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在地理学习方面尤为重要。可以通过长期的培养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可以通过关注生活、媒体,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适当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地理学习兴趣。
【关键词】地理;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地理不仅仅是一门高考科目,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终身素质。高中地理的学习,对很多文科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学科,因为地理具有较强的理科特征,是文科生的弱项,在高考中也是"重灾区"。我们常听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地理教学和学习事半功倍。有了兴趣,学生会主动索求知识,会在学习中寻求适当的方法和学习规律,在学习中擅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地理学科是一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例如风云晴雨和天气系统的联系、昼夜长短的生活体验与地球运动之间的关系、所在的城市布局规律、教室窗户朝向和阳光不同季节在教室里的面积大小等。将生活中的体验和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会让学生觉得知识离自己并不遥远。在课堂教学中,将生活实例适当的加入课堂设计,不但能调动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长远看来,也能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并能激发他们在生活中关注地理规律的热情。
二、 引导学生关注媒体,将热点时事和地理学习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时事新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学生普遍对与地震相关的知识产生兴趣,也能主动的向老师求教。2011年日本大海啸发生后,学生明显增加了对海啸的学习主动性。所以,教师平时应该多关注时事热点,在教学中可以穿插热点内容作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或区域特征进行学习。
三、乡土地理的探究。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可以穿插与当地有关的例子,例如当地的地形特征、水文状况、气候特征、城市布局、饮食习惯、建筑风格等,熟悉的地名和地理事物会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调节课堂气氛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加大教师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从教师方面来说,地理本身就是一门庞杂的学科,有很多内容和历史、政治、物理甚至是文学、生物、计算机等相关。这要求教师必须增加课外阅读,拥有较广的知识面。增加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学生本身具有较大的阅读量和知识面,无论是在平时的学习还是考试中,这类学生不仅仅表现在很好的抓住试题的立意和材料切入方面,而且在课堂和学习中往往显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五、 学生获得的认可。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吝赞扬。在课堂提问中,对于学生的发言要积极评价,哪怕学生的发言有误或者不准确,也要给予正面的评价和鼓励。错误的方面可以委婉提出改正,但是应该尽量找出亮点进行表扬。在教师看来,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而已,但是在学生中,更能获得被尊重的感觉和对学习的热情。
学生获得认可不仅仅来自教师,也可以来自同学之间的钦佩。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學生在同学中具有很高的学科威信,遇到难题同学们往往会去咨询他,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学生自身也能获得价值体现的喜悦。
六、 活跃的课堂氛围。
让一堂课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的思维跟上教师走,除了流畅的课堂过程,还需要拥有精炼的语言和幽默的言谈。一堂课,不仅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收获知识。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喜好,比如喜欢哪位明星,喜欢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例如"伤不起""有木有"等网络语言,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高中生需要良师益友,力求互相平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久而久之,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对地理课充满期待,自然就培养了学习兴趣。
七、 化繁为简,树立信心。
有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比如地球运动、洋流、等值线等部分。在教学中,图表、框架、口诀都是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例如,乍一看洋流图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但是教师运用洋流模式图可以梳理出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成因,学生也可以很轻松地了解和掌握。再如用一首打油诗就可以说清楚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规律。"四五月份始登录,五六月份到江淮。七八江淮梅雨时,东北华北水涟涟。九月南移十月无,东部雨带至此完。"不仅押韵好记,而且现象规律一目了然。"畏难"情绪最不利于学生展开学习,因为怕,所以望而止步,就更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信心的树立,何谈兴趣的培养。所以只要化繁为简,让学生觉得地理不难学,逐渐就能建立兴趣。
八、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现代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会讲,还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新的手段将课堂内容来呈现给学生。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师在备课时更能各显神通。地理学科的特点就是读图,而多媒体教学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例如:3S技术的应用学生不好理解,教师不好讲述。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遥感图片、GIS图层等。在讲授原理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动画,更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加深理解。在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旅游地理时,大量照片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该区域的特征,也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寻找一些与课堂有关的纪录片、视频片段等进行拓展。图、文、音、影的结合,让地理课堂变地生动,让学生爱上地理课、期待上地理课,何愁地理成绩不能提高呢?
