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之恋:写在香烟盒上的“I LOVE YOU”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时候,我们都听到有人在抱怨,幸福为什么离自己那么遥远?一个异国女子,为关爱情远嫁中国的大西北,从她执著而简单的生活中,也许会给你一个有关幸福的提示。
  
  2005年5月,由前南斯拉夫女画家祖孙三代人共同举办的画展在兰州开展,引得很多市民纷纷前来观看。这一家祖孙三人分别是奶奶威拉·多利斯卡、妈妈亚斯密·马和小孙女马彬伊。奶奶威拉·多利斯卡和妈妈亚斯密·马都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并且都毕业于美术学校;小孙女马彬伊则于出生于突尼斯。人们关注画展余,也关注因为爱情来到中国大西北的亚斯密。2005年11月,记者在兰州一幢普通的住宅楼里,采访了亚斯密和她的兰州爱人马聚的故事。
  
  咖啡香烟中开始的讲诉
  
  亚斯妮和她的妈妈非常好客,说到她家的朋友都得喝她亲手煮的咖啡才行,不容人推辞。亚斯密点了香烟,开始她甜蜜的诉说。
  亚斯密出生在1975年,爸爸是伊拉克人,妈妈威拉是塞尔维亚人,结婚后两人定居在南斯拉夫,有了两个女儿,亚斯密是最小的一个。亚斯密十岁时,全家迁往马其顿,现在她们拿的是马国护照。在妈妈的熏陶下,亚斯密自幼习画,天赋很高,高中毕业后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突尼斯继续深造。妈妈威拉从小喜欢中国文化,在威拉10岁那年,她得到了塞尔维亚出版的第一本介绍中国的书,便爱不释手,并从此带在身边,现在又陪伴她来到兰州。说到这里,威拉兴奋地拿出那本书给记者看,已经泛黄的塞文版,里面配了很多照片,有天安门博物院等建国十大建筑,还有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在天安门广场放鸽子,一看就是时代久远的东西。我翻看出版时间,竟是1956年。看到有人这样追崇自己国家的文化,心中非常温暖。
  在威拉的影响下,亚斯密对中国文化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她的中国之恋也为她带来了美丽幸福的爱情……
  
