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资料在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中的同化试验分析

来源 :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hb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华南区域高分辨率数值模式,采用牛顿连续松弛逼近法(nudging)同化C波段多普勒雷达反射率资料,针对2018年4月2日贵州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模式中进行雷达反射率因子信息nudging同化后,调整了分析场中的水凝物信息和热力场结构,对流层中层的雨水和冰相粒子含量均增加,水凝物潜热释放加热了云体,对大气热力场进行了正温度扰动调整,这种正温度扰动在维持对流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云分析系统反演云微物理量,并nudging同化到模式中后,对雹云发展演变、雹云生命史、雹云强度都有明显改进,并促进了云中云水向冰相粒子的转化过程,同时对降水预报效果改善也有明显贡献.雷达反射率因子同化对冰雹云天气系统的预报能力有重要意义,为冰雹云的临近预报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对流温度(Tc)可用于估计局地热对流发展的可能性,但在实际业务中囿于有限的探空时次和诸多前提假设,其实用性受到限制.针对此问题,首先给出Tc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案,进而提出基于模式探空制作热力对流云预报的思路,即:利用数值预报输出的2 m露点温度、地表气压和等压面温度计算各预报时刻的Tc,结合2 m高度气温(T2 m),构建热力对流指数Icv(即T2 m与Tc之差);当Icv满足阈值时,则预报出现对流云.利用该思路分析了2020年4月27日山东地区对流云漏报原因,并开展了准业务化对流云预报试验,试验表明上述方
鉴于气候变化影响粮食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试图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入手,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即: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气候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评估气候这一外部驱动因素引发的社会经济系统变化与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引发的社会经济系统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厘清“气候变化影响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的基础上,预估我国未来30年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关键节点2035年和2050年的粮食生产的气候变化风险,文章给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构建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力争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