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放性材料是什么?它指的是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可以操作、改变、移动、控制的材料,它能很快被幼儿找到,对吸引幼儿注意力有突出作用。开放性材料并没有明确的操作指南,既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也可以单独运用,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可以将开放性材料变成任何他们喜欢或者想要看到的物品,由此可见,开放性材料对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根据当前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情况,结合自身的幼儿园教学经验,分析了开放性材料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运用,希望能促进幼儿教学活动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开放性材料;幼儿教学;自主游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幼儿普遍喜欢自主游戏,这是因为在自主游戏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游戏内容也是他们喜欢的。这对于幼儿教育教学的改革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开放性材料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同样的,开放性材料也是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会对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要通过安排开放性材料的投放来发挥开放性材料的作用。
1、开放性材料对幼儿自主游戏的影响
1.1影响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开放性材料的投放会对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产生影响。在幼儿园中投放开放性材料时,管理者需要考虑开放性材料的结构和类型,确保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选择材料,突破材料本身的限制,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自主游戏的积极性,让儿童都参与到游戏过程中,延长游戏时间。
1.2影响幼儿自主游戏的内容
开放性材料的投放和内容会影响到幼儿自主游戏的内容,幼儿园通过合计设计开放性材料的投放,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就可以自己选择需要的材料,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在使用开放性材料时会创造多种多样的游戏情节和游戏内容,从中体现了幼儿创造性思维,而新的游戏需要进行补充,学生补充游戏的过程也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从而实现良性循环。例如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如果选择了纸盒的开放性材料,那他们可能就会想到快递,再有快递想到快递员和收件人,在他们发挥想象的时候,游戏内容和游戏情节就会越来越丰富。
1.3影响幼儿自主游戏的行为
在幼儿园活动中,幼儿运用开放性材料进行自主游戏,可以解放幼儿的想象力。因为材料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材料变成他们想要的东西,并组织游戏。除此之外,幼儿在自主游戏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合作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幼儿园中布置开放性材料可以发散幼儿的思维,还可以让幼儿在使用开放性材料的时候产生浓厚的游戏氛围。幼儿在选好了材料之后,他们就会根据拿到的材料选择游戏的玩法,产生多种的游戏行为。
2、幼儿园开放性材料投放要求
2.1重视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和层次性
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儿童的个性化差异。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开放性材料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确保儿童发展环境的多样化。在这方面,必须注意开放性材料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从而更好地体现开放性材料的优势。幼儿通常对他们没有碰过的玩有浓厚的兴趣,针对他们的这个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保证开放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有效地吸引儿童参与活动。在材料放置过程中,必须从总体上保证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以确保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喜爱的开放性材料,同时,在选择活动材料时,要提高一定的目的性,達到教学活动的预期要求。
2.2符合孩子的兴趣摆放材料
考虑到幼儿园儿童的实际情况,他们在学习中通常都不够专注,所以教师应确保区域活动开放材料的丰富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导致幼儿容易分心。有些幼儿拿起这个材料玩一会儿,放下它,又拿起另一个材料玩一会儿,这不利于儿童自主游戏活动的发展,与最初的开放性材料投放要求背道而驰。在具体的材料投放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开放性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以确保活动目标的清晰性和投放开放性材料的科学性、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求。可根据儿童活动的实际情况,有效补充相应的活动材料,以满足儿童的实际发展需要。
3、教师对开放性材料的指导与管理
3.1教师重视指导艺术
在指导幼儿运用开放性材料进行自主游戏的环节,教师还应注意如何进行有效的艺术指导,加强对开放性材料的有效管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方法。比如,结合小班儿童的情况,教师应该注意语言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考虑到小班儿童大多理解能力较差,年龄相对较小,教师应不断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刺激和引导儿童参与活动;在中班课堂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如何运用启发式语言,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暗示性和启发式语言的作用,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对大班儿童的引导中,要注重理性引导,充分利用大班儿童在问题分析中的经验,切实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通过上述几种有效措施,能全面激发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3.2鼓励给孩子们更多的练习机会
在幼儿园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开展探索性操作活动,确保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开放性材料投入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硬度、材质和尺寸的材料。同时,也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选择不同材料的组合,充分利用多变化、多功能、结构简单的材料。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有效合理地进行相应的练习,鼓励孩子积极进行个性化的展示和表演,给幼儿更多自主游戏的机会,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生成。
结语
在幼儿园中投放开放性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还可以让幼儿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开放性材料的投放要求指导和管理开放性材料,这样就可以发挥开放性材料的积极作用,促进幼儿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深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宋燕,衡芳.幼儿园角色游戏区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1):204-205.