  突尼斯蓝色之恋
  
  1994年,在家人的帮助下,马聚离开家乡到北非的突尼斯与哥哥汇合,到穆斯林大学学习。哥哥住在突尼斯北部西迪布撒以德的小镇,大家都喜欢叫它″蓝色小镇″。小镇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山包上,白、蓝两色是小镇的代表色。放眼望去,镇上白色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所有的院门、窗户和楼梯扶手全都漆成天蓝色,与地中海蔚蓝色的海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一个周末,哥哥带马聚到邻居家做客,就是在这次聚会上,马聚遇到了大眼睛的金发女孩亚斯密,还有守在她身边慈祥的妈妈。亚斯密像洋娃娃一样楚楚动人,很吸引马聚的目光,而马聚俊朗的外表,丰富的学识也为亚斯密所欣赏。尤其是威拉,虽说从小喜欢中国文化,却没有机会结识中国人,马聚是第一个。很自然,她对马聚有一种亲切感。马聚和大家用阿拉伯语交流着,他不时地看亚斯密,希望她也能加入进来。可遗憾的是,亚斯密不懂阿语,她会说南斯拉夫语和英语,而马聚又不会。亚斯密便在旁边静静坐着,微笑倾听,妈妈给她翻译。
  威拉还带来了自己和亚斯密的画,有些内容竟是也是有关中国的,包括临摹的唐代仕女图。与外国女孩交往,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上的冲突。看到她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让马聚觉得亚斯密更是自己心中理想的女孩。马聚当时就约亚斯密和妈妈到自己家来玩,她们愉快地接受了邀请。马聚喜不自胜,哥哥早就看出他的心思,也为之感到高兴。还说,外国女孩热烈坦诚,你要是喜欢人家就要动作迅速。
  马聚想来想去,看到从中国带来的黑兰州烟,办法有了。马聚知道亚斯密有抽烟的习惯,就在烟盒上用英文写了″I LOVE YOU″,放到茶几上,然后忐忑不安地等着她们母女的到来。亚斯密和妈妈如约而至,马聚给她们泡了中国茶。马聚一边说话一边神不守舍,担心亚斯密看不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又担心看到会拒绝,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行为太冒险,他紧张得一趟趟在客厅和厨房之间走动,让亚斯密和威拉看得好奇怪。终于,亚斯密发现中国香烟了,好奇地拿起来看。马聚的心都提到嗓眼里了,赶紧钻到厨房,然后悄悄探出头观察亚斯密的反应。亚斯密真的看到了,她吓了一大跳,因为来时她刚听妈妈说,中国男人对待感情上的事很含蓄,所以对马聚坦诚直接的举动非常出乎意料,很惊慌地赶紧把烟放了回去。亚斯密下意识地一抬头,正好和偷窥的马聚对视上,两个人都非常不好意思,但也在瞬间,都明了了对方的心思。马聚知道他得采取行动了。
  从此马聚频频约会亚斯密,由于语言不通,最初的一段时间,他们每次都带上威拉,让哥哥和朋友们好笑不已,约会还要带着丈母娘。马聚加紧学习英文,而亚斯密则恶补阿文,有时他们就带上字典约会,爱情的动力无穷,很快,他们就过了语言关。
  马聚带着亚斯密到海边看日落,看沙漠的驼队叮咚地走过,给她讲自己的家乡,还亲自下厨给她做家乡饭,揪面片子、拉拉面……让亚斯密感觉到马聚真的是与众不同。
  交往时间不长,马聚因为家中有事,很突然地回国。等他再回到突尼斯,才得知亚斯密已经回马其顿了。当初因为走的匆忙,没有留下各自的国内地址,而现在人海茫茫,找一个人就像大海捞针。马聚在街上很失落地走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曾经的美好眼看就成春梦了无痕。
  突然一天,马聚听到有人在叫自己,一回头,竟是威拉!威拉告诉马聚,亚斯密很快又要来突尼斯了。马上就要搁浅的故事又得以重新开始,所以,马聚对威拉总怀有一种感恩,他说,如果不是因为碰上岳母,他就准备回国了,与亚斯密也就成了南北半球的孤单。经过这段小波折,亚斯密与马聚的关系进展迅速。
  
  发丝婚戒 有情人成眷属
  
  有一段时间,马聚在傍晚时分偷偷地来到亚斯密家的楼下,望着她的窗子久久不肯离去。后来亚斯密才知道他是在考虑求婚的事情,因为他还是读书的穷学生,所以迟迟没敢下定决心。终于,在一天马聚送给亚斯密一大束红玫瑰后,郑重向她求婚。马聚买不起婚戒,好在他当时留着长发,就揪下自己的头发在亚斯密手指上绕啊绕,纠缠的发丝,温柔的烙印就是他们爱的见证。那一刻,亚斯密相信,这个男人会她一生一世的幸福。
  很快,他们结婚了。一年后马伊彬出生了。为了给她们母女提供稳定的生活,马聚决定回国发展,把一切安顿妥当再来接她们。
  马聚回国的创业很艰难,与亚斯密开始了漫长的分离。亚斯密带着女儿回到马其顿,好在有妈妈相帮,让离开爸爸的马伊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亚斯密坚信马聚对自己的爱情,想马聚了,就把马聚送自己的玉石小象放在手中把玩。亚斯密特别喜欢变色龙,马聚就陪她到超市去买,后来两个人又把那个小生命放到树上让它回归了大自然;还记得新年在城心广场,新年钟声敲响时两个人一起许愿,然后将两个人的愿望写出来,竟然是同一个:相携到老……一个个甜蜜的爱情片断,让亚斯密孤独的日子里获得了温暖和坚强的力量。
  
