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化学

来源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树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所以,我们的化学教学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基本理念呢?
其他文献
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
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不仅能通过吞噬及脱颗粒的方式杀灭病原体,还能够释放其染色质及颗粒蛋白到细胞外,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作为一种新的胞外杀菌机制。NETs不仅具有抗菌功能,在多种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校始终秉承“以德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特色兴校,发展强校”的办学思路,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以“品竹内涵,养竹精神”为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愿意在活动中学知识.在传统的课堂上,过于严肃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话,往往把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压抑下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
使学生由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合作的学习方式发展,学会学习,学会迁移,学会创造,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教育形式趋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
疫苗接种是现代医学发展取得的一个伟大成就,近十几年来,系统生物学技术在疫苗学研究领域中的逐步应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有许多疫苗在最基本的作用机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并能借助该技术预测机体对疫苗的反应,从而有助于人们合理地评价和测试新疫苗的免疫效能。因而介绍系统疫苗学的概念、与传统疫苗学的区别,并以黄热病和HIV疫苗等疫苗为例阐述系统疫苗学在疫苗评价中的应用,可为疫苗效能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参考。
CD154分子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它与其受体CD40结合后介导产生一系列免疫效应,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154分子表达水平与其介导炎症应答强度密切相关。同TNF家族成员一样,CD154分子的表达调控主要集中在转录水平,受诸多转录因子的直接调控。这些转录因子通过调控CD154表达水平,在CD154介导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CD154分子异常表达及其诱导
目前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做到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和谐统一,是令许多教师困惑的问题,文章进行具体阐述.
本文通过对[Fe 3O(Ala) 6(H 2O) 3](ClO 4) 7和[Fe 3O(Gly) 6(H 2O) 3](NO 3) 7·3H 2O的ESR谱的解析及变温磁化率的研究,得出它们的ESR谱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朗德因子分别为
期刊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繁荣发展河北文化艺术事业,全省需制定有效统一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各地在实施全省统一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基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