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昌平
  “新土改” 最需要放权给农民
  本刊记者杨潇
  
  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中国农村未来改革设计了一条新的路径,最终目标是用城乡同权的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为何进行“新土改”?“新土改”将何为?本刊为此专访了三农专家李昌平。
  
  
  1
  
  你怎么看新一轮土改?
  李昌平:从提高农民收入的角度来说作用不会太大。学者扩大农民分享地租增值的办法,是延长承包期,补偿15年提高到30年再到70年,但如果政府强化“农转非”和农地用途改变的管制,或加强对粮价的管制,农民获得地租增值的实际比例可能会出现下降,过去2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地权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地租问题,一个是资本化收益问题,如果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应该让农民分享土地“农转非”的增值收入和土地资本化收益。
  80年代没有征地制度和开发区制度,农民占有全部的土地增值收益和资本化收益,所以那时农民的日子很好过。
  
  2
  
  为何会有后来的变化?
  李昌平:就是逐步剥夺农民的权利嘛。1988年说不准搞乡镇企业了,后来又说“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农民想根据实际情况去变也变不了,也就不能够自主实现优化土地配置,获得更多的农业地租。
  
  3
  
  现在最需要做什么?
  李昌平:放权给农民。农民最知道他的地应该怎么调整、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今天中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光是几个学者在搞,农村制度设计应该与8亿农民有关系。
  
  4
  
  土地流转问题你怎么看?
  李昌平:要弄清土地为谁流转?谁需要流转?农民说的“流转”,是因为土地过于分散,我若要外出打工,想把这些地都转手给别人去种,并没有打算去卖这个土地,这不是所有权的问题,与承包期多长也没有关系。学者说的“流转”,则是经营权的流转,一个经济学概念了,就像城市里的房产一样,可以交易,产权明晰,他们回应的是一个经济学上的需求——把土地作为一个要素在市场流动——问题是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根本没有建立起来。
  
  5
  
  土地私有化的影响何在?
  李昌平:土地的最大特点是区位性,不是所有的地都是宝贝,只是区位好的土地才是宝贝。土地私有化,实行用途管制,真正得益的会是那些有能力拿到区位很好的土地的人,普通农民是得不到好处的。
  
  6
  
  普通农民作为弱势的个体,如何对抗强势的公权和资本?
  李昌平:只有组织起来。现在是用法律和政策阻碍了农民的组织,比如过去承包者要向集体交钱,后来规定说农民承包地不要钱了,可农民组织是要钱来运作的,你又不提供钱来让农民组织为农民服务,又不准农民交钱来自我服务,那不就散了嘛,农村很多问题就没人管了。
  
  7
  
  在组织农民方面,可有其他地区的经验可以借鉴?
  李昌平:现在多数农村一盘散沙,“自我集体化”很难行得通。事实上,日本和台湾的农会都是政府扶持起来的。政府应该扶持农民组织起来,而不能让资本家下乡去剥夺农民。
  
  8
  
  具体如何操作?
  李昌平:两种。一种是以土地合作为核心的新集体经济,就是大寨、华西的模式;一种是以金融合作为核心的综合农协模式,就是台湾的道路。农协里面一定要有金融,所谓金融内置化,就是金融有了收益可以留在农民这里,而不会变成剥夺农民的工具。有了金融合作权利,还可以形成综合性的合作模式。只要农村有了经济基础,有了收益,自然就会有人才。
  
  9
  
  有人担心,权责不对等,“集体”本身即让人担心。
  李昌平:政治上的问题要靠政治来解决。“政府”、“集体”、“法律”,谁更可靠?左右两派在争吵,但是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三者都可能是不可靠的。在政治问题没有突破性进展之前,推动土地制度的“革命性”演进,还是应该慎重。
  