  追随爱情向西向西
  
  2003年,分离的苦难终于结束。马聚终于在中国打拼出一番天地,将亚斯密和女儿接回兰州。兰州在中国的大西北,亚斯密从网上查到,这里自然环境不好,全然的陌生,陌生的人际关系陌生的文化背景……但为了爱情,为了与爱人相聚,亚斯密还是决定带着女儿来兰州定居。
  由于新房还没有交付使用,马聚便租了两居室作为临时的小家。布置小家就像在白纸上做画,亚斯密与马聚兴致勃勃,一点一滴,小家在他们手中终于完善温馨起来。亚斯密知道马聚的家是个大家族,很担心和马聚家人的相处。第一次见公婆,亚斯密非常紧张,很快,她发现婆婆是善良的老人,不仅帮她安置小家,还送给她很多生活用品,教她做中国菜,带她去菜市场,学用中国话与菜贩子讨价还价。有了婆婆帮忙,亚斯密很快适应了兰州的生活。
  在马其顿生活的几年,亚斯密都不忘教女儿学说中国话,所以马伊彬除了中文说得好,还会讲南斯拉夫语阿拉语和英语,现在马伊彬在畅家巷小学读书,根本就没有语言障碍。
  马聚的业务拓展很快,常常要在外地跑来跑去。为了不让亚斯密寂寞,他常出其不意制造一些小浪漫让妻子高兴。他鼓励亚斯密做画,知道她喜欢音乐就买了钢琴……
  
  亚斯密是个独立的女性,勤于创作,在照顾女儿同时,还在兰州一所私立学校教授英语。虽然有丈夫及其家人的关心,亚斯密还是日夜想念国外的家人。马聚多次打电话请威拉过来同他们一起生活。在国外老人和子女之间都很独立,至于岳母与女儿女婿一起生活的就更少见。看到马聚真诚相邀,威拉经过慎重考虑,终于下定决心,于2004年初飞来兰州。妈妈过来后,亚斯密的心才算真正安定下来。
  祖孙三代在中国一起生活了,并且开始了绘画之旅。三个人的画各有特色,马伊彬小小年纪就已经展露了日后成为一名画家的潜能。4岁时,小女孩就已举办了她的第一次画展。威拉则擅长通过独特的技巧,在不同的材料上创作,她最喜欢以玛雅文化、巴比伦文化等为创作题材,而亚斯密则擅长使用丙烯颜料在木质材料上创作肖像画。
  一年过去了。威拉亚斯密马伊彬的画新增了很多,房间都快放不下了,非常向往能在兰州开画展。马聚非常开心,为画展的事忙前跑后,终于在电视台朋友的帮助下,2005年5月画展得以成功举行,深受观众和专家好评,这给亚斯密以极大的鼓舞和动力。采访结束时,亚斯密告诉我,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会有一些冲突和问题,但只要真爱,这些都会迎刃而解,而她的第二次画展很快在新年时又要举办了。看着这个异国女子脸上浓浓的幸福,我们要做是就是祝福。
  
