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Y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CAFTA的全面建成,对国际型物流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物流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构建其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模块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和实习、培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探析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CAFTA;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0-0164-03
  近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日趋深入,双边贸易额不断攀升,物流业作为实现国际贸易的流通载体和产业形态,物流业增加值持续增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的全面建成,对国际型物流人才的需要呈现增长态势,要求也越来越高。
  1 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物流业发展迅猛,要求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对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1.1 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
  (1)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国际贸易包括国际采购、国际结算等。物流是商流的载体,物资的流动事实上是贸易活动的货物交付活动。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从业人员,也必须具有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和国际结算知识以及国家对外汇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1]。在通关方面,国际贸易活动必然要涉及通关作业,涉及通关环节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物流方案的设计和物流流程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国际型物流从业人员如果对通关环节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没有清楚的了解,就不可能制定出合理的、可行的物流方案和有效的成本预算,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错误或漏洞,不仅影响物流作业的有效执行,同时给物流企业和货物的买卖双方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影响。因此,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也须具备通关知识。
  (2)仓储运输专业知识。现代国际物流活动通常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和手段,物流从业人员必须要熟悉国际多式联运的操作规程,对运输方式、工具、路线、人员进行统筹安排,能够设计切实可行、经济有效、安全快速地运输方案。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仓储管理已不是传统的简单的货物进出仓库、堆码等活动,而是涉及自动化仓库技术、包装、加工、检验等一系列的动态活动,物流从业人员要懂得现代物流仓储知识,并能应用于实际的物流仓储活动中。
  (3)财务成本知识。适应CAFTA发展的国际物流运作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中包含不同的费用,一些是物流企业内部的运作成本,一些是停车费、路桥费、保险费、报关费等发生在外部的费用。服务于CAFTA发展、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国际型物流人才应熟悉这些财务成本的种类和结算标准。
  (4)安全管理知识。一般情况下,物流企业既不是买方,也不是卖方,而是买方或者卖方委托执行的货物代理人,接受买方或者卖方的委托,按照委托方的要求执行物流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安全问题。若发生安全问题,必然会影响买卖双方之间合同的顺利执行,影响到买卖双方的利益。比如在货物保管所涉及的防火、防潮、防盗、防虫、防霉变、防静电、防粉尘、防污染、防风、防雨、防雷电、温湿度控制等内容,任何方面出现失误都将可能发生如货物损坏、丢失等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将不仅仅限于货物等价赔偿的范围,由于物流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其影响将延展到企业的上下游各个环节,引起交货延迟、船期航班延误、人员加班、生产线停产等一连串的问题。
  (5)国际物流法规、惯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物流涉及国际贸易,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必须熟悉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国际航运的运营方式、特点和相关的海事法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等,能够熟练处理进出口国际贸易单证,精通国际贸易的运输流程。同时,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还必须熟悉东盟国家出入境报关、报检的业务知识以及物流标准。
  1.2 应具备的能力
  (1)英语和东盟小语种应用能力。经济全球化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发展,英语是最通用的语言,在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单据书写、信息传递等国际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有广泛地应用,国际型物流人才必须能熟练地应用英语,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2]。同时,东盟国家有各自的小语种,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更要能熟练应用东盟小语种,能够与东盟国家物流人员进行无障碍地口头和书面交流,具有草拟和设计外文合同的能力。
  (2)团队合作意识。随着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家与国家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际型物流人才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相互沟通、交流、合作。同时,物流活动涉及多个环节,物流从业人员需要时时与人协调沟通,与上下环节上的岗位人员进行协作。因此,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技巧。
  (3)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水平。物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供应方和需求方要及时发出各种货物需求的指令,了解各种货物的存在状况,以及监控货物的流动情况,而执行物流的企业,也必定要有这种准确及时的处理各种信息和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能力。目前,信息技术受到物流企业的广泛重视,并已经应用在订单处理、仓库管理、货物跟踪等各个环节。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从业人员,必须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并且能够在使用的过程提出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4)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物流的主旨在于物流系统化方案设计、系统化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管理,主要包括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3]。在目前物流行业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情况下,物流从业人员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整合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人力资源等企业内部资源来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而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更应该具备这样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更好地组织和协调客户、信息和能力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
  2 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以上有關知识和能力的维度分析,拟构建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模块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和实习、培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促进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模块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如图2所示。
  图2 “模块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课程体系
  2.1 模块教学
  模块教学设置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限选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四个部分。根据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基础模块可开设一些诸如思想政治、计算机文化基础、边疆体育、就业指导等课程;专业基础模块可开设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物流管理战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物流(保税物流)中心设计与规划、运筹学、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成本管理等课程;结合国际物流的特点,专业限选模块可开设国际航运管理、运输代理业务、英语函电、集装箱与多式联运、现代港口物流、商业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国际结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专业拓展模块可开设泰国语、越南语、东盟国家概览等课程。
  2.2 方法教学
  方法教学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之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应掌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做出合理的物流规划。
  2.3 能力教学
  能力教学包括物流管理专业基本技能、物流业务运作能力、物流系统规划能力三个部分。可开设军政训练、生产劳动、专业见习、物流方案设计大赛、社会调查、物流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就业实习等,提高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
  3 结 论
  CAFTA的建成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物流的快速发展,同时带来了对国际型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适应CAFTA发展需要的国际型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是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立适应中国—东盟开放合作需要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国际型物流人才培养质量将会成为沿江、沿海地区物流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力求建立以学校为主体,整合社会资源的完善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景敏.沿海后发地区高层次新兴产业人才引进机制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黑河学刊,2012(9):78-81.
