
叙事要素最早由张楠教授提出,主要有四大要素(如图1),由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特殊性,本文选取道路、建筑、景观小品、公共设施、雕塑艺术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叙事的五大要素进行深入调研,探讨使用者对叙事空间的使用情况。
3、叙事空间使用后评估
本次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法通过现场调查与观察了解万寿宫历史街区进行整体性的描述与评估[5],并叙事空间的设计与设施的满意度。通过实地调研使用者对五类叙事空间要素(道路、建筑、景观小品、公共设施、雕塑艺术)的使用评价,来了解使用者的要求,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1)道路
萬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三街五巷的道路肌理得以保护更新,从导游图(图2)可以看出,道路按照历史街区原来的道路路线进行了复原,连接起历史建筑和公共空间,宽度进行了适当拓宽,以方便游人进行游览。由于尺度过大,整体上道路缺乏传统街巷的紧凑感。
2)建筑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原有历史建筑的现状对其分别进行了原址重建、落架重修、原址修复、保留,其中原址重建的建筑较多(图3),改造前的历史建筑普遍被拆除,因此使用者往往感到历史街区缺乏了历史感和归属感,没有历史的延续性是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3)景观小品
对于各种样式的牌坊,虽然做工精细,但缺乏地域特色,不如南昌本地方言的灯牌受大众欢迎度高,可见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设计中需要融入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元素。
4)公共设施
指示牌等公共设施设计形式统一,导游图能够较清楚的将历史街区内部景观节点进行展示,但由于数量较少,在使用中仍会存在迷路的情况,由于无障碍设计关注不足导致缺乏无障碍设施。
5)雕塑艺术
万寿宫历史街区通过木雕和石雕彰显了地域文化,圆雕则富有市井气息。整体上看雕塑艺术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缺乏可参与性,材质也不够高端大气。
三、结论
历史街区使用后评估能够快速发现目前项目存在的问题[1],比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街道尺寸较宽、历史建筑保留不够、景观小品缺乏地域特色、公共设施较少且缺乏无障碍设施、雕塑艺术可参与性不够等,有助于政府提出整改意见,使用后评估中发现的优势与不足能够为同类案例提供参考,补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建筑策划环节,有利于继承、保护和发扬其历史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也桐,庄惟敏. 历史街区建筑更新改造使用后评估——以北京什刹海银锭桥胡同7号院为例[J]. 新建筑,2021,(02):93-97.
[2] 林岚.城市规划中的居民参与[J].北京规划建设,2004,6(20):162-163.
[3] 程健华.城市滨海道路景观塑造—以厦门环岛路景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4,20(5):71-74.
[4]袁一凡. 延安杨家岭革命遗址使用后评价及景观保护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杨亭,杨庆媛,张安明. 从使用者观点评价都市河岸空间规划——以重庆市南滨路三期工程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6,(16):3976-3977.
基金项目:2018年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G2018124):南昌历史城区叙事性意象研究。
作者简介:郭玲玲(1988.2~),女,汉族:籍贯(河南省滑县),南昌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设计。陈春宇(1987.6~),女,汉族:籍贯(四川省遂宁市),南昌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关键词:南昌;万寿宫历史街区;叙事空间;使用后评估
引言
我国提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已经30多年了,在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均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1],目前对保护更新成果进行科学评估的方法较少。如何采用评估机制分析历史街区的规划设计成效以满足使用者需求,已成为一个营造历史城区环境的关键性因素[2]。
一、使用后评估理论
使用后评估(Post-Occupancy Evaluation)采用访问、观察、问卷等方法来了解使用者对建成环境的看法,以了解其使用情况[3]。使用后评估主要针对已建好投入使用的空间及其环境进行使用评估,从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对空间进行相关研究,提供相应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总结目前环境的不足,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并为其他同类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经验借鉴[4]。
二、南昌万寿宫历史街区叙事空间使用后评估
1、万寿宫历史街区
万寿宫历史街区位于南昌历史城区的核心地带,集千年商脉文化、万寿宫祖庭文化为一体,是南昌重要的历史地段。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为南昌市政公用集团重点打造的开放式商业街区,与2021年初试营业,10月1日正式开业,集时尚购物、餐饮娱乐、社交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
2、叙事空间选取
叙事要素最早由张楠教授提出,主要有四大要素(如图1),由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特殊性,本文选取道路、建筑、景观小品、公共设施、雕塑艺术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叙事的五大要素进行深入调研,探讨使用者对叙事空间的使用情况。
3、叙事空间使用后评估
本次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法通过现场调查与观察了解万寿宫历史街区进行整体性的描述与评估[5],并叙事空间的设计与设施的满意度。通过实地调研使用者对五类叙事空间要素(道路、建筑、景观小品、公共设施、雕塑艺术)的使用评价,来了解使用者的要求,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1)道路
萬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三街五巷的道路肌理得以保护更新,从导游图(图2)可以看出,道路按照历史街区原来的道路路线进行了复原,连接起历史建筑和公共空间,宽度进行了适当拓宽,以方便游人进行游览。由于尺度过大,整体上道路缺乏传统街巷的紧凑感。
2)建筑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原有历史建筑的现状对其分别进行了原址重建、落架重修、原址修复、保留,其中原址重建的建筑较多(图3),改造前的历史建筑普遍被拆除,因此使用者往往感到历史街区缺乏了历史感和归属感,没有历史的延续性是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3)景观小品
对于各种样式的牌坊,虽然做工精细,但缺乏地域特色,不如南昌本地方言的灯牌受大众欢迎度高,可见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设计中需要融入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元素。
4)公共设施
指示牌等公共设施设计形式统一,导游图能够较清楚的将历史街区内部景观节点进行展示,但由于数量较少,在使用中仍会存在迷路的情况,由于无障碍设计关注不足导致缺乏无障碍设施。
5)雕塑艺术
万寿宫历史街区通过木雕和石雕彰显了地域文化,圆雕则富有市井气息。整体上看雕塑艺术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缺乏可参与性,材质也不够高端大气。
三、结论
历史街区使用后评估能够快速发现目前项目存在的问题[1],比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街道尺寸较宽、历史建筑保留不够、景观小品缺乏地域特色、公共设施较少且缺乏无障碍设施、雕塑艺术可参与性不够等,有助于政府提出整改意见,使用后评估中发现的优势与不足能够为同类案例提供参考,补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建筑策划环节,有利于继承、保护和发扬其历史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也桐,庄惟敏. 历史街区建筑更新改造使用后评估——以北京什刹海银锭桥胡同7号院为例[J]. 新建筑,2021,(02):93-97.
[2] 林岚.城市规划中的居民参与[J].北京规划建设,2004,6(20):162-163.
[3] 程健华.城市滨海道路景观塑造—以厦门环岛路景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4,20(5):71-74.
[4]袁一凡. 延安杨家岭革命遗址使用后评价及景观保护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杨亭,杨庆媛,张安明. 从使用者观点评价都市河岸空间规划——以重庆市南滨路三期工程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6,(16):3976-3977.
基金项目:2018年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G2018124):南昌历史城区叙事性意象研究。
作者简介:郭玲玲(1988.2~),女,汉族:籍贯(河南省滑县),南昌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设计。陈春宇(1987.6~),女,汉族:籍贯(四川省遂宁市),南昌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