  10
  
   你怎么看现在“三农”的形势?
  李昌平:很多政策都是对的,但在农民的发展权问题上还在延续90年代的政策。这次决定进一步扩大农民地权,毫无疑问对农民是极大利好,但要抓住两个核心:一是要让农民占有更多地租增值,二是要让土地成为农民的发展资本。抓不住这两个核心的任何制度安排,都可能造成假保护农民地权之名,行剥夺农民地权之实。
其他文献
几十年来,许多西班牙人去海外谋生。如今情况颠倒了过来,来自三大洲的外国人在西班牙的边境上排起了长队。  这里被视为移民者的天堂,也是第三世界贫困国家移民登陆欧洲、进入打工的大门。数以万计的移民带着他们的淘金梦涌入西班牙,从事泥瓦匠、家政、农业帮工、服务员等形形色色的工作。  尽管西班牙的失业率高达14%,在欧盟位居第一,但是第三世界的移民看中的正是西班牙的劳动市场——低收入的行业人气兴旺。在西班牙
审计风暴起始于李金华时代,能否深化于刘家义时代?    民意与执行效果的双重考验    刘家义的特色是低调,履新以来,从未接受媒体的采访。但不妨碍国家审计署与新任审计长成为众目关注的焦点。   刘家义时代,中国审计会如何?李金华临别时说:审计风暴还会刮下去。8月27日,刘家义首次述职,在人民大会堂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
在清末的官场上,有天下“三屠”之称。“三屠”指“官屠”岑春煊,“士屠”张之洞,“民屠”袁世凯。岑春煊之所以被称为“官屠”,是因其为政崇尚严猛,不讲情面,经常参劾违法乱纪和庸劣不称职的官员;由于他忠于朝廷,敢说敢干,不畏权贵,也被称为“肝胆总督”。  1898年,岑春煊送其七弟进京会试,上折请安。次日受到光绪皇帝召见,他在奏对时主张发愤自强。光绪正想奋发有为,见他强毅刚直,非常赏识,即下特旨,简授他
于中国,在众多邻国里,越南是一个特异的存在。  它不像俄罗斯。尽管今天我们宣称两国要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但在此前三四百年的两国接触史中,那一直是一团沉重的阴影,一个有着巨大利益诉求、赤裸裸欲望表达、步步逼近的国家幽灵。  不像日本。这个曾被史书略带轻蔑地称为“蕞尔小国”、“倭人”的岛国,自明治维新神奇崛起后,一跃成为对中国的最大施害国,暴行剧烈,严重影响甚而改写了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走向。
向来提起胡兰成,一半因为张爱玲,一半因为他的“汉奸”嫌疑。花边新闻与稗官野史从来盛行,但直面一代才子胡兰成,其经历、才情、识见别开生面,并非“汉奸”二字可以概括。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曾评价胡兰成书法:“于书法今人远不如古人;日本人究竟不如中国人。当今如胡兰成的书法,日本人谁也比不上。”  若论学问、文章,胡兰成一无师承、二无学历,却通达《尚书》、《易经》等典籍、黄老之术、佛学禅宗、诗词歌
中巴歌手  柳 桦    有道脑筋急转弯,说中巴车上安麦克风,是个什么车,答案是旅游车。骗上一车游客,弄个黑导游,拿着麦克风,一口京片子:各位朋友,欢迎来到首都北京,现在请大家掏钱掏钱再掏钱,北京欢迎您……  这道脑筋急转弯是我编的,安了麦克风的中巴就在我们小区。每次都是违章停车,还一车占俩车位,我要不是个知识分子非拿刀扎它轮胎不可。太可气了,我每次大晚上回来没地方停车时就编排它的故事,到现在也编
1956年的墨尔本,瘦高的男孩罗·克拉克举着火炬跑进举办开幕式的体育馆。他感到自己的手臂有点发酸,两条健硕的长腿有些发沉。渐渐地,周围的一切变得有些不真实——他感到自己的意志和体力在一点一点消耗掉。  之后的十多年里发生的一切,证明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失误——每当这位伟大的澳大利亚人踏上奥运会的环形跑道,一个可怕的魔咒就降落在他身上——他的体力和意志开始消减。不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就是因为那样的缘故。 
北京時间2008年9月27日16点43分24秒,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16点45分17秒,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16点59分,结束太空行走,返回轨道舱。  总计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中,42岁的翟志刚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了茫茫太空。他的一小步,标志着中国科技的一大步。  他入选宇航员队伍已经10年,曾两次入选“神五”、“神六”梯队,两次都与飞天失之交臂。这一次,他终于圆梦太空。
他们在网上写小说,然后,成了富翁      1991年4月5日,互联网上诞生了第一份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北美留学生作家少君在其中发表了自己的小说《奋斗与平等》。他也成了中文网络文学的“开山鼻祖”。  1992年6月28日,海外留学生在美国搭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中文新闻讨论组ACT。此后,以留学生构成的中文网民主体在ACT上开始手动输入收录金庸、古龙等人的文学作品,而抒发人在异乡的浓浓愁绪,带有极
在美国政坛,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希拉里、赖斯一起并称“三朵玫瑰”,她们都以作风凌厉、办事干练而著称    12月11日晚,由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拒绝就迅速削减工会成员薪酬让步,再加上民主党在参议院的优势非常微弱,致使总额140亿美元的汽车业救援方案遭国会参议院否决。  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南希佩洛西指责共和党参议员否决救援方案的举动不负责任,她敦促布什政府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向“三巨头”提供短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