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份写给世界的情书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曼联主教练弗格森爵士买下坎通纳,想要试一试他的雄心,就问他:你自认是否配得上曼联这支伟大的球队?坎通纳傲然回答:你错了,问题在于这支伟大的球队是否配得上我。后来坎通纳的表现证明了自己虽飞扬跋扈但终归旷世人杰。此君每次踢球都将领子竖起来,进球之后傲立球场、顾盼自雄,牛逼之势,整个世界都盛不下。
  在如今社会,像这样带着草莽气息的牛逼劲儿已经少见,更多时候我们的姿态都在流氓与道学之间逡巡。一种极其功利的实用精神弥漫在社会中,在这种群体性社会情绪之下,你会发现心怀理想与雄心,对一个三十而立的人来说是多么奢侈而又落拓的事情。
  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份身体丈量千山万水、灵魂对话三教九流的职业,但在众多丈量和对话中,除去少有的思想碰撞,你会发现大多时候所面对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平庸。有时候,很想像坎通纳一样对这个世界冷笑:“你如此平庸,是否配得上我?”
  世界洋溢着一股平庸无奇的恶,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平庸。这种平庸可以被包装成无数形式感十足的东西,它们流行开来,让你感觉到世界满满的恶意。你可以看到,一些脑满肠肥者在酒足饭饱后开始讨论国学,你同时也看到,一些带着狼性基因的励志书籍大行于世。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他们需要奶粉和獠牙才能捍卫那种恐慌而又贪婪的饥饿感。
  从未像今天这样,新闻理想衰弱到如此不堪境地,新闻刊物不断倒闭,纸媒将死的论断不断传出,有想象力者转身成为最优秀的策划家,辞藻华丽者俯身案牍,成为地产广告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还没学会如何与世界对抗,就忙着与世界和解。
  1908年的一个早晨,19岁的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沃尔特·李普曼听到有人敲门。他开门发现,一位银须白发的老者正微笑着站在门外。老人自我介绍:“我是哲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我想还是顺路来看看你,告诉你我是多么欣赏你昨天写的那篇文章。”
  在一个华盛顿之夜,《新共和》年仅26岁的年轻编辑李普曼被介绍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面前,总统微笑着对他说:“我早就知道你,听说你是30岁以下最著名的美国男士。”
  我在10年前一座二流大学的图书馆读到这个故事,并将此作为自己的终极梦想。如今,我已韶华不再,但世界依旧如此平庸,它还配不上我的梦想:梦想这么私人的东西,何与庸人话短长?
  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我有一份写给世界的情书,它在等待着纯真年代的到来。
其他文献
甲:听说你英语特棒,帮我翻译两句话呀?! 乙:你说。甲:你听着:Our brother who andwho. 乙:这是英语吗?
期刊
我院为了繁荣美术、促进教学,在1979年1月至今的一年多中,在陈列馆举办各种美术展览约30余次。这为我院师生和校外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欣赏的机会。 1979年头一个画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