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人的饮食中,除了一日三餐,零食也是休闲时必不可少的美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食品所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60%%以上3 ~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都吃零食;多数成年人聊天、看电视、休闲时也离不开零食。零食虽好吃,但也隐藏着诸多隐患,甚至不知不觉中成为可怕的健康杀手。生活中的“零食族”大部分是孩子和中青年女性,买零食通常首先考虑是否好吃,却很少关注质量和卫生问题。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姜微波表示,他领导的课题组曾对北京食品安全办抽检食品进行过分析统计,结果发现,150多个安全指标不合格的批次中,近七成是零食……
口香糖的真面目
口香糖的问题就在于含有数不清的添加剂,精制糖70%,添加剂30%,这大致就是国内流通的口香糖的成分啦!口香糖中最多的添加剂就是口香糖基,口香糖基除了使用少量的糖胶树胶等天然物质之外,大部分都是合成物质。最近还出现越来越多不用任何天然物质做口香糖基的口香糖。
日本食品添加剂专业咨询师渡边有志指出:“我们对于构成口香糖基的物质成分还缺乏研究,具有很多的不安全性。”事实上,由于口香糖基并非吃下肚的食品而成为食品安全管理的漏网之鱼。
然而,口香糖的问题不仅仅限于口香糖基。添加剂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是香料,口香糖中使用的香料量一般超过1%,这是一般食品中香料使用比例的10倍。一般认为口香糖一次的食用量是很少量的,所以没有必要对化学物质的使用量进行规定,但当了解到香料使用的实际情况后就会明白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以一天吃三次口香糖为例,业界一般将一次食用口香糖的量设定为2.7克,人一天嚼8克以上口香糖,摄入的香料大概为0.1克,相当于一滴水的样子,然而其中却含有数百种的化学物质,还包括环境荷尔蒙在内的至今尚未确认的可能引起癌症的物质。
最新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在身体内呈现活性。体重为50kg的人,摄入0.1克香料,香料成分在体内的浓度就会达到2ppm,相当于2百万的ppt,从扰乱荷尔蒙的角度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浓度了。单从香料这一项来看就知道口香糖中含有这么多的有害物质,何况同时还摄入色素等其他的有害化学物质呢!
肥胖的主要祸害——冰激凌
冰激凌有着非常广泛坚实的市场基础,国内某著名冰激凌单品30年来已销售30亿个,消费者对冰激凌的喜爱可见一斑。
冰激凌实际上就是添加剂做成的块状物质,含有增加色香味的香料色素,稳定剂,粘稠剂等,视情况还会食用人工甘脂素,或是防腐剂。冰激凌的原料主要是糖类和脂肪还有水,为了使原料中的水和油混在一起,冰激凌中使用了大量的乳化剂。乳化剂会使以致癌物质为首的各种有害成分与体液混合,很快被身体吸收进入细胞。冰激凌对身体的危害不只限于这些添加剂,由于大量使用糖类和脂肪类的原料,冰激凌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同时摄入精制糖和坏脂肪所产生的“叠加危害”,生理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糖和脂肪的联合效应。简单的说就是同时摄入糖和脂肪会使得代谢机能恶化, 胆固醇上升。
研究胰岛素的日本人永田孝行在其著作《低胰岛素饮食》中指出,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食品会使得体内脂肪积累酵素更加具有活性。美国研究这方面的权威理查德·哈利博士也指出:喜欢吃以饱和脂肪为主的食品如果再经常食用糖类食品的话,心脏病的危险性将成倍增加。总之,冰激凌是肥胖和生活方式病的主要祸害。
危险的诱惑——香肠、火腿
站在超市的火腿、香肠柜台前,种类繁多的去骨火腿、香肠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看着它们新鲜的颜色,感觉仿佛是刚刚出锅的。其实,这些熟肉制品的新鲜颜色是亚硝酸钠的着色作用造成的。购买的主妇们还以为她们买的肉都是新鲜的。切开的火腿断面是用介壳虫的粉末(胭脂红)等红色着色料上的颜色。