[2]颜为梅.开放性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与管理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0(5):165-166.
[3]王乐蓉.中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材料投放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9(11):199.
关键词:开放性材料;幼儿教学;自主游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幼儿普遍喜欢自主游戏,这是因为在自主游戏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游戏内容也是他们喜欢的。这对于幼儿教育教学的改革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开放性材料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同样的,开放性材料也是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会对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要通过安排开放性材料的投放来发挥开放性材料的作用。
1、开放性材料对幼儿自主游戏的影响
1.1影响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开放性材料的投放会对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产生影响。在幼儿园中投放开放性材料时,管理者需要考虑开放性材料的结构和类型,确保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选择材料,突破材料本身的限制,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自主游戏的积极性,让儿童都参与到游戏过程中,延长游戏时间。
1.2影响幼儿自主游戏的内容
开放性材料的投放和内容会影响到幼儿自主游戏的内容,幼儿园通过合计设计开放性材料的投放,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就可以自己选择需要的材料,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在使用开放性材料时会创造多种多样的游戏情节和游戏内容,从中体现了幼儿创造性思维,而新的游戏需要进行补充,学生补充游戏的过程也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从而实现良性循环。例如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如果选择了纸盒的开放性材料,那他们可能就会想到快递,再有快递想到快递员和收件人,在他们发挥想象的时候,游戏内容和游戏情节就会越来越丰富。
1.3影响幼儿自主游戏的行为
在幼儿园活动中,幼儿运用开放性材料进行自主游戏,可以解放幼儿的想象力。因为材料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材料变成他们想要的东西,并组织游戏。除此之外,幼儿在自主游戏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合作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幼儿园中布置开放性材料可以发散幼儿的思维,还可以让幼儿在使用开放性材料的时候产生浓厚的游戏氛围。幼儿在选好了材料之后,他们就会根据拿到的材料选择游戏的玩法,产生多种的游戏行为。
2、幼儿园开放性材料投放要求
2.1重视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和层次性
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儿童的个性化差异。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开放性材料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确保儿童发展环境的多样化。在这方面,必须注意开放性材料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从而更好地体现开放性材料的优势。幼儿通常对他们没有碰过的玩有浓厚的兴趣,针对他们的这个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保证开放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有效地吸引儿童参与活动。在材料放置过程中,必须从总体上保证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以确保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喜爱的开放性材料,同时,在选择活动材料时,要提高一定的目的性,達到教学活动的预期要求。
2.2符合孩子的兴趣摆放材料
考虑到幼儿园儿童的实际情况,他们在学习中通常都不够专注,所以教师应确保区域活动开放材料的丰富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导致幼儿容易分心。有些幼儿拿起这个材料玩一会儿,放下它,又拿起另一个材料玩一会儿,这不利于儿童自主游戏活动的发展,与最初的开放性材料投放要求背道而驰。在具体的材料投放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开放性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以确保活动目标的清晰性和投放开放性材料的科学性、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求。可根据儿童活动的实际情况,有效补充相应的活动材料,以满足儿童的实际发展需要。
3、教师对开放性材料的指导与管理
3.1教师重视指导艺术
在指导幼儿运用开放性材料进行自主游戏的环节,教师还应注意如何进行有效的艺术指导,加强对开放性材料的有效管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方法。比如,结合小班儿童的情况,教师应该注意语言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考虑到小班儿童大多理解能力较差,年龄相对较小,教师应不断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刺激和引导儿童参与活动;在中班课堂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如何运用启发式语言,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暗示性和启发式语言的作用,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对大班儿童的引导中,要注重理性引导,充分利用大班儿童在问题分析中的经验,切实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通过上述几种有效措施,能全面激发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3.2鼓励给孩子们更多的练习机会
在幼儿园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开展探索性操作活动,确保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开放性材料投入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硬度、材质和尺寸的材料。同时,也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选择不同材料的组合,充分利用多变化、多功能、结构简单的材料。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有效合理地进行相应的练习,鼓励孩子积极进行个性化的展示和表演,给幼儿更多自主游戏的机会,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生成。
结语
在幼儿园中投放开放性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还可以让幼儿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开放性材料的投放要求指导和管理开放性材料,这样就可以发挥开放性材料的积极作用,促进幼儿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深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宋燕,衡芳.幼儿园角色游戏区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1):204-205.
[2]颜为梅.开放性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与管理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0(5):165-166.
[3]王乐蓉.中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材料投放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9(1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