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西藏执政的困难与机遇探微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藏自从民主改革胜利后就一直面临如何发展的问题,由于其自身的自然因素,宗教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分裂分子干涉等因素,使得党中央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困难,同时也有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西藏发展;困难;机遇
  一、自然环境问题
  西藏地处高原又是中国的边陲地区,面积较大,约有120多万平方公里,在中国总体板块中约占八分之一的比重。海拔高是西藏地区的特点,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生态环境和其他地区差别很大。气候主要以日照较长,辐射较强,温度低,温差大,降水量少,空气稀薄,含氧量少。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使得交通一直不便,西藏长期处在与世隔绝,难于与外界交流的状态下。党中央一直想发展西藏,介于这样的自然条件,中央只能先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路,花费更大的代价去建设基础设施。只有先修好交通,发展通讯,才能使经济强大起来,同时也能让好的政策传达的更加迅速,执行更加有效。
  虽然自然环境是发展的阻碍,但是这样一片没有开发的资源经过很好的规划和利用是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西藏地区的药材品种十分丰富,藏民们有自己独特的医疗方式,这对于发展和传播是十分有利的。
  二、宗教文化问题
  西藏地区以藏族人口为主且比重较大,藏族占总人口的93%以上。藏族人民大部分都是信教的群众,以佛教为主。早在吐蕃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本土化变成具有明显藏族特色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西藏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政治结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政教合一”的制度成为长久以来一成不变的制度。它似乎像血液一样,在人的身体里流淌。宗教变成人们精神上的支柱,也成为人们麻痹自己的方式,是封建农奴制度中统治人民强有力的麻醉剂。宗教成为一种浓厚的氛围,也成为西藏地区独特的政治特色。人民不容易受到先进思想并且做出改变,固步自封,固执己见成为党中央建设西藏的思想难题。
  但是宗教中也有很多方面是对新型政治环境中十分有利的因素。例如,宗教中提倡多做善事,做好事,不能从恶,以地狱鬼神的力量对人的思想进行固定。这其实正是当下所提倡的价值观,人生观。发扬宗教中好的方面对社会和谐,人民长治久安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经济发展问题
  西藏的环境因素和历史因素造成它与全国其它地区的经济差距较大。这里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足,环境恶劣,科技和人才较少,资源分配不均匀,物质文化相对落后。虽然近些年西藏地区的经济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且高于全国增长水平,但是这主要是中央和其它地方对西藏的支持和援助。
  然而,经过党和国家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成绩。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西藏社会还有一些封建残余思想,没有将全部重心放到经济发展中来,但是随着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对西藏地区的投资和帮助不断加大,也使得西藏人民看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发展不断变好。“随着2011年,西藏自治区的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突破了 20000元大关。翻幵西藏历史我们可以看到,1959年,全区生产总值仅有1.2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14元,落后的体制与机制,束缚着西藏经济向前发展。从图3.1和图3.2可以清晰的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全区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近二十年间,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幵始加速年增长率约为1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随着“十一五”西藏自治区“三农”工作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这让我们对下一个五年计划有了希望,这是我们对过去工作中取得成果的肯定。1959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有14417万元,等于该年农业和畜牧业的总产值,当年粮食产量为18万吨。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西藏的经济也有了更大的发展,1985年全区林业总产值首破千万元大关,1993年全区渔业总产值也突破百万元大关。2011年西藏自治区农林渔业总产值达到108.78亿元,其中除传统农牧业以外,林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粮食产量也连续十三年稳定在90万吨以上。这些成绩正是党在困难中看到机遇,勇往直前努力奋斗的结果。
  四、分裂分子破坏问题
  西藏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个部分,然而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程,在藏民和汉民的政治经济融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分裂分子,以达赖为首的民族分裂分子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自从1959年发动武装叛乱以后,在国外长期谋划民族分裂活动。他利用国际反华势力的帮助煽动藏族人民反抗政府,实现独立。在这些分裂分子的煽动下,西藏的局势一直有些不稳定。党和国家只有先维护好西藏的稳定再谈发展,这为党在西藏经济建设提供了障碍。
  总之,党在西藏的工作是党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工作,虽然有很多困难的地方,但是依然有很多机遇,努力发展之后相信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健君.民族理论研究[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西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许向楠,现就读于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民族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西藏革命建设问题研究。
其他文献
在歌唱发生时气息就是发声的源动力,是发声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呼吸方法来掌握和使用气息,就不会发声出完满的、优美悦耳的音色,演唱动听的歌声.在学习美声演唱中,喉头位置也是
笔者从1983年师范毕业后走上了三尺讲台。从踏入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立下了“当园丁培育百花,做黄牛无私奉献”的誓言,并为自己定下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准则,
期刊
我在教小学第七册(人教版)积累运用六中的读读背背训练题时,按教材和教参要求,学生只要熟读和背诵12个描写自然景观的词组即可。预计完成这道题不会超过10分钟。我希望学生自
期刊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也指出中国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因此有观点提出国防建设应让步于经济发展。接下来,本人将详细地谈谈对这种“国防建设应让步于经济发展”观点的看法,以及就如何协调发展好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深入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基本稳定,
<正>毕业班级是学校的窗口,在很大程度上,群众是通过这扇窗口来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因此,毕业班学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直接关系到学校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学校对毕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伟大作曲家,是十八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开创者之一,同时也是德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莫扎特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除了众
近期在国内热映的好莱坞大片,是影视策划研究的典型范本,它的商业成功与其高明的文化策划密切相关.中国电影近年来的“大片策略”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即重市场策划,轻文化策划.
摘要:马赛克艺术,是一种镶嵌工艺。通常作为建筑材料用于墙面装饰。是一种利用室内光线,采用独特的拼贴工艺创作出独特而丰富场景的奇妙工艺。  关键词:马赛克艺术;装饰  珠宝所特有的珍贵属性要求珠宝首饰设计师在最少的资源配置里设计出最大的艺术价值。在设计创作中,经常需要在立体的首饰外观面上,用小颗粒的宝石做镶嵌装饰,营造奢华之感。  一、马赛克工艺的历史与发展  马赛克工艺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
一、幼儿园中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一)繁杂琐碎,缺理想幼儿园里的工作形式因为服务对象的特殊而变得特别,整个幼儿园期间的工作都必须遵循“保教并重”的原则,幼儿年龄越小,
期刊
创新具有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发明能力。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分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发展直觉思维,运用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