  (责编时光)
其他文献
2016年5月13日,吉林省一国企老总沈鹤峰的尸体在长春市绿园区城西镇一个大垃圾堆里被发现,是自杀还是他杀?当下,省巡视组正在各大企业巡视,一时间,沈鹤峰的离奇死亡,众说纷纭。  然而,警方经过多方侦查,最终发现杀死沈鹤峰的,竟然是一个和他毫无关系的出租车司机。两人既无交集,又无冤仇,甚至此前根本不认识,小司机为何对他下了杀手呢?这里面有什么耐人寻味的缘由?  小司机得信任:巡视组来前离婚紧急叫停
长沙女孩左微遇上了美国密歇根男孩小茶,在左微母亲郭鸣眼中,左微是学霸,才华出众,小茶却平凡无奇,生性散淡,小茶配不上熠熠生辉的女儿。在左母的抵制下,小茶黯然返回了西雅图。漫漫重洋,那是再也换不回的距离和绝望。左微不服,她要到西雅图去,去唤醒男友奋斗的心,联手打一場爱情保卫战。左微能成功吗?她在亲情的围剿中,在爱情的退缩里,是完美收工还是落败而归?  请看,一个中国女孩的别样倔强,别样爱——因为爱情
买房、装修、提亲、彩礼,座座大山,压得郑州男子闵运珂焦头烂额,却又无计可施。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知父亲在发达时曾资助过一个女人100万元启动资金,至今未还。而这个女人,如今已是身家千万的女老板。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在准丈母娘的咄咄逼迫下,他决定上门讨债……  天赐良机:落魄时分家有外财  2019年3月初的一个傍晚,闵運珂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原来,女友梁晓然的母亲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再不解决房子问
如果你的丈夫离开你和孩子,外出创业成功,却绝情地把你变成前妻,而自己和新任妻子事业红火挣了大钱,却对前妻和孩子不闻不问。有一天,他突患重病被后妻抛弃,一无所有,还因脑部病变而部分失忆,你还会收留他吗?  陕西女子崔红秋,最终做出了肯定的选择,她把生命垂危的前夫接回家中,一饮一啄地照顾他直到康复。作为前知名网络主播的前夫提出再续前缘,前夫的徒弟和粉丝们也不遗余力地呼吁他们“在一起”。  她该何去何从
■现象:近两年,部分大学生刚毕业就结婚,有人称之为“毕婚”。  ■趋势:有专家估计,目前“毕婚”的学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3~5%,但“毕婚”者在逐年增加。  ■疑问:这些大学生早早涌向围城,究竟是为了减轻父母负担,还是逃避父母管束?是真正的爱情驱使,还是心有顾虑,以婚姻给爱情上“保险”?是为了彼此照应,还是为了相互依靠?  ■提醒:最好慎重对待婚姻。     “毕业了,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过不上想要的
四川成都的张铁退休后自学亲子教育、社会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并帮助多动症、叛逆等“问题儿童”改正不良习惯,在成都家长圈小有名气。    单亲妈妈许茗芬望子成龙心切,对儿子林明寒要求过于严苛,导致儿子患上精神分裂症。在她陷入绝境时,是“爷爷”张铁缝合了儿子那颗撕裂的心。她还得知张铁当年因教育孩子失当,直到现在离家出走的儿子都没有找到!人生轮回,爱意守恒。心怀感恩的许茗芬也开始行动,想帮助爷爷张铁找到孩子
口诉/彦萍  整理/半袖    离婚狂躁症常发生在这样的女性身上,生活安定、衣食无忧、丈夫事业无大成却性格温和。她们的狂躁心理,源于用放大镜看待丈夫的缺点和生活中的不如意,离婚的念头像怒潮一波波袭来,在理智和狂躁中间来来回回,搞得自己和家人都疲备不堪。相信本文女主人公走过离婚狂躁症的心路历程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做小人物的老婆令人狂躁    在别人眼中我是幸福的小女人,老公翟仁是公务员
骚扰  尽管老公已向她坚决表明立场,要与她断绝关系,但她却死缠烂打,经常打不同的电话找他,不接,就到办公室找他,有时还在路上等他,真不明白她到底想干什么?!面对老公的忏悔,我愿意给他一个机会重新开始,可惜那个女人却不断以不同的方式来刺痛我们,让我们不得安宁,我该怎么办?  西安 非非  第一,和丈夫多沟通,达成共识,并肩面对;  第二,一如既往地努力修复你们的感情,不要轻易放弃;  第三,要对丈夫
他们做了三十年的同事、邻居,岂料,一张喜帖,就将这份感情撕得支离破碎。请帖从来掂不出红包之重,喜宴之日,悲剧的大幕已悄然拉开……   最终,是谁刺出了那疯狂的50多刀?又是谁用生命交出了这份沉重的“人情罚单”?   上篇:喜帖   在那张夺命的喜帖诞生之前,黎晓斌和邓于广的感情一直不错。两人都是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广能集团旗下一家矿务公司的职工,工龄均超过30年,而且都住在单位的同一个生活区。
赵慧钟情广场舞,还当了舞蹈团团长,退休生活一下子光亮起来,连抑郁症也好了。可她的位置很快被杨玉洁取代。杨玉洁比赵慧年轻、有活力,赵慧的情绪一落千丈。儿媳李丽敏为帮婆婆“东山再起”,潜入广场舞团,上演了一出“无间道”……  发生在长春的这起“无间道”,会如何演变?从广场舞中走出抑郁:婆婆痛失“领导权”  2014年,赵慧带领的广场舞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心团,意思是天天开心。团员们自发推举赵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