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自我培养与提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日常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工作,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则是青年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非常关键的命题,标志着青年教师正在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新课标背景下,日常教学工作也在不断创新、优化改革,因此作为青年教师便更需要提高对于课堂教学能力自我培养问题的关注度。青年教师要抓住这次改革的机会,在夯实基本功的基础上不断推进课堂教学能力的自我培养与提高。以下笔者以日常教学经验为切入点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自我培养;提高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强调的是,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推广素质教育只会沦为一句空话,而经济腾飞以及国家民族的振兴也会因此而遇到诸多阻力。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已经逐渐走上了讲台,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课堂教学能力却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节奏,于是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基础上的自我培养以及自我提高就成了我们所必须要重视的一部分工作。
  一、 转变教育理念
  新课标背景下,青年教师要想实现课堂教学能力的自我提高就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这需要青年教师积极对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进行学习,要将新形成的教育思想落实到细节之中,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起点逐步实现课堂教学能力的自我提升。当然,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青年教师在不断学习、理解、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如此才能够在转变、强化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初参加工作,所以青年教师很容易在一些细节、琐碎问题上表现出不适应,而这类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对其工作热情产生影响。即便如此,青年教师还是应当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下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为国内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一分力量。具体来说,青年教师需要转变的教育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改变过于以构建“金字塔”为主的教学目标观,着眼于各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教育宗旨;第二,转变以升学率和分数为主的人才观,着眼于学生的个性以及全面发展展开教学,从多角度、多渠道着手鼓励学生成才;第三,杜绝挑剔看待学生的做法,要对全体学生负责,而不应只对少数学生负责。日常教学中,青年教师需要尊重并承认学生的闪光点,以营造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起点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二、 重视课前准备环节的工作
  虽说每堂课只有40分钟,但青年教师也需要尽可能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此环节中教师需要完成课堂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设计以及教学模式选取等工作,上述工作需尽可能面面俱到、把控好其中的细节,从而强化在课上的表现。课前准备工作也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自我培养及提升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说,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这类细节:第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日常教学工作需要围绕着教学大纲、考纲以及课程标准来展开,切忌一味地依靠教材。新课标下,很多学科的教学工作可能只有“跳开”教材才会有起色,因此需要摆正对于教材的认识,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依靠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在现有基础上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要做的是用教材展开教学,而不是依靠教学活动只让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教学能力,进而实现全方位的自我发展。第二,在摸清学情的前提下创新选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并不是凭空而定的,依据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才能够让其在教学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青年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在新课标背景下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从而为课堂教学能力的自我培养及提高打好基础。时下流行的“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均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展开推广应用,要从学习这类方法入手,最终实现“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的目标。在学习新方法、新理念的同时,教师也需要积极展开自我反思,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此外,还需要尊重学生在课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其首创精神,逐步改变学生以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状态。这方面的实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同样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如此青年教师便实现了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承担起了社会赋予教师的这份责任。
  三、 夯实教学基本功
  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同样是青年教师实现课堂能力自我提高的良好开始。这方面的内容看似琐碎,但却能够为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在新课标背景下,各类新颖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更需要从打好基础出发推进相关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实践运用。具体来说,教学基本功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漂亮的板书、板图以及板画。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因此很多青年教师便在板书、版画等方面显得过于“放纵”了,未来需提高对这类基本功的关注度并进一步加强训练,最终为学生呈现优质、高效的课堂。第二,风趣幽默的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信息、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的主要媒介,而教师所掌握的语言艺术将直接对教学工作的成败产生影响。日常教学中,对于教学语言教师需要做到准确、清楚、简练,并突出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如此才能够达到感染学生的效果,而想要达到这方面的效果,也同样需要开展相应的训练。
  四、 总结
  新课标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与自我培养是非常關键的一部分工作。上文中笔者依托日常教学经验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李建儿.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基础教育课程,2018(20):64-69.
  作者简介:
  张晓丽,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海市第十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当前经济飞速发展,地域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而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开始成为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这些学生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以及生活习惯等都不同,心理发展状态也不一致,为了实现对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的正面引导,使学生尽快地转变心理状态,就需要对此类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针对外来工子女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目的] 用ZT胶进行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诱导非栓塞侧肝叶代偿性增生,研究ZT胶在兔SPVE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选健康新西兰白兔32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四组
摘 要:朗读是小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能使学生深刻感悟课文,提高学习能力和品德素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朗读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能力;培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言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
摘 要:为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处理,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在处理教材时必须要做好“加减法”,所谓加法就是强化和延伸的内容,而减法就是弱化甚至删减的部分内容。  关键词:教材再构建;教材内容的删减和补充;加减法  每
摘 要:课程教学的导入环节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开端,其导入方法和效果对于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具有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课程导入环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高效进行英语教学的关键。本文围绕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知识巩固、新知呈现、拓展延伸等思路开展,对于常用的谈话式、思维发散式、故事式三种课程导入方式进行探索,进一步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导入;小学英
目的检测细胞黏附因子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外耳道胆脂瘤上皮和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胆脂瘤骨质破坏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材料和方法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TNF-α和IL-6 的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对其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42例服用阿托伐他汀的CHF患者,42 例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