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大学之精神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了校风的内涵及显著特征:整体性、特色性和蕴含性;探讨了校风的重要功能:熏陶教育功能、约束规范功能和激励功能;提出了校风建设的具体途径:建立健全责任制,严格管理、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以“三风”建设为切入点,加强校风建设。
  关键词:大学;校风内涵及特征功能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1校风的内涵及特征
  1.1 校风的内涵
  校风的涵义非常广泛,校风是一所学校的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和作风,是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有效的教育因素,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和风格。从文化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从环境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精神环境;从课程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潜在课程。[1] 校风是指一所学校的风气,即全体教师、职工、学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种特有风尚。它包括学校领导和机关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它是一种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2]
  总之,从本质上看,校风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氛围,是学校本质和个性的抽象概括,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集中体现了高等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思想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成果,它是一所学校的品牌和形象、精神和灵魂。
  1.2 校风的显著特征
  1.2.1 整体性
  校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含着领导干部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考风等,校风既是学校的理性精华,又是学校的情感升华,它把这些多层次的风气连接起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而表现出一所学校的整体优化状态和整体精神面貌,它涵盖整个学校,存在于学校各系统、各部门,而不是存在于某一个局部领域。
  1.2.2 特色性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和风格,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显著标志,也是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区别于另一学校文化氛围的根本所在。由于每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学校的性质和结构不同、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这必然会导致不同的院校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办事风格、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校风。
  1.2.3 蕴涵性
  校风本身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从属于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氛围和意识形态,它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不可能像校园环境建设一样看得见、摸得着,让人一目了然,而是要沉浸其中慢慢体会;但同时它也不像校园精神文化那样抽象含蓄,它的载体又是有形的,它通过校园主体的精神风貌、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等具体方面外显出来,从学校的校容、校貌、校纪反映出来,甚至从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表仪容透射出来,让人窥其一斑,便能知其全貌。[3]
  
  2校风的重要功能
  2.1熏陶教育功能
  优良的校风是一种积极的教育环境和无形的教育力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师生,特别是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熏陶,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优良的校风作用下,可以使广大师生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可以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优良品格、健康人格、高尚情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2.2约束规范功能
  校风如同约定俗成的“法规”,对师生员工的言行产生强有力的约束力和同化力。校风形成后,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广大师生员工中会产生群体压力、群体规范、群体内聚力,从而促进师生正确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群体规范,是否符合校风的要求,迫使个体成员自觉或不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学校的声誉,抵制或者谴责不健康的思想和言行,改变不良习惯,促进提高素质。
  2.3激励功能
  良好的校风所熏染的校园环境是师生发展的广阔天地,这种良好的校园环境包括良好的校园秩序、文明的行为习惯、严谨治学、大胆创新的教风、团结进取、勤奋读书的学风、务实、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等,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它能使师生精神振奋,身心愉快,能使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热情更容易迸发出来,形成一种强大的激励促进因素。
  
  3校风建设的途径
  3.1建立健全责任制,严格管理。
  建立校风建设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在校风建设中的职责,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要高度重视校风建设,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校风建设作为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有关校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定以后,各部门要组织本单位的成员进行认真的学习,做到人人熟悉了解并自觉贯彻执行,管理机构要狠抓落实,严格管理,杜绝敷衍、有章不依的行为,形成人人参与校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3.2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与校风建设密切相关。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师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要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和寝室文化建设,创建勤奋好学,团结进取的团队,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和寝室文明;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领导和管理,特别是社团文化和网络文化,保证校园文化始终处于科学的、健康的氛围之中。
  3.3以“三风”建设为切入点,加强校风建设
  校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作风、教风和学风。第一,作风是校风建设的关键。高校要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提高工作效率;学校领导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道德和以身作则、开拓进取、勤奋好学的精神,要经常深入一线、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坦诚大度,进行民主决策。第二,教风是校风建设的主导。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定期的座谈培训和政治学习、总结交流等形式,使教师树立新时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备作风正派,为人师表,情操高尚的道德素质。其次,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全国优秀教师作报告、召开经验交流会、教研活动、学术探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水平,使他们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扎实的专业知识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学风是校风建设的根基。因此,一要抓班集体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要把那些品学兼优、热心班级工作的学生选进班委,形成团结向上的集体核心,同时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在班内形成必学赶帮超的优良班风。二要严肃考纪,严格考试管理。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形成“以学风创考风,以考风促学风”的良性循环模式。三要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新时期大学生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辉 大学校风建设的务实之路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2):91
  [2]李冬梅 关于高校校风建设问题的思考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2:6
  [3]林则田,王苏琪 强化校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中州大学学报 2006,23(3):1—2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以应用技术的操作为重点的高等教育的一种,所以应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目前,基础课程的改革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面临极大地挑战,特别是高
研究了由海藻培养体系中分离获得的10株细菌对扁藻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1对自然带菌扁藻及除菌扁藻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16SrDNA分析表明,菌株N1为根瘤菌属细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网络档案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实现网络档案管理的对策,为档案管理网络化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邹城市贵都花园小区为例,介绍给排水安装是建筑安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评课,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但是,多年来,我们的听评课是不是达到了促进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听评课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真正做好听
大家知道,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头戏,近年来,全国煤炭行业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恶性事故,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作为机电管理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本文结合自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