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理念
每个人的一生都背负着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不但对人无害而且有利,而过重的压力和毫无压力同样都是不利于健康的。中职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如学业的困扰、就业的选择、人际的交往以及父母老师的期望等都会带来不同的压力。另外,由于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心理的条件限制和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压力的认识不足,没有对抗压力的精神准备和疏导方法。因此及时地引导学生认识压力、接纳压力、掌握减轻压力的方法,对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压力、体验情绪。
2、引导学生澄清压力的存在、认识压力来源。
3、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学生管理压力的策略。
三、活动对象
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学生
四、活动准备
豆子、椅子、纸和笔、放松音乐等。室内室外均可。
五、活动时间
45分钟
六、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感受压力
热身游戏: 乌鸦与乌龟
找一位同学读短文,其他同学围圈而站,左手食指伸出,右手伸出手掌,左手食指放在旁边同学右手掌下,当听到读乌鸦的时候,迅速缩回左手,右手抓同学的食指。
故事 乌鸦和乌龟
森林里有一间小小的城堡,里面住着可怕的巫婆和他的仆人乌鸦,突然有一天,天上慢慢飘来一片片乌云,转眼间就乌黑乌黑的,什么也看不见,不一会就下起了大雨,在狂风暴雨中,巫婆听见有人在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只乌龟,还有一只乌贼,他们要求巫婆让他们进屋,巫婆同意了,可是乌鸦不同意,它和乌龟是多年的宿敌,雨越下越大,大家也越吵越凶,乌贼指着乌云对巫婆说:“雨这么大,乌鸦却不让我们进去,我和乌龟都会生病的,再不开门,我一定会让你的城堡变得乌烟瘴气。”最后,巫婆还是没有没有给他们开门,没多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也散了,巫婆和乌鸦这才打开门,看见乌龟已经冻得缩成一团。
(教师问学生活动感受,同一事件感受不同,而不同的情绪体验对事件本身也会有不同的影响。)
(二)团体转换阶段——感知压力
主题游戏:蜗牛的家
参加的成员围坐一圈,发给每个学生一些绿豆、黄豆或者大米,让他们放在鞋子里,然后学生站起,把身体弯成九十度,用手从背后托起椅子,背在背上,每个人与前面的人保持距离,顺时针跟着前面同学蹒跚前行。随着教师的口令不断加快步伐或者放慢步伐。
指导语:想像我们都是一只只小蜗牛,背上背着重重的壳,脚下的路也崎岖不平,用心来感受你的后背和脚底。
讨论分享:
1、刚才背上压着东西是什么感觉?
2、蜗牛背着房子,那么压在我们背上的是什么?现实中有过类似的情绪和情景没有?
进一步思考探讨:
如果我蜗牛放下背上的壳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先让同学们小组讨论分享,然后各组分享,对学生的事件和观点,老师呈现接纳、尊重、关爱的辅导态度)
(三)团体工作阶段——感悟压力
脑力激荡法:应对压力(烦恼、困难)的策略
发给学生纸张和笔,写出应对压力的策略。
比如:接纳压力;认识压力的来源;遇事往好处想;不要对环境和他人期望过高;保持好人缘,与人为善;不赶时髦,不攀比;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合理发泄;游戏与运动;音乐放松、想像放松和深呼吸等。
(四) 团体结束阶段——感谢压力
欣赏心灵美文(图配文字)——幻灯片《十字架》
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朝着目的地前进。途中,有一个人忽然停了下来。他心想:这个十字架实在是太沉重了,就这样背着它,得走到何年何月啊?!于是,他拿出刀,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将十字架砍掉一些。砍掉之后走起来,的确是轻松了很多,他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
走着走着,他决定将十字架再砍掉一大块,这样一来,他一下子感到轻松了许多!于是,他毫不费力地就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当其他人都在负重奋力前行时,他却能边走边轻松地哼着歌!
走着走着,前边忽然出现了一个又深又宽的沟壑!沟上没有桥,周围也没路,后面的人都慢慢地赶上来了,他们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搭在沟上,做成桥,从容不迫地跨越了沟壑。于是,当其他人都在朝着目标继续前进时,他却只能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
教师和学生讨论分享: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十字架,它也许是我们的学习,也许是我们的工作,也许是我们的情感,也许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正是这些责任和义务,构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的理由和价值。所以,请不要埋怨学业的繁重,工作的劳苦,责任的重大,因为真正的快乐,是挑战后的结果,没有经历深刻的痛苦,我们也就体会不到酣畅淋漓的快乐!
最后,学生一起读:
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
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
有些孤独,只能自己品尝;
有些责任,也只能自己去扛起。
但是,穿过黑暗,我们一定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
走出痛苦,我们一定能企及成长的高度;
告别孤独,我们也一定能收获灵魂的深度!