以上是本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久而久之,大多学生都会培养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我们能够做到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比较好的地理成绩,更重要的是树立一种地理态度和地理思维,用科学的、客观的视角去了解世界和周围的环境。
参考文献:李颖;教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米萌;浅谈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关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2期
廖贺贤;培养地理学习兴趣的四种做法[J];广西教育;2005年10期
【关键词】地理;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地理不仅仅是一门高考科目,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终身素质。高中地理的学习,对很多文科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学科,因为地理具有较强的理科特征,是文科生的弱项,在高考中也是"重灾区"。我们常听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地理教学和学习事半功倍。有了兴趣,学生会主动索求知识,会在学习中寻求适当的方法和学习规律,在学习中擅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地理学科是一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例如风云晴雨和天气系统的联系、昼夜长短的生活体验与地球运动之间的关系、所在的城市布局规律、教室窗户朝向和阳光不同季节在教室里的面积大小等。将生活中的体验和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会让学生觉得知识离自己并不遥远。在课堂教学中,将生活实例适当的加入课堂设计,不但能调动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长远看来,也能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并能激发他们在生活中关注地理规律的热情。
二、 引导学生关注媒体,将热点时事和地理学习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时事新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学生普遍对与地震相关的知识产生兴趣,也能主动的向老师求教。2011年日本大海啸发生后,学生明显增加了对海啸的学习主动性。所以,教师平时应该多关注时事热点,在教学中可以穿插热点内容作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或区域特征进行学习。
三、乡土地理的探究。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可以穿插与当地有关的例子,例如当地的地形特征、水文状况、气候特征、城市布局、饮食习惯、建筑风格等,熟悉的地名和地理事物会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调节课堂气氛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加大教师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从教师方面来说,地理本身就是一门庞杂的学科,有很多内容和历史、政治、物理甚至是文学、生物、计算机等相关。这要求教师必须增加课外阅读,拥有较广的知识面。增加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学生本身具有较大的阅读量和知识面,无论是在平时的学习还是考试中,这类学生不仅仅表现在很好的抓住试题的立意和材料切入方面,而且在课堂和学习中往往显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五、 学生获得的认可。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吝赞扬。在课堂提问中,对于学生的发言要积极评价,哪怕学生的发言有误或者不准确,也要给予正面的评价和鼓励。错误的方面可以委婉提出改正,但是应该尽量找出亮点进行表扬。在教师看来,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而已,但是在学生中,更能获得被尊重的感觉和对学习的热情。
学生获得认可不仅仅来自教师,也可以来自同学之间的钦佩。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學生在同学中具有很高的学科威信,遇到难题同学们往往会去咨询他,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学生自身也能获得价值体现的喜悦。
六、 活跃的课堂氛围。
让一堂课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的思维跟上教师走,除了流畅的课堂过程,还需要拥有精炼的语言和幽默的言谈。一堂课,不仅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收获知识。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喜好,比如喜欢哪位明星,喜欢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例如"伤不起""有木有"等网络语言,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高中生需要良师益友,力求互相平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久而久之,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对地理课充满期待,自然就培养了学习兴趣。
七、 化繁为简,树立信心。
有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比如地球运动、洋流、等值线等部分。在教学中,图表、框架、口诀都是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例如,乍一看洋流图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但是教师运用洋流模式图可以梳理出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成因,学生也可以很轻松地了解和掌握。再如用一首打油诗就可以说清楚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规律。"四五月份始登录,五六月份到江淮。七八江淮梅雨时,东北华北水涟涟。九月南移十月无,东部雨带至此完。"不仅押韵好记,而且现象规律一目了然。"畏难"情绪最不利于学生展开学习,因为怕,所以望而止步,就更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信心的树立,何谈兴趣的培养。所以只要化繁为简,让学生觉得地理不难学,逐渐就能建立兴趣。
八、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现代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会讲,还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新的手段将课堂内容来呈现给学生。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师在备课时更能各显神通。地理学科的特点就是读图,而多媒体教学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例如:3S技术的应用学生不好理解,教师不好讲述。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遥感图片、GIS图层等。在讲授原理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动画,更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加深理解。在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旅游地理时,大量照片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该区域的特征,也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寻找一些与课堂有关的纪录片、视频片段等进行拓展。图、文、音、影的结合,让地理课堂变地生动,让学生爱上地理课、期待上地理课,何愁地理成绩不能提高呢?
以上是本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久而久之,大多学生都会培养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我们能够做到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比较好的地理成绩,更重要的是树立一种地理态度和地理思维,用科学的、客观的视角去了解世界和周围的环境。
参考文献:李颖;教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米萌;浅谈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关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2期
廖贺贤;培养地理学习兴趣的四种做法[J];广西教育;200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