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较强驱蚊活性的化合物.[方法]以10-十一烯酰氯和3-(甲氨基)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1步反应成功制备10-十一烯酰氨基甲基丙酸乙酯,并经核磁及质谱表征验证其结构.参照GB 15193.3-2014方法进行毒性试验及按照GB/T 13917.9-2009方法进行室内和现场驱蚊试验.[结果]所述合成路线反应收率较高,10-十一烯酰氨基甲基丙酸乙酯的小鼠经口LD50>2000 mg/kg体质量,属于低毒.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有效保护时间(h)随着浓度(%)增加而
【机 构】
: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矿物油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2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较强驱蚊活性的化合物.[方法]以10-十一烯酰氯和3-(甲氨基)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1步反应成功制备10-十一烯酰氨基甲基丙酸乙酯,并经核磁及质谱表征验证其结构.参照GB 15193.3-2014方法进行毒性试验及按照GB/T 13917.9-2009方法进行室内和现场驱蚊试验.[结果]所述合成路线反应收率较高,10-十一烯酰氨基甲基丙酸乙酯的小鼠经口LD50>2000 mg/kg体质量,属于低毒.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有效保护时间(h)随着浓度(%)增加而延长,在质量分数为10%浓度下,其室内有效保护时间为(8.3±1.0)h.对照药驱蚊酯(IR3535)和避蚊胺(DEET)的有效保护时间分别为(6.0±0.8)、(5.8±1.0)h.10-十一烯酰氨基甲基丙酸乙酯现场有效保护时间为7~8 h(7、8h的保护率分别为100.00%、92.13%).对照药驱蚊酯和避蚊胺的有效保护时间分别为5~6 h(5、6h的保护率分别为100.00%、90.11%)和5~6 h(5、6h的保护率分别为100.00%、89.01%).[结论]10-十一烯酰氨基甲基丙酸乙酯性质稳定,驱蚊效果好,使用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为明确45%--甲戊灵·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对大蒜田杂草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大蒜播后苗前土壤喷雾处理,分别于2018、2019年开展了45%-甲戊灵·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45%二甲戊灵·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789.75~1046.25 g a.i./hm2对大蒜田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土壤封闭除草效果,药后45 d,总草株防效为96.2%~99.7%,鲜质量防效为96.5%~99.9%,杂草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单剂330 g/L二甲戊灵乳油
基于薄皮甜瓜的特点特性,根据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总结薄皮甜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种植要点,为提高薄皮甜瓜的产量和种植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旨在加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信息交流,促进各方分担责任和开展合作,推动无害环境方式使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我国是公约缔约方,同时又是农药出口大国,因此按照公约规定出口农药是我国作为缔约国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介绍了《鹿特丹公约》对农药管控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了我国在出口受到公约管控农药时需要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并对近年来尤其是2020年我国履约的成效进行了分析.
[目的]明确新化合物SYP-260对不同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主要采用喷雾法测定了新化合物SYP-260在田间对不同靶标的防治效果.[结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50~100 mg/L质量浓度下,新化合物SYP-260对萝卜蚜、棉蚜、大豆蚜、锈线菊蚜,药后3~14 d的防效均在85%以上,对以上害虫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100 mg/L质量浓度下,新化合物SYP-260对茶小绿叶蝉和柑橘木虱,药后3~14 d的防效均在70%以上,对以上害虫也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100 mg
[目的]为明确盐碱胁迫下S-诱抗素(S-ABA)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更好地在盐碱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方法]以登海605号玉米为试验材料,2019-2020年期间在山东省乐陵市盐碱地上分别在玉米不同生长时期设置了S-诱抗素拌种、喷雾处理.[结果]2019年试验中在玉米3~5、5~8、10叶期S-诱抗素共喷雾3次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株高增长率和增产率分别达到26.00%、20.24%;2020年试验中,S-诱抗素拌种和喷雾处理能有效减弱盐碱胁迫对玉米初期的危害,促进玉米的株高增长与光合作用,增强玉米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