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幼儿园;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3—0038—01
  幼儿园再生资源,即指利用废旧与失去效用的物品,通过再次开发而使这一物品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实际生活中,再生资源通常都是被人所丢弃的,但对于幼儿教学却有着非同凡响的价值,教师可以借助于幼儿身边存在的再生资源,如废旧物品等来进行手工制作,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巧用再生资源,美化幼儿园环境
  良好学习环境有助于愉悦幼儿的身心,提升幼儿在学习实践中的主动性,使幼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园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应巧用再生资源来美化幼儿园环境,可以将再生资源变成幼儿园中琳琅满目的装饰,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环境所蕴含的无限趣味。在运用再生资源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幼儿共同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进行再生资源的搜集。随后教师应借助于这些资源,与幼儿一同进行幼儿园装饰物的设计,这样教师可利用自身高超的制作技巧,以及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来制作出风格独特又极具美观性的装饰物品,从而使幼儿园环境变得美好而又富有趣味。
  例如,在巧用再生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别出心裁,充分利用各类再生资源,如旧光盘、毛线以及纸盒等,进行作品粘贴,或者拼接成人物形象等,使再生资源能够变成一件件生动的装饰物品,这样不但有助于贯彻环保理念,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因此值得在幼儿园环境装饰中被广为运用。
  二、改造再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运用再生资源,是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时刻关注生活中存在的再生资源,并将其合理地运用于幼儿教学之中,也可以为开展幼儿游戏活动提供有效资源。因此,在幼儿园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教师应善于改造再生资源进行游戏活动,使幼兒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如在进行“宝宝家”游戏时,教师可以将废旧布料以及海绵等材料缝制成包子等,使幼儿能够获得对生活物品的良好感知,以增强幼儿生活能力。而且,教师还可将废旧瓶涂上颜色,以训练幼儿对颜色的判别能力,如果在音乐区域,教师就可以对油桶进行改造,将其制作成鼓等乐器,这样不但能够丰富教学资源,而且还能够彰显出变废为宝的价值。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参与到再生资源的搜集与制作中,使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获得显著提升,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再者,若再生资源是幼儿自己搜集的,那么幼儿在实际运用中也会倍加珍惜。
  三、借助再生资源,丰富体育活动
  再生资源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特别是在幼儿体育活动中,通过再生资源运用有助于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丰富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强健幼儿体魄,使幼儿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园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教师可借助再生资源来使体育活动得到切实丰富,尤其对于室外体育活动而言,教师可借助废旧物品,如易拉罐以及旧报纸等来为幼儿制作体育活动器材,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使幼儿体育活动焕发出无限生机,从而使再生资源的价值可以得到彰显。
  四、利用再生资源,转变传统观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普遍会采用给幼儿买玩具的方式,而对玩具制作完全不重视,这一观念对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极为不利。多数家长往往只会关注到幼儿的学习能力,而忽视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得幼儿难以得到全面均衡发展。所以,在幼儿园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家长转变这一理念,让家长与幼儿都能够认识到利用再生资源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幼儿运用再生资源的主动性,从而使幼儿的智力水平获得提升。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到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以推动家长观念的转变,让家长可以意识到再生资源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并且,通过这一方式,还有助于促进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有助于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获得切实提升,家长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进而更好地实现家长观念的转变,从而真正推动幼儿园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进程。
  编辑:王金梅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语文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51—01  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培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软件产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环节,软件开发组织越来越认识到软件质量的重要性。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作为发现软件
针对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处于简单模仿或是放任自流的现状,指出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育研究的必要性,而WebQuest作为一种国外比较成熟和流行的教学手段,运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Flash存储器实现DSP系统对主程序的上电加栽的方法。其中,重点介绍MBM29LV800BA Flash的使用和编程方法。
本文强调了在VB教学中掌握调试程序的重要性,对VB程序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VB程序调试和错误捕获方法。
摘要:为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文章就“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改革等方面给出了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3-30251-02
图像分形维数是反映图像纹理特征的重要因素,也是图像分割的主要依据;通常,图像的分形维数多数采用盒维数计算方法来得到,但是避免不了计算时阈值选择带来不精确的问题,本文结合小波变换和布朗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并且和盒维数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本文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图像分形维数较准确。
在美国实习期间,笔者参观了桃乐西格兰特小学(Dorothy Grant Elementary School),这所学校建在居民区内,教师基本上都是教全科的。以下将略述这所小学的几节特色课堂。  一、STEAM课程  学校在STEAM课程方面很有研究,很多教师都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这是一节一年级STEAM课,教师正在组织学生搭房子,目的是让他们体会立体的概念,能够区分出平面和立体。同时让学生在STEA
<正>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人们逐渐迈上了直通高科技的幸福之路。便捷、高效、快节奏的生活,也呼唤着语文课堂在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断改革和创新。最近,笔者参加了在深圳市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