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技术在精准肝切除术中应用价值比较

来源 :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技术在精准肝切除术中应用价值比较。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行精准肝切除术,对照组术前行二维CT检查,实验组另行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观察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病灶评估指标[病灶体积、预切除肝脏体积、剩余肝脏体积]、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 L)、谷草转氨酶(AS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病灶体积、预切除肝脏体积、剩余肝脏体积、术前肝功能指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仅实验组测算的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术后实际切除肝脏质量具有相关性(r=0.225,P<0.05);术后仅实验组肝功能指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实验组肝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2.50%明显低(χ2=5.165,P<0.05)。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在精准化肝切除术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在指导手术方案制定及预后效果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制作肝脏70%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予以MSC静脉注射治疗,再灌注12h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标
目的探讨穿刺置管造口引流术对老年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46例老年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回顾性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疾病,以往对其认识有限,误诊误治的比例较高。近年来,国内外对AIP的相关研究逐渐深入,临床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背景VHL综合症是一类罕见的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全身肿瘤综合症。胰腺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囊肿(30%~91%),浆液性囊腺瘤(10%~12%),多发高分化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无明显瘢痕,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首选[1],迅速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易发和严重的并发症。根据美国42
目的探讨不分离离断胆囊动脉主干左侧入路LC术在治疗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1~2015.9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诊行LC术共38例。其中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