  [2]黄玉华.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需求的英语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前沿,2012(7):35-37.
  [3]玉文娟,岑丽阳.中国—东盟现代物流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1(6):61-63.
其他文献
[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因此,将大课间活动提升到课程的层面,列入学校课程总体规划,进一步发挥其特殊的综合教育功能,是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民族传
期刊
[摘要]代理成本来自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代理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企业的运行发展,而此问题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尤为明显。本文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视角,以国有IPO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国有企业因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完全分离带来的代理问题,并提出政策性建议,从股权制衡、股权激励以及薪酬激励方面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优化国有公司治理策略。  [关键词]资源配置;代理成本;国有上市
期刊
[摘要]人们何以如此热衷于公务员考试?解答此问题的关键是要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从社会结构特征和个人行为逻辑中寻找解答。笔者认为:“断裂”的社会结构使得社会流动渠道较少,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资源会聚地的“单位”成为人们获取利益的最佳选择之一,而国人的自我主义行动逻辑最终把人们引向公务员考试而不是通过集体行动进行博弈。  [关键词]公务员热;社会结构;断裂;自我主义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社区养老环境是一个偏向于制度、空间、关系、组织等的环境,可操作化为:组织机构、服务政策、人员关系、文化氛围和活动空间五个方面。通过对南通调查发现:城乡在社区养老社会环境建设的五个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差异。改善社区养老社会环境,缩小城乡养老差距,政府首先要提高推行标准,其次是认真调研,考虑差异,不盲目推行。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保障性养老的大力实施,并提高其标准。其次才是鼓励市场参与,扩展为老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京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调查,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9-0064-02  1研究背景及样本选取  1.1研究背景  2006年9月25日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期刊
[摘要]无论“国八条”或“厦门八条”都是以调控房地产需求为目标。但是这些政策在调控的同时,区域因素——这一点容易被忽略掉。因为房价是由需求和供给双方共同决定的,后者的政策反应会最终影响政策的效果。直觉上来说限购会降低需求从而降低价格,就短期而言需求会被降低,但长期(或是在一个周期内)限购不符合供需关系,当需求大于政策影响时,政策威力将被大大削弱,通过观察厦门房价的静态模型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关
期刊
摘要: 气候变化对人口与财富密集的大城市的影响十分强烈。对北京而言,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城市交通、人居环境等领域的影响最大。适应型城市要以建设韧性城市为目标,支持适度、无悔、低碳为原则。适应业已变化的气候,其发展战略要考虑在城市生命线、防灾减灾体系、城市规划、水资源和社会防护体系等方面提高适应能力。  关键词:韧性城市;低碳发展;统筹兼顾;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X43;F205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成型,在国际社会,经历了一个从争议到基本达成共识的命名过程。这个过程昭示了这一框架性的综合概念在国际语境中的相对确定的内涵。所以界定其内涵,必须关注其起源。也只有引入历史的维度,才能理解人们在什么样的背景和语境中谈论它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国际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4-0070-
期刊
[摘要]近年来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分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对数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四川省1990—2010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估计出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技术效率水平和前沿产出水平的发展变化,结果发现四川省的实际产出距离前沿产出有一定的距离,经济的发展存在产出损失和技术非效率。在分析四川省技术效率水平历史变迁过程和原因的基础上,本文发现西部大开发以来大量资本流入
期刊
[摘要]基于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从而在目标市场顾客群中形成定位的STP营销战略运用在文化旅游产品中,可以有助于商家企业明确认识文化旅游市场,更好地把握自身的优势选择合理的目标市场,进而打造独特的企业品牌形象。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日照“莒文化”旅游通过对STP营销战略的成功应用,使旅游产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  [关键词]STP战略;“莒文化”;产品价值  [中图分类号]F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