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健忘可能是抑郁造成的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ts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小编有点烦,原因是天天都在发生的各种各样“健忘”的故事,比如:好容易找到想找的东西,告诉自己一定要放好,可转身就忘了放哪;拿起電话,身边的人突然说了几句话,然后就想不起要打给谁;知道忘性大,索性把一天要办的事写下,结果,记事的纸找不到了……面对天天发生的“悲惨故事”,小编是崩溃的,去医院做了检查,并没有相关疾病能解释,好在见多识广的主编提醒小编说:会不会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呢?
  抑郁、焦虑可能导致“健忘”
  繁忙的生活和工作,“忘了”二字似乎常被人挂在嘴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抱怨自己记不住东西,排除器质病变后,健忘是不是真的跟心理因素有关系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付瑶说:心理因素对健忘症的形成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白天容易头昏,夜间睡眠不好,失眠、多梦、易醒等,心理上还易出现烦躁,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的健忘症患者有很多有抑郁症症状。
  现代都市人健忘,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因一些重大创伤所致,心理咨询案例中有一些是因某些强烈刺激性的突发事件后,潜意识便启动自我保护意识,强迫自己忘记已发生的事件,造成心因性的健忘;慢性则和精神方面的疾病及心理诱因有关,大多是因长期处于较大精神压力下,由心理、精神、睡眠等问题引发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等导致的记忆力下降。
  用运动和好睡眠赶走“健忘”
  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来找回记忆力呢?付瑶说:研究显示,锻炼可增进大脑区域一种神经细胞的生长,这种细胞和防止记忆缺失密切相关。建议40岁以下人群保持每周三次运动。办公室白领工作两小时后起身做伸展跳跃运动。
  也有专家指出,在学会一项新知识或技能后,当晚需睡6小时以上,否则记忆不会印在大脑的颞叶,几天后记忆便会消失。因为在睡眠期间,大脑会整理记忆内容并印在脑海里。
  还可多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如牛奶、大豆、核桃、芝麻及沙丁鱼等增强记忆力的食物,同时尽量避免喝酒抽烟,少食辛辣口味重的食物。皮蛋、爆米花等含相对较多的重金属成分的食物属于“记忆力杀手”,不宜多吃。
  自我疏导,缓解心情
  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健忘,自我调节及专业的心理疏导是很重要的,生活中可以尝试下列方法来缓解症状:
  1. 转移注意力。当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多关心家人与朋友,多培养几种爱好,这些都对增强记忆力有好处。
  2. 把生活节奏放慢些。节奏放慢,可使思维清晰很多。处理新的信息时如果让自己放松些,记忆障碍一般就不会发生。
  3. 加强交流,舒缓心情。可根据爱好加入一些社团,多跟人交流,对放松心情有很好疗效。同时也可在工作节奏紧张时,放些旋律优美的舒缓音乐。
其他文献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推动科技发展的速度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经济与经济发展得到了较好的保障,计算机网络发展蓬勃并且迅速在全球内部普及,给人们带来了较
【本刊讯】7月5日,由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主办的“2014年度室内设计技术专业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企业顶岗培训项目”在深圳正式启动。远鹏装饰集团获得教育部颁发的“
边缘检测是计算机视觉和图象处理中基础而又重要的课题。综述了目前边缘检测技术和边界跟踪技术 ,归纳了各种边缘检测方法和边界跟踪算法 ,以实际图象为例比较了这些方法。
计算机网络已经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网络故障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成因进
【本刊讯】日前,深圳市建筑业协会正式公布2014年度第一批深圳市建设工程市级工法名单,由建艺集团独立研发的“双层轻钢龙骨隔音墙施工工法”继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颁发的
最近被一则消息刷屏,一网络游戏主播疑过劳猝死,年仅20岁!据说他每天从凌晨玩到早上9点。年轻生命的早逝让人唏嘘不已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有网友提出,如果晚上工作、白天睡觉,只要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那还算熬夜吗?不过医学专业人士的答案让他们大吃一惊,原来,“昼夜颠倒”的工作模式会导致人的生物节律紊乱,或比天天熬夜更伤身,而很多职业人群都中招了。  22点—6点≠10点—18点  有网友说,
期刊
近来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逐渐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为人们带来了十分方便、快捷的服务.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却较短,在使用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发
【本刊讯】何育文报道:近日,荣欣深装弘馆精装超市化样板房正式落户深装池州产业园,这是由“上海荣欣装璜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成品装潢销售模
大家都知道,天气炎热,人一不小心就会中暑。可是你知道吗?严寒冬季,也会出现“中暑”,并且多见于婴幼儿。冬季里“中暑”到底是怎么回事?家长们又该如何规避呢?  孩子“中暑”是捂出来的  辽宁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胡国斌解释说,冬季“中暑”是个形象的说法,这种“中暑”实际上是多发于1岁以内婴儿的“婴儿捂热综合征”,未满月的新生儿尤其容易患病。在冬季,父母惟恐孩子着凉,在孩子身上裹着大衣、毯子,还要用上
期刊
如今,由于世界的飞速进步和发展,促使了计算机网络行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同时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计算机网络的巨大变化以及其独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