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补白,“勤”体验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zy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补白,能使学生感受到作家心灵的律动、情感的脉搏,同时能获得求知的满足、审美的体悟。如何有效地使用补白策略,更好地为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服务呢?本文阐述了课外阅读教学中补白环节应该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力求做到适文、适时、适标、有序、有度、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课外阅读 补白 有效 关注文本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99-01
  所谓“补白”教学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怀疑、寻找、发现教材所提供的每一篇范文在内容、结构、行文等方面的“疏忽”甚至“错误”之处,并修改或改正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发现“没有”而了解其“有”,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样,课外阅读教材中也有耐人寻味、意蕴深邃的文本留白,在教学中,通过对文本留白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补白,已成为语文教师普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课外阅读教学要真正做到使文本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感受到作家心灵的律动、情感的脉搏,获得求知的满足、审美的体悟,需要一个对教材进行补白的过程。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使用补白这一教学策略,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呢?笔者认为,课外阅读教学中补白环节应该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力求做到适文、适时、适标、有序、有度、有效。
  一、有效补白大智慧——适文
  对文本进行补白,必须是在对文本有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细读文本要走进去,再走出来,先是读厚,再是读薄,有了这个过程,才能够很好的驾驭文本。恰到好处的文本补白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体现,更是对文本的一种深刻领悟。如果没有智慧和领悟的碰撞,就很难设计出恰当的补白。
  二、有效补白大智慧——适时
  文本中生动的细节描写常常是我们挖掘教材、把握文本、走进人物心灵深处的最佳切入点。在教材中,许多内容都留有发挥的余地,作者常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如何使得补白恰到好处,切入点的选择就尤为重要了。补白切入点的选择不是固定的,要根据文本表达的内容情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进行选取,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可以巧设情境,渲染文本;可以巧用画面,以静激活;可以巧抓关键词句,解读文本;可以巧用标点,无中生有等。
  三、有效补白大智慧——适标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补白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补白的作用是对教材本身内涵的挖掘,更是对教材的拓展与延伸。这种挖掘、拓展与延伸要依据多种因素而定,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教学目标。一切教学策略的选用都应该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不能为了补白而去补白,更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去补白,应该重视的是文本补白这一教学策略的实效性和目的性。
  四、有效补白大智慧——有序
  文本补白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过程,不是多多益善、资料堆砌的过程,切不可杂乱无章,全盘托出,而应该根据文本的需要巧妙设计,精心安排。补白内容应该根据文本特点,层层深入,升华情感,才能达到合理有效、节奏明快、循环上升的效果。
  五、有效补白大智慧——有度
  凡事有度,不可无视,但也万万不可过之。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和教学目标的界定来确定文本补白的度,应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对文本进行补白,是对老师教学艺术和功底的考验。抓不准或者用力不当的时候,就会出现游离课文之外的现象。因此,文本补白这一教学策略的运用一定要抓准点、补到位、把握度。
  六、有效补白大智慧——有效
  补白是学生思维与课文思想感情的桥梁,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排除阅读障碍,使学生深入文章的内核。文本补白不但能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把握文本。适当的补白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对课文以外的内容有更好的延伸,在延伸的同时使思想得以升华。
  综上所述,文本补白从工具性的角度上说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从人文性的角度上说是对文章内涵的深化。身为语文教师,就应具备一双善于挖掘文本资源的“慧眼”,应善于抓住文本的“留白”,创造性地让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拓展、丰富文本的内涵与意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解读文本,进而去感悟生活,解读生活。唯有 “巧”补白,“勤”体验,才能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那么就让语文文本的“空白”点在艺术的填补中深刻挖掘、丰富扩充,给语文课外阅读注入一溪营养滋补之水,努力实现巧妙恰当的“语言补白”!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细读文本巧补白》,陳美玲,《语文研究与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早已突破工艺美术范畴,兼容更多新的艺术形式,已形成多元、立体、综合的艺术生态。本文分析了当代设计艺术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如何架构一种新的有弹性的课程模式,探讨一种可变的教学方法,使设计艺术学研究生在掌握必要的技能与理论的同时,学会更大范围地兼容并蓄,更多层面地发散思考,更大力度地突破创造,并赋予人文精神品格,这是任何一所新老艺术院校皆无法回避的课题。设计艺术学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48-02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在线完成教学活动设计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学生在线学习提升自己,师生于在线系统实现多方面的教学交互。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将教学行为由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而学生在网络覆盖范围内均可学习,进而
期刊
【摘要】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和平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愿望。历史学科又是最适合探讨非暴力、世界公民责任、社会公正等和平观念的学科。师范院校的历史学专业一方面可以培养有历史素养的多方面人才,更重要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历史教师,因此他们的观念素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也可以说师范院校历史学学生有着传播和平观念的重任。本文结合历史专业学生世界现代史课程的学习,来说明和平观念的培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59-01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下册起,共安排了4篇文言文: 《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四篇文言文皆篇幅短小,可称“小古文”。从教材编排意图来看,确是为初中文言文学习奠定初步基础,打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启蒙之门。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故事情节简单,言简
期刊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事德育教育等工作事项,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但从高校辅导员职业现况角度来看,由于辅导员工作呈现出感知社会偏见、素质与要求、人际消耗与冲突、工作负荷与压力等工作特征,因此,工作特征的显现致使高校辅导员逐渐表现出职业倦怠的现象。因而,应做好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分析工作,继而更好地调动辅导员工作热情,促使其积极投入到工作环境中。  【关键词】工作特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20所高校师范院校的调查和访谈,对高专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原因:重视不够、经费不够,以引起有关部门对高专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视,促进其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高专 师范院校 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56-01  “教育系统要进
期刊
【摘要】出于主客观的局限,农村小学之语文写话潜质生转化中存在诸多困境。笔者以余姚市湖北小学第一学段的小学生为例,通过观察、问卷调查与文献分析等教育研究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初步探究了农村小学之语文写话潜质生转化的内外困境,并由此引发思考,从而促进潜质生良性转化。  【关键词】农村小學 语文写话 潜质生转化 困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期刊
【摘要】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高校贫困生的就业情况,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特点,积极调整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做好心理调适。  【关键词】贫困生 就业 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32-02  近年来,高校教育在不断扩招的前提下,已由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从实际就业数
期刊
【摘要】教育作为国之大计,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教育领域中,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今教育领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探究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高位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探究该地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有关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学校教育技术装备 广州市番禺区 高位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诗歌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诗歌因其独特的背景、曼妙的韵律以及细腻的语言而有别于其它文学体裁文本的教学。有鉴于此,探究高中诗歌文本的教学方法早已经成为了每位教师不懈地追求。现阶段,有关高中诗歌文本教学方法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日新月异。本文将在借鉴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挖掘背景、把握韵律和揣摩细节三个方面浅显论述一些高中诗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 教学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