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zha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9例实验组和9例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12.75±2.38天)、并发症发生率(11.11%)、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100%)]较对照组[住院时间(16.93±2.18天)、并发症发生率(55.56%)、不良反应发生率(44.44%)]明显提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肠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1
  前言
  结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恶性病变,临床通常会选择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但是术后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后期康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由于患者围手术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以及手术造成的创伤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患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予以高度关注,进行人性化关怀和优质护理[2]。为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及安全性,笔者进行了此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34-73岁,平均(54.29±9.31)岁,对照组9例,男4例,女5例,年龄33-71岁,平均(54.18±9.67)岁。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结肠癌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术前护理: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和诱发因素,监测其呼吸、心率、血压、意识及尿量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出血性休克要及时观测其尿量变化,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全身循环和肾血流情况,若患者语言、肢体动作出现异常表现及时报告经管医生,并在第一时间做出针对性处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术前将结肠癌的相关知识、发病机制、治疗效果、预后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对患者心理进行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沟通,多鼓励、引导、帮助患者,促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手术,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治疗信心,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回来做演讲,与现在的结肠癌患者交流,分享治疗心得;②术中护理: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向主刀医生报告,做好身体保暖工作,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与手术医生进行密切配合,及时完成手术器械的传递,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③术后护理:将患者送回病房后,观察并记录其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对引流液颜色、量、性质等予以观察,确保导尿管通畅,在拔除导尿管前,教会患者排尿技巧,及时检查伤口是否出血、渗血等,做好感染预防措施,麻醉未清醒前及时清理口腔内异物,使患者头部稍微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了解疼痛的部位、发生及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采用止痛泵、冰敷、音乐疗法等方式止痛,针对效果不理想者,给予杜冷丁肌肉注射。术后给予静脉营养支持,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食,肠蠕动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整洁,及时换药,防止出现切口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咳痰,定时协助其翻身、叩背,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等。
  1.3觀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安全性,护理效果以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表示,安全性以不良反应发生率表示,不良反应包括人为操作失误、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精神压力等。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资料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住院时间为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状态,其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治疗是结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因为大多数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手术治疗效果等存在一定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患者治疗的积极性较差,治疗的难度相应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影响整体疗效和预后[3]。而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相比于传统护理,其不再是机械化的执行医嘱,而是通过给予患者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指导,从各个方面给予患者耐心、周到的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合理需求,持续优化和改进护理方法,以更好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4]。
  本次研究得出,经过优质护理的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安全性明显提高,且实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可见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志欢.结肠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7):178-179.
  [2]王丽君,顾晓燕.优质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1):125.
  [3]高悦.围手术期针对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231-232.
  [4]王静,赵凤华,丁晓晖, 等.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6):125.
  作者单位:南充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四川南充  637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运用在进展期胃癌根治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下床活动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将循证护理运用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中,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梗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4例性心梗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整体护理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每组均为47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心律失常、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心律失常、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发生率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卵巢早衰不孕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探究卵巢早衰不孕患者的护理及应用意义。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情况较差,并且组间比较的差异步伐(P>0.05),在护理完成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安全管理工作要点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于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于4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安全管理,对两组患者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以及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安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60例患者采用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的常规护理效果,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
期刊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CCU重症监护室患者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的治疗更为顺利,做好全面保障。方法:实验选取了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CCU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6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以公平性为开展前提进行分组调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考核护理质量。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技能上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及满意度分析。 方法:将14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有7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以及价值分析。 结果: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比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 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在急性阑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采用人文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手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人文护理,观察效果。结果:并发症发生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采用人文护理具有较好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膝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心理情绪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心理情绪、生存质量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均
期刊
【摘要】目的:急性脊髓炎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水平的疾病,本文主要分析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患者均于2019年3月-2020年年3月之间接受治疗和护理,将患者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分成两组,数据的差异满足统计学比较的基本要求。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配合治疗,用药观察以及心理护理等多个维度。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主要围绕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