主妇们往往用手指按一按火腿和香肠,发现确实有弹性,就会觉得肉质很好。其实,那不过是因为使用了食品添加剂中的磷酸钠。火腿香肠掰起来有韧性,咬起来很劲道,这都是食品添加剂中的磷酸盐的“魔力”。起到长时间保鲜作用的保鲜剂山梨酸钙可以杀死霉菌。白色的肥肉则是由于加入了抗氧化剂(山梨酸钠)而得以保鲜。其实,主妇们每天买的就是这些“假货”。
更有甚者,一位在关西经营火腿、香肠买卖的A先生曾若无其事地说:“有了味精和色素(亚硝酸盐),腐烂的肉也可以吃了。”而且,他还压低声音对我们说:“这是秘密啊……我们把处理掉的病死猪回收过来,加工成火腿。”
1994年美国皮特兹教授指出:“一个月吃12个以上热狗的孩子,和其他同龄孩子相比,患白血病的可能性是其他孩子的9倍。”皮特兹教授提出了这种现象的原因——“由于保鲜剂中使用的亚硝酸盐”。皮特兹教授关于这方面问题的论文发表在医学权威杂志《癌症的病因与控制》上,其中提到“母亲怀孕过程中每周至少吃一个热狗,生下来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相比,患脑肿瘤的几率是一般孩子的两倍。要孩子之前父亲一直吃热狗的话,出生的孩子患脑肿瘤的几率也是一般孩子的2倍”。皮特兹教授等研究人员证明了“癌症的导火索是肉制品加工和保存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可见,其中并不只有亚硝酸盐。这是对某地区患白血病不满10岁的大约230名孩子的饮食生活进行周密调查,同健康孩子比较对照得出的结果。
日本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吃火腿。超市里经常有很多种色彩鲜艳的火腿都在推销,其中有一些尝一口就想吐,看看商标,商标上无一例外都写着含有亚硝酸盐,而且密密麻麻地还写着各种各样的食物添加剂。这样的食品怎么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们吃呢?
经验丰富的食品添加剂研究专家增尾在《文艺春秋》中曾就发色剂(亚硝酸盐)提出了明确的观点,他认为,“防腐剂山梨酸和发色剂亚硝酸钠掺在一起的火腿最危险。因为尽管山梨酸是最多被使用的防腐剂,一旦和亚硝酸钠一起使用的话,即使是少量,也会形成致癌物质,而且亚硝酸钠也容易和其他添加剂发生反应,形成致癌物质,最好尽量避免。火腿和香肠中经常加入的添加剂磷酸可以使食品吃起来觉得劲道,但如果多吃,就会抑制人体对钙、铁的吸收,出现骨骼发育异常和肾脏疾病。作为着色剂使用的胭脂红被怀疑具有遗传毒素。抗氧化剂山梨酸钠本身也存在不稳定性,所有添加剂中的钠元素和正常饮食中的盐在体内起相同的作用,有必要注意控制体内盐的含量。对牛奶过敏的人尽量避免添加剂中的酪蛋白钠和乳蛋白”。
最后,增尾先生得出结论:“当前的现状是大部分火腿等熟食都在使用有致癌性的添加物。”
甜蜜杀手——糖
甜食会吃掉皮肤的胶原蛋白,糖分摄取过量,无法完全消化代谢,一部分糖会附在真皮层的蛋白质上,使蛋白质变质,这过程被称为糖化作用。负责维持肌肤的弹力的胶原蛋白首先受害。
糖化的特征是皮肤暗淡精神不济,容易长豆豆,糖沉淀在皮肤,迟早会变成黄脸婆。身体衰老的原因是由于年龄的增加和氧化,最新发现糖化也会导致衰老,糖化的研究是从糖尿病的研究开始,糖尿病患者病变的部分正是恶化蛋白质高度蓄积的部分,抑制糖分便可以防止糖尿病的并发症。近年来,检测蛋白质糖化程度的技术日益精湛,发现健康人的衰老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糖化,糖化还会让头发变少,失去光泽。
零食暗藏的可怕隐患
据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食品抽查结果统计,几乎每周公布的不合格食品“黑榜”中都有零食,主要包括:各种话梅、杏肉、地瓜干、菠萝干、瓜子、牛肉干、鱿鱼丝、海苔、风味肠等。
为何不合格食品中零食占的比重如此大呢?专家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现在市面上的休闲食品种类繁多,为了追求口感味道、突出外表色泽,容易出现添加剂超标或非法添加等问题。二是零食行业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有工厂加工,也有街边小作坊生产,这使得一些零食行业缺少生产标准。相关部门在制订监管标准时,不可能将所有危害因素列入常规检测指标,导致市场上存在较多的有害零食。三是消费者对零食的口味过于侧重,安全警惕性不高,也为不合格零食提供了市场需求。
