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让科学实验教学更有效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电教媒体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具体从利用电教媒体加强方法指导、扩大演示实验效果、培养动手能力、优化复习教学及使用多媒体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的利用电教媒体为科学实验教学服务,使科学实验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电教媒体  实验教学  有效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中的许多概念、定律、原理及物质结构的知识,物质间的反应规律,物体的运动规律,都需要通过实验使学生形成“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能见度与清晰度低,不易达到教学目的。经过实践和探索发现,在教学中合理地选择利用电教媒体能够排除以上所述的缺陷,既可以增强观察与实验效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较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电教媒体,加强方法指导。
  1、实验方法指导。
  省编义务教育教材初中《科学》,很重视实验教学,而且对实验操作规范性要求很高。教师讲解和示范实验方法时,示范应让全班学生看清楚,讲解应精炼概括,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不能占用学生过多时间。指导时合理利用电教媒体,能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如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本实验的每一步都可在投影仪上演示,效果相当明显,而且器材也不必另作特殊配备。以下二步是较复杂且学生不易操作正确的。①在盖盖玻片时,必须是一侧先接触水滴,等渗开后再轻轻放下。这一步学生在没有看投影示范操作前,做起来总习惯于把盖玻片平放下。放下后,学生往往用镊子去压盖玻片,可盖玻片很薄,一压就破。通过投影示范操作后,学生的这些毛病就可避免了。②在染色时,学生常错误地把染液滴在盖玻片上。其实必须滴在一侧,并用吸水纸在相对的一侧吸。利用投影教学后,学生就容易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观察方法指导。
  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提出明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但是有的观察方法教师难以表述清楚,学生也难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地观察。此时,若利用电教媒体,可变抽象为具体,变模糊为清晰,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教温度计、量筒的读数时,有“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 的要领,如使用两张复合投影片,结合教师示范,能够清楚说明怎样看才是平视,然后上下移动动片,指出错误的读数方法。这样的教学,学生学会“平视”的程度要比只有示范好, 有利于学生掌握温度计、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对学生以后学习弹簧称的读数、密度计的使用也起了铺垫作用。
  二、利用电教媒体,扩大演示实验效果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十分重要,演示效果对教学影响较大。但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些演示实验学生难以看清,或者只看到一个侧面,因而降低了演示的作用,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认识。若运用投影跟演示实验结合起来,可让学生看到不同的侧面,可把细小及关键的部分放大,可使学生对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看得清晰明白。
  1、有气体、沉淀生成的实验投影。投影这类实验,学生能从屏幕上清楚的观察到气泡、沉淀从溶液中生成或从反应物表面生成并逸出的实验现象,有较好的动感,能增强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由于是放在烧杯中进行,反应速度快,学生特别是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楚实验的现象,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在培养皿中放适量水,把培养皿放在投影仪上,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进去,通过放大,同学们能看到钠在水中迅速游动现象十分清楚,收到较好的效果。
  2、可视范围小或直观效果差的实验投影。有的实验可视范围小或直观效果差的实验,学生难以观察到明显的现象,此时可借助投影仪化小为大,增强其可视性。如在演示电磁感应现象时,由于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很小,电流表指针偏转亦很小,学生很难看清楚,我就把一只学生电流表的底盖和刻度盘去掉,在透明塑料面上画上刻度,接好接线柱,放在投影仪上,只要导体有切割磁感应线时,在银幕上指针就有较大的偏转,后排的学生亦看得很清楚。
  3、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突破难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科学教学中具有模拟实验、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辅助教学的效果。例如滑动变阻器一节中,滑动变阻器的线圈、接线柱、滑片之间的关系是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原理、接法、作用是教学重点。教师先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把电池组、小灯炮、电键、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导线连成实物电路。当电键闭合,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用黄色表示),电流表示数变化,模拟了实验现象,再现了电流通过的路径。在实际的实验中,电流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只有靠学生自己去想象,这种抽象的知识信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而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将抽象的知识变成看的见的,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当演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右移动时,通过电流部分的导线长度也随之改变,效果就更明显。师生通过对模拟实验的分析、总结、归纳,很容易突破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引起电流改变这一教学重点、难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电教媒体,优化实验复习教学
  初中《科学》中实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复习的时候就要求我们不能忽视,课本要求的演示实验有182项,中考要求的学生实验有28个,再加上选做实验和补充实验,内容体系庞大,总复习时不可能也不必要再逐一重做。为了实现实验复习的全面性,我校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视频录像组织复习,唤起学生对具体实验内容的回忆与再认识。为此,我把初中科学实验视频加以整理,自己先用一定时间观看,对那些重要现象、步骤等,自己做好记录,并结合实验册及近几年中考题设置相关问题供学生讨论,并刻印出来分发给学生,然后将学生分班集中起来观看,用3-4节课的时间就能看完。在播放视频录像的过程中教师可对其中某些镜头、画面进行定格讲解,并把问题提出来讨论,这样就防止了“看热闹 ”、“走过场”的消极被动的复习局面,优化了课堂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科学实验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由上可知,将现代化的电教手段科学的、有选择有目的运用到科学实验教学中,可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有利于上好科学实验课,提高课堂效益。
其他文献
<正>雄安新区,已然开启了"动车时间",交通网络的铺就亦指日可待。恰恰,雄安新区就像一辆整装待发的高铁列车,只待号令,就将奔驰在广阔天地间。7月6日上午8时8分,一辆从北京出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就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学习目的教育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
在我国美术馆建设热潮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建造起来的小型美术馆,正逐渐被高成本、大制作的"超大体量"美术馆所淹没,鲜有为人称道的建树。小型美术馆受制于场地、资金、人力
【摘要】现代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散文,这些文章的教学方式需要突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激发,本文重点从引导式教学、多朗读、情景教学、生活化眼光等方面探索散文教学的有效措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 散文 教学  1引言  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较强的文艺气息将使得人们的交流更加具有融洽性、和谐性的特征,初中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课程环节,例如,现代初
【摘要】高中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训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两者在高中体育教学有相同之处,并在实际进行过程中都原则基本一致,但同时两者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体育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强身健体的学习思想,而体育运动训练是为了培养训练更有专业水平的运动员。本文就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从其中寻找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体育运动 运动训练 基本原则
本文"论体育与健康"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上清楚的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实施中,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是目标,体育是手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