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物乙醇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汽油的可再生燃料.2019年,全球生物乙醇产量达到290×108gal,其中美国和巴西产量分别居于世界第一、第二位,两国生物乙醇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4%;中国生物乙醇产量仅次于欧盟,居于世界第四位,为9× 108gal.2020年,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木质纤维生物质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乙醇,因其原料来源广泛,不额外占用土地,不干扰粮食生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和生态安全,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第
【机 构】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乙醇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汽油的可再生燃料.2019年,全球生物乙醇产量达到290×108gal,其中美国和巴西产量分别居于世界第一、第二位,两国生物乙醇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4%;中国生物乙醇产量仅次于欧盟,居于世界第四位,为9× 108gal.2020年,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木质纤维生物质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乙醇,因其原料来源广泛,不额外占用土地,不干扰粮食生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和生态安全,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代生物乙醇的生产过程分为四个步骤:预处理、水解、发酵和分离.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降低水解酶的生产成本以及降低酶水解产生的抑制性副产物对糖化发酵效率的影响,是保证第二代生物乙醇生产经济可行的几个关键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加拿大、挪威、奥地利、巴西、瑞典等国家率先实现了第二代燃料乙醇的商业化规模生产.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第二代生物乙醇生产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但产业发展情况整体不容乐观.对现有生物乙醇生产技术和资源进行整合,降低第二代生物乙醇的生产成本;从技术和成本上解决五碳糖与六碳糖的共发酵问题,提高生物乙醇的产率,可以提高第二代生物乙醇生产的经济可行性,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从原油的属性出发,以实证分析的方式探究影响油价波动的因素.基于经济学理论,筛选出七个影响油价波动的因素:需求、库存、OPEC产量、俄罗斯产量、美国原油产量、投机性因素以及美元指数,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根据理论及文献研究,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变量进行定量分析.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美元指数对油价有持续性影响,但影响较小;投机性因素可最即时地反映油价,但对油价的持续影响较弱;需求因素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较大且持续,特别是前两个月的影响力相
氢能在世界能源结构转型中具有巨大潜力.随着氢能在学术和实践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关文献数量逐年成倍增长,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确定氢能相关研究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分析氢能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十分有必要的.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1~2020年发表的有关氢能的科学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际氢能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度挖掘并绘制知识图谱,定量分析近年来氢能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其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从论文数量来看,我国遥遥领先,但其主导性仍需加强.
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炼油副产的富乙烷/乙烯气、丙烷是首选的优质、低成本乙烯原料,其次是液化气和碳五拔头油,然后是石脑油和加氢裂化尾油等其他原料.以某新建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方案规划研究为例,介绍了新建1000×104t/a炼油工程可提供的乙烯原料情况和规划思路.分别介绍了炼油厂的轻烃、液化气及其他馏分的加工转化思路,其中柴油馏分的转化方式,直接决定了乙烯原料的总数量.规划方案通过自产主要的乙烯原料(加氢裂化尾油、石脑油、轻烃及液化气),并整合了少量周边优质原料(液化气、抽余油、石脑油),实现了乙烯原料优化.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