不合格零食中含有的有害成分、超标的添加剂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通过对抽查数据的统计,得出了五大最常出现的零食隐患。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师陈霞飞、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天津营养学会理事长付金如等专家对其危害进行了科学分析。
1、色素过量。一些食品生产单位为了追求小食品的“相貌”好看,往往过量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比如膨化食品、糖果等。但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的风险高于天然色素,消费者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造成腹泻等症状,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危害很大。天然色素安全但成本高,很多企业舍不得用。
2、防腐剂超标。食品防腐剂是保证食品在运输、储存时的防腐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如苯甲酸、山梨酸钾和亚硝酸盐等,摄入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脏、肝脏的健康。
3、糖精过量。为了提高甜度,在蜜饯、雪糕、糕点以及饼干等食品中可能加入过量糖精,带来肠胃不适,也会引起肝脏代谢问题。
4、高盐、高糖。话梅、豆腐干等零食中含有大量的盐或糖,会增加肾脏负担,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威胁。
5、大量反式脂肪酸。市场上大部分糕点、冰淇淋、饼干配料表中都含有“植物奶油”和“植物黄油”,这其中就含大量反式脂肪酸,过多摄入会损害少年儿童的智力、危害心脏,还会导致不孕。
温馨提示:
健康享受零食有讲究
零食虽然有隐患,但并非不能吃。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物化学室主任杨月欣给出了健康享受零食的建议。她表示,可以作为零食的食物能分成10大类。每一类零食都可以划分为3个推荐级别,人们可以根据其级别选择该吃啥,吃多少。
可经常食用:指营养素含量丰富,同时多为含有低脂肪、低盐和低糖的食品或饮料。如新鲜水果,包括可生吃的黄瓜、西红柿等;一些未经过盐等处理的坚果,如花生、松子、开心果等。
适当食用:营养素含量相对丰富,但含有或添加中等量脂肪、糖、盐等的食品或饮料,如牛肉片、黑巧克力等。
不推荐食用:含有或添加较多量脂肪、糖、盐的食品或饮料,提供能量较多。经常食用这样的零食会增加超重与肥胖、高血压以及其他慢性病的风险,如高糖蜜饯、油炸食品等。(据《生命时报》《中国特产网》)
编辑/吴雨
口香糖的真面目
口香糖的问题就在于含有数不清的添加剂,精制糖70%,添加剂30%,这大致就是国内流通的口香糖的成分啦!口香糖中最多的添加剂就是口香糖基,口香糖基除了使用少量的糖胶树胶等天然物质之外,大部分都是合成物质。最近还出现越来越多不用任何天然物质做口香糖基的口香糖。
日本食品添加剂专业咨询师渡边有志指出:“我们对于构成口香糖基的物质成分还缺乏研究,具有很多的不安全性。”事实上,由于口香糖基并非吃下肚的食品而成为食品安全管理的漏网之鱼。
然而,口香糖的问题不仅仅限于口香糖基。添加剂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是香料,口香糖中使用的香料量一般超过1%,这是一般食品中香料使用比例的10倍。一般认为口香糖一次的食用量是很少量的,所以没有必要对化学物质的使用量进行规定,但当了解到香料使用的实际情况后就会明白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以一天吃三次口香糖为例,业界一般将一次食用口香糖的量设定为2.7克,人一天嚼8克以上口香糖,摄入的香料大概为0.1克,相当于一滴水的样子,然而其中却含有数百种的化学物质,还包括环境荷尔蒙在内的至今尚未确认的可能引起癌症的物质。
最新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在身体内呈现活性。体重为50kg的人,摄入0.1克香料,香料成分在体内的浓度就会达到2ppm,相当于2百万的ppt,从扰乱荷尔蒙的角度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浓度了。单从香料这一项来看就知道口香糖中含有这么多的有害物质,何况同时还摄入色素等其他的有害化学物质呢!