勇敢的承担起自己所必须承担的责任,用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成绩来感恩那份浓浓的亲情
七、教学反思
本节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以提高学生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为基点,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意义蕴涵其中,活动课通过热身活动、主题游戏,让学生领悟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承载着不同的压力,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有机体。通过讨论分享,让学生学会面对压力。不要逃避、学会接纳,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把压力看作是锻炼自己、获得成长的好机会。活动最后通过心灵美文、脑力激荡的方法,在学生自我感悟及他助、互助的活动中,掌握心理解压的途径和策略,完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和团队教育,真正为学生解决了实际心理问题。
整个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参与、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今后的的生活、学习中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疏导,以达到正确对待压力,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每个人的一生都背负着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不但对人无害而且有利,而过重的压力和毫无压力同样都是不利于健康的。中职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如学业的困扰、就业的选择、人际的交往以及父母老师的期望等都会带来不同的压力。另外,由于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心理的条件限制和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压力的认识不足,没有对抗压力的精神准备和疏导方法。因此及时地引导学生认识压力、接纳压力、掌握减轻压力的方法,对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压力、体验情绪。
2、引导学生澄清压力的存在、认识压力来源。
3、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学生管理压力的策略。
三、活动对象
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学生
四、活动准备
豆子、椅子、纸和笔、放松音乐等。室内室外均可。
五、活动时间
45分钟
六、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感受压力
热身游戏: 乌鸦与乌龟
找一位同学读短文,其他同学围圈而站,左手食指伸出,右手伸出手掌,左手食指放在旁边同学右手掌下,当听到读乌鸦的时候,迅速缩回左手,右手抓同学的食指。
故事 乌鸦和乌龟
森林里有一间小小的城堡,里面住着可怕的巫婆和他的仆人乌鸦,突然有一天,天上慢慢飘来一片片乌云,转眼间就乌黑乌黑的,什么也看不见,不一会就下起了大雨,在狂风暴雨中,巫婆听见有人在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只乌龟,还有一只乌贼,他们要求巫婆让他们进屋,巫婆同意了,可是乌鸦不同意,它和乌龟是多年的宿敌,雨越下越大,大家也越吵越凶,乌贼指着乌云对巫婆说:“雨这么大,乌鸦却不让我们进去,我和乌龟都会生病的,再不开门,我一定会让你的城堡变得乌烟瘴气。”最后,巫婆还是没有没有给他们开门,没多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也散了,巫婆和乌鸦这才打开门,看见乌龟已经冻得缩成一团。
(教师问学生活动感受,同一事件感受不同,而不同的情绪体验对事件本身也会有不同的影响。)
(二)团体转换阶段——感知压力
主题游戏:蜗牛的家
参加的成员围坐一圈,发给每个学生一些绿豆、黄豆或者大米,让他们放在鞋子里,然后学生站起,把身体弯成九十度,用手从背后托起椅子,背在背上,每个人与前面的人保持距离,顺时针跟着前面同学蹒跚前行。随着教师的口令不断加快步伐或者放慢步伐。
指导语:想像我们都是一只只小蜗牛,背上背着重重的壳,脚下的路也崎岖不平,用心来感受你的后背和脚底。
讨论分享:
1、刚才背上压着东西是什么感觉?
2、蜗牛背着房子,那么压在我们背上的是什么?现实中有过类似的情绪和情景没有?
进一步思考探讨:
如果我蜗牛放下背上的壳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先让同学们小组讨论分享,然后各组分享,对学生的事件和观点,老师呈现接纳、尊重、关爱的辅导态度)
(三)团体工作阶段——感悟压力
脑力激荡法:应对压力(烦恼、困难)的策略
发给学生纸张和笔,写出应对压力的策略。
比如:接纳压力;认识压力的来源;遇事往好处想;不要对环境和他人期望过高;保持好人缘,与人为善;不赶时髦,不攀比;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合理发泄;游戏与运动;音乐放松、想像放松和深呼吸等。
(四) 团体结束阶段——感谢压力
欣赏心灵美文(图配文字)——幻灯片《十字架》
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朝着目的地前进。途中,有一个人忽然停了下来。他心想:这个十字架实在是太沉重了,就这样背着它,得走到何年何月啊?!于是,他拿出刀,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将十字架砍掉一些。砍掉之后走起来,的确是轻松了很多,他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
走着走着,他决定将十字架再砍掉一大块,这样一来,他一下子感到轻松了许多!于是,他毫不费力地就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当其他人都在负重奋力前行时,他却能边走边轻松地哼着歌!
走着走着,前边忽然出现了一个又深又宽的沟壑!沟上没有桥,周围也没路,后面的人都慢慢地赶上来了,他们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搭在沟上,做成桥,从容不迫地跨越了沟壑。于是,当其他人都在朝着目标继续前进时,他却只能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
教师和学生讨论分享: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十字架,它也许是我们的学习,也许是我们的工作,也许是我们的情感,也许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正是这些责任和义务,构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的理由和价值。所以,请不要埋怨学业的繁重,工作的劳苦,责任的重大,因为真正的快乐,是挑战后的结果,没有经历深刻的痛苦,我们也就体会不到酣畅淋漓的快乐!
最后,学生一起读:
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
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
有些孤独,只能自己品尝;
有些责任,也只能自己去扛起。
但是,穿过黑暗,我们一定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
走出痛苦,我们一定能企及成长的高度;
告别孤独,我们也一定能收获灵魂的深度!
勇敢的承担起自己所必须承担的责任,用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成绩来感恩那份浓浓的亲情
七、教学反思
本节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以提高学生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为基点,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意义蕴涵其中,活动课通过热身活动、主题游戏,让学生领悟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承载着不同的压力,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有机体。通过讨论分享,让学生学会面对压力。不要逃避、学会接纳,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把压力看作是锻炼自己、获得成长的好机会。活动最后通过心灵美文、脑力激荡的方法,在学生自我感悟及他助、互助的活动中,掌握心理解压的途径和策略,完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和团队教育,真正为学生解决了实际心理问题。
整个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参与、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今后的的生活、学习中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疏导,以达到正确对待压力,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