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性的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突变体HBxΔNΔC具有体外生物学活性

来源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angw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在肝炎引起的肝癌病变中作为一个多功能调节因子起着关键的作用.对HBx的功能有非常多的体外研究报导,而由于HBx蛋白难以溶解和稳定使得体外的研究报导非常少.我们根据肝癌患者中最常见的截短突变体,在大肠杆菌包涵体中重组表达了一个保留了第12~127位氨基酸的、N端和C端截断的突变体HBxΔNΔC,并使用变复性的方法将其复性溶解.分子筛显示HBxΔNΔC为单体;圆二色谱显示HBxΔNΔC包含有5%的α-螺旋,30%的β-折叠和65%的其他结构.复性的HBxΔNΔC能从人HepG2细胞
其他文献
艾灸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艾灸对机体广泛而微妙的调整作用,已为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所证实。大量临床观察说明,针灸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使得某些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镰刀菌属霉菌产生的一种霉菌毒素,常见于霉变的玉米、小麦等谷物中.研究发现,来源于粉红黏帚霉(Gliocladium roseum)的α/β水解酶ZHD101能够断
本文通过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与《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脉象名称基本术语的构词方法、翻译方法及具体名词术语(浮脉类脉象、沉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