肥胖的主要祸害——冰激凌
冰激凌有着非常广泛坚实的市场基础,国内某著名冰激凌单品30年来已销售30亿个,消费者对冰激凌的喜爱可见一斑。
冰激凌实际上就是添加剂做成的块状物质,含有增加色香味的香料色素,稳定剂,粘稠剂等,视情况还会食用人工甘脂素,或是防腐剂。冰激凌的原料主要是糖类和脂肪还有水,为了使原料中的水和油混在一起,冰激凌中使用了大量的乳化剂。乳化剂会使以致癌物质为首的各种有害成分与体液混合,很快被身体吸收进入细胞。冰激凌对身体的危害不只限于这些添加剂,由于大量使用糖类和脂肪类的原料,冰激凌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同时摄入精制糖和坏脂肪所产生的“叠加危害”,生理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糖和脂肪的联合效应。简单的说就是同时摄入糖和脂肪会使得代谢机能恶化, 胆固醇上升。
研究胰岛素的日本人永田孝行在其著作《低胰岛素饮食》中指出,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食品会使得体内脂肪积累酵素更加具有活性。美国研究这方面的权威理查德·哈利博士也指出:喜欢吃以饱和脂肪为主的食品如果再经常食用糖类食品的话,心脏病的危险性将成倍增加。总之,冰激凌是肥胖和生活方式病的主要祸害。
危险的诱惑——香肠、火腿
站在超市的火腿、香肠柜台前,种类繁多的去骨火腿、香肠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看着它们新鲜的颜色,感觉仿佛是刚刚出锅的。其实,这些熟肉制品的新鲜颜色是亚硝酸钠的着色作用造成的。购买的主妇们还以为她们买的肉都是新鲜的。切开的火腿断面是用介壳虫的粉末(胭脂红)等红色着色料上的颜色。
主妇们往往用手指按一按火腿和香肠,发现确实有弹性,就会觉得肉质很好。其实,那不过是因为使用了食品添加剂中的磷酸钠。火腿香肠掰起来有韧性,咬起来很劲道,这都是食品添加剂中的磷酸盐的“魔力”。起到长时间保鲜作用的保鲜剂山梨酸钙可以杀死霉菌。白色的肥肉则是由于加入了抗氧化剂(山梨酸钠)而得以保鲜。其实,主妇们每天买的就是这些“假货”。
更有甚者,一位在关西经营火腿、香肠买卖的A先生曾若无其事地说:“有了味精和色素(亚硝酸盐),腐烂的肉也可以吃了。”而且,他还压低声音对我们说:“这是秘密啊……我们把处理掉的病死猪回收过来,加工成火腿。”
1994年美国皮特兹教授指出:“一个月吃12个以上热狗的孩子,和其他同龄孩子相比,患白血病的可能性是其他孩子的9倍。”皮特兹教授提出了这种现象的原因——“由于保鲜剂中使用的亚硝酸盐”。皮特兹教授关于这方面问题的论文发表在医学权威杂志《癌症的病因与控制》上,其中提到“母亲怀孕过程中每周至少吃一个热狗,生下来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相比,患脑肿瘤的几率是一般孩子的两倍。要孩子之前父亲一直吃热狗的话,出生的孩子患脑肿瘤的几率也是一般孩子的2倍”。皮特兹教授等研究人员证明了“癌症的导火索是肉制品加工和保存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可见,其中并不只有亚硝酸盐。这是对某地区患白血病不满10岁的大约230名孩子的饮食生活进行周密调查,同健康孩子比较对照得出的结果。
日本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吃火腿。超市里经常有很多种色彩鲜艳的火腿都在推销,其中有一些尝一口就想吐,看看商标,商标上无一例外都写着含有亚硝酸盐,而且密密麻麻地还写着各种各样的食物添加剂。这样的食品怎么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们吃呢?
