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淀粉芽孢杆菌gfj-4发酵上清液和化学杀菌剂混配抑制葡萄白腐病菌的室内筛选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ang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fj-4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和化学杀菌剂的复配剂对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diplodiella)的抑制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上清液、脂肽粗提物以及发酵上清液与化学杀菌剂的混配剂对病菌的抑制特性。结果表明,种子液培养时间为4 h与发酵培养时间为84 h对病菌的抑制率最高。拮抗菌发酵上清液和脂肽粗提物对病菌的EC 50分别为11.10μL/mL和3.02μL/mL。葡萄白腐病菌对苯醚甲环唑、腈菌唑和戊唑醇的敏感性较高
其他文献
以小麦/玉米间作为对象,设置3种不同带型模式(小麦/玉米行比为6:2、6:3和6:4),研究间作体系中带型改变对种间竞争力和群体产量的影响,旨在为间作高产优化带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试
为了探究玉米秸秆腐解液对幼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郑单958’为供试材料,分析不同腐解时间(0、60、120、180 d)和不同腐解质量浓度(0.125、0.25、0.5 g/mL)下秸秆腐解
为揭示宁夏荒漠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丛枝菌根(AM)真菌分布规律,选取苜蓿、谷子、青贮玉米、小芦草、猪毛蒿典型样地,研究AM真菌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
为确定旱地小麦品种‘普冰151’达到高产时合理的施氮量和播量,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2个播量,分别为240×10~4 hm~(-2)(D1),375×10~4 hm~(-2)(D2);副区设6个施氮量
旨在分析OrfV-CQ株F1L基因的分子特点,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对OrfV-CQ株F1L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对其编码蛋白的
为完善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技术,2014年在定西市安定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全膜双垄沟“一膜两年用”对不同播种密度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