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未老,她不能老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yda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场只有三个人参加的婚礼。三十年前,在一个边陲小镇,街谈巷闻的都是这一桩奇怪的爱情买卖。男人比女人整整小了二十岁,女人年轻的时候是抱着这个男娃子长大的。
  男人家徒四壁,女人家里一直帮扶他家。一来二去的,女人的艳闻传遍四方,好不容易找了个人家只生活了两个月,后以失败而告终。
  女人索性不再嫁了,心累了,想找个地方好好歇歇脚。女人打工供男人上大学,直至他学成归来进了机关单位,成了其他女人眼里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二十几岁的年纪,风华正茂,如阿里山的牛一样壮实,媒人踏破了门槛,宾客如云。
  但男人却铁了心,要报答女人的恩情,发誓照顾女人一辈子。
  感恩与爱情本来就是两码事,岂能混为一谈?一时间,亲戚、朋友和同事轮流劝阻,就是无法改变男人的决心,后来他竟为此事丢了“铁饭碗”,大家直替他惋惜。
  婚禮没有亲朋好友来参加,双方的父母早逝,只有一个请来的司仪。面对着空空如也的宴席厅,主持人象征性地念着几句背了十来年的台词,但他们却十分当真,认真地拜堂,认真地接吻,直至春风吹人,万树花开。
  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婚姻不可能长久,就像过年的烟花一样,灿烂一阵后便会被世俗的风吹到九霄云外。
  但大家都看走了眼。两人时常在傍晚时分,在小镇的大街上散步,众人不理睬他们,他们却主动与大家打招呼。男人殷勤,女人善良,帮助大家干各种各样的活计,直至你的目光中不得不包含一丝感谢与感动。
  女人为了与男人站在一条起跑线,很爱美容,天天将自己打扮得活色生香,胭脂从不离身。飘扬的裙摆,在小镇上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与男人站在一块儿,脸上尽是笑容。
  她从来都不会让忧愁爬上脸颊,有人说这叫做作,有人说她这是在提前预支自己以后的青春。但无论如何,作秀也好,装模作样也罢,有多少人能将这种状态始终保持在世人面前?
  女人越发年轻了,这是大家公认的观点。一个将近五十岁的女人,竟然保持着这样的容貌与体态,不禁让人啧啧称奇。与男人站在一起,大家绝对看不出来他们是两代人。
  渐渐地,人们忘记了她的年龄,而是亲切地称她为大嫂或者是弟妹。
  每逢听见有孩子叫她姐姐时,她便兴奋得手舞足蹈,她会将家里最好吃的糖果送到孩子手中,然后拍拍孩子的脸叫着“小鬼”。
  婚后十年,光阴荏冉,男人开始生病时,女人慌作一团,脸上出现从未有过的忧伤。
  她慌忙地拉着男人去市里最好的医院,这些年的积蓄花得一干二净,却还是没有留住男人的生命。
  在男人生病期间,女人依然保持着姣好的容颜,许多人过来看他和她。面对着病入膏肓的男人,她像个失去玩伴的孩子。
  男人猝逝后,大家一直没有见过她,她家的小院里冷冷清清的,毫无生机。
  大家再见到她时,简直判若两人,一夜间就变得老态龙钟。不知是谁的手,一下子将她残留的青春强行掳走,只剩下风烛残年,原来叫她姐姐的孩子,再见她时,支吾着不敢出声。
  原来爱情走了,再好的容颜也没有了看客,那些为了他保持了多年的斗志与年轻也随风飘逝。原来的她是不会老的,她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与他站在一块儿,这样在众人的眼中,才称为般配与爱慕。
  现在他已经走了,再多的坚持也成为一种无助,就像春花再也无法面对春月,秋雨再也禁不住初冬寒冷的纠缠。
  真爱是这世界上最能让人返老还童的良药,在所有爱与被爱者的眼里,爱人就是一个孩子,从来没有苍老与孤单。
  原来,在她的心中,始终坚持着这样一种信条:他未老,她不能老。
  (摘自《小说月刊》)
其他文献
本文以互联网+大学安全教育的实践为案例,简要分析了当今社会对安全的高度需求以及高校安全教育难以快速满足需求的困境.文章介绍了如何在实践中深度整合社会优质安全教育资
朋友找到我,开始诉说起他的“不幸”:“你不知道,我最近简直糟透了,工作有工作的不顺心,生活有生活的烦恼!就拿昨天来说吧,我把自己的策划交给领导看,他只是象征性地瞥了一眼,然后就把我辛苦熬了一夜的成果给否定了。对于领导的态度,我当然不满意,在离开他办公室的时候,关门时稍一用力,玻璃又被我震掉一块……这还不算,最使我闹心的是,孩子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就差5分。你知道,他已经考过好几年了。这些琐事很大程度上
他是总公司派来的技术指导,由她接待安排他的工作行程和生活起居。  第一次见面,在人声鼎沸的餐厅里,他表情矜持高傲,让她觉得有点不安,担心他不好相处,会给心情带来一些烦扰。  第二天,两个人坐完大巴再下车徒步进村。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路上对她关怀备至,路上有个小石头都会提醒她小心。乡下天凉,他见她没有围巾和手套,便取下自己的亲手给她戴上。那一刻,她看到他眼里的温柔,听到了他声音里的亲切,心里微微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