经验丰富的食品添加剂研究专家增尾在《文艺春秋》中曾就发色剂(亚硝酸盐)提出了明确的观点,他认为,“防腐剂山梨酸和发色剂亚硝酸钠掺在一起的火腿最危险。因为尽管山梨酸是最多被使用的防腐剂,一旦和亚硝酸钠一起使用的话,即使是少量,也会形成致癌物质,而且亚硝酸钠也容易和其他添加剂发生反应,形成致癌物质,最好尽量避免。火腿和香肠中经常加入的添加剂磷酸可以使食品吃起来觉得劲道,但如果多吃,就会抑制人体对钙、铁的吸收,出现骨骼发育异常和肾脏疾病。作为着色剂使用的胭脂红被怀疑具有遗传毒素。抗氧化剂山梨酸钠本身也存在不稳定性,所有添加剂中的钠元素和正常饮食中的盐在体内起相同的作用,有必要注意控制体内盐的含量。对牛奶过敏的人尽量避免添加剂中的酪蛋白钠和乳蛋白”。
最后,增尾先生得出结论:“当前的现状是大部分火腿等熟食都在使用有致癌性的添加物。”
甜蜜杀手——糖
甜食会吃掉皮肤的胶原蛋白,糖分摄取过量,无法完全消化代谢,一部分糖会附在真皮层的蛋白质上,使蛋白质变质,这过程被称为糖化作用。负责维持肌肤的弹力的胶原蛋白首先受害。
糖化的特征是皮肤暗淡精神不济,容易长豆豆,糖沉淀在皮肤,迟早会变成黄脸婆。身体衰老的原因是由于年龄的增加和氧化,最新发现糖化也会导致衰老,糖化的研究是从糖尿病的研究开始,糖尿病患者病变的部分正是恶化蛋白质高度蓄积的部分,抑制糖分便可以防止糖尿病的并发症。近年来,检测蛋白质糖化程度的技术日益精湛,发现健康人的衰老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糖化,糖化还会让头发变少,失去光泽。
零食暗藏的可怕隐患
据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食品抽查结果统计,几乎每周公布的不合格食品“黑榜”中都有零食,主要包括:各种话梅、杏肉、地瓜干、菠萝干、瓜子、牛肉干、鱿鱼丝、海苔、风味肠等。
为何不合格食品中零食占的比重如此大呢?专家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现在市面上的休闲食品种类繁多,为了追求口感味道、突出外表色泽,容易出现添加剂超标或非法添加等问题。二是零食行业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有工厂加工,也有街边小作坊生产,这使得一些零食行业缺少生产标准。相关部门在制订监管标准时,不可能将所有危害因素列入常规检测指标,导致市场上存在较多的有害零食。三是消费者对零食的口味过于侧重,安全警惕性不高,也为不合格零食提供了市场需求。
不合格零食中含有的有害成分、超标的添加剂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通过对抽查数据的统计,得出了五大最常出现的零食隐患。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师陈霞飞、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天津营养学会理事长付金如等专家对其危害进行了科学分析。
1、色素过量。一些食品生产单位为了追求小食品的“相貌”好看,往往过量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比如膨化食品、糖果等。但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的风险高于天然色素,消费者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造成腹泻等症状,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危害很大。天然色素安全但成本高,很多企业舍不得用。
2、防腐剂超标。食品防腐剂是保证食品在运输、储存时的防腐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如苯甲酸、山梨酸钾和亚硝酸盐等,摄入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脏、肝脏的健康。
3、糖精过量。为了提高甜度,在蜜饯、雪糕、糕点以及饼干等食品中可能加入过量糖精,带来肠胃不适,也会引起肝脏代谢问题。
4、高盐、高糖。话梅、豆腐干等零食中含有大量的盐或糖,会增加肾脏负担,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威胁。
5、大量反式脂肪酸。市场上大部分糕点、冰淇淋、饼干配料表中都含有“植物奶油”和“植物黄油”,这其中就含大量反式脂肪酸,过多摄入会损害少年儿童的智力、危害心脏,还会导致不孕。
温馨提示:
健康享受零食有讲究
零食虽然有隐患,但并非不能吃。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物化学室主任杨月欣给出了健康享受零食的建议。她表示,可以作为零食的食物能分成10大类。每一类零食都可以划分为3个推荐级别,人们可以根据其级别选择该吃啥,吃多少。
可经常食用:指营养素含量丰富,同时多为含有低脂肪、低盐和低糖的食品或饮料。如新鲜水果,包括可生吃的黄瓜、西红柿等;一些未经过盐等处理的坚果,如花生、松子、开心果等。
适当食用:营养素含量相对丰富,但含有或添加中等量脂肪、糖、盐等的食品或饮料,如牛肉片、黑巧克力等。
不推荐食用:含有或添加较多量脂肪、糖、盐的食品或饮料,提供能量较多。经常食用这样的零食会增加超重与肥胖、高血压以及其他慢性病的风险,如高糖蜜饯、油炸食品等。(据《生命时报》《中国特产网》)
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