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和工厂化农业的推进,蔬菜育苗也由传统的土方育苗、营养钵育苗逐步向以穴盘为主的工厂化育苗方向发展。
【关键词】蔬菜穴盘育苗;设备;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
工厂化穴盘育苗,就是综合运用智能温室的排风降温系统、加湿系统和加温系统人为控制温室内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以满足蔬菜苗健壮生长的需要,用人工配制的无土基质和化学控制技术,在穴盘内培育蔬菜壮苗的综合技术。
1.育苗的设备
1.1穴盘
目前常选用的穴盘为长54.4厘米、宽27.9厘米、高3.5~5.5厘米。穴孔深度视孔大小而异。根据穴孔数量不同,穴盘分为50孔、72孔、128孔、288孔等多种,黄瓜一般采用128孔穴盘,也可使用72孔穴盘。
1.2育苗基质
利用穴盘基质技术培育的种苗最大的优点就是移栽不伤根,定植后缓苗快、成活率高。一般瓜类作物或茄果类嫁接蔬菜种苗适宜选择50孔穴盘,茄果类直播秧苗宜选择70孔穴盘。穴盘基质育苗要求基质应具备以下特点:
(1)保肥能力要强,可供给秧苗根系发育所需养分,并避免养分流失。
(2)保水能力好,避免根系水分快速蒸发干燥。
(3)透气性佳,根部呼出的二氧化碳容易与大气中得氧气交换,可减少根部缺氧。
(4)不易分解,利于根系穿透,能支撑作物幼苗。基质过于疏松,则植株容易倒状,养分容易分解流失。穴盘育苗主要采用轻型基质,如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草炭的持水性和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而且具有较强的离子吸附性能,在基质中可持水、透气、保肥。蛭石可以起到保水作用,珍珠岩吸水性差,主要起透气作用。把上述三种基质进行适当配比,可以达到理想的育苗效果,一般基质常规配比比例为草炭:蛭石:珍珠岩=3:1:1。
1.3温室
温室是穴盘育苗的重要配套设施,可选用现代化温室,但生产上一般选用现有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温室内配置喷水系统和放穴盘的苗床,苗床用铁架做成,也可直接在地面上铺砖、炉渣、沙子和小石子等,总之要求铺垫硬质的、重型的材料,防止穿过穴孔的根系扩大生长,在提苗时致使幼苗伤根。
1.4催芽室的设计与建造
催芽室要设有加热、增湿和空气交换等自动控制系统。为节省开支,可做简易催芽室,在日光温室内搭建小棚,棚内放加温设备,如暖气等。催芽室内温度控制在28℃~30℃,湿度在95%以上,注意保持温、湿度均匀。在催芽室内进行叠盘催芽。
2.种子处理
培育优质穴盘苗,首先应选择质优、纯度高、洁净无杂质、籽粒饱满、高活力、高发芽率的种子,为了使种子萌发整齐一致,播种之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2.1种子的消毒处理:一是温水浸种法,二是药剂处理
温水浸种法。将种子放入50~60℃文水中,顺时针搅拌种子20~30分钟,只水温降至室温时停止搅拌,然后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漂去瘪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滤去水分,将种子分干后备用。
2.2药剂处理
药剂处理种子的目的是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种子先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再置入药剂中进行处理,药剂处理后应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风干后备用,否则易产生药害。另外,还有种子活化处理、微量元素浸种、种子包衣和种子丸粒化等种子处理方法,目前机械播种采用包衣种子和丸粒化种子较多。
3.基质装盘及播种
将配好的基质装在穴盘中,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穴孔中都装满基质,然后将穴盘垂直码放在一起,4~5盘一摞。上面放一支空盘,用手均匀下压至1厘米为止。
4.苗床管理
4.1浇营养液或清水
子叶展平后可浇灌0.2%的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对于弱苗、小苗着重浇灌。浇灌营养液时必须注意防止育苗容器内积液过多。营养液供给要与供水相结合,浇一次或两次营养液后浇一次清水,可避免基质内盐分积累而抑制幼苗生长。配制的营养液中,含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为降低成本可用化肥配制营养液,配方如下:每1000公斤水中加入尿素450克、磷酸二氢钾500克、硫酸镁500克、硫酸钙700克、微量元素。营养液pH值在6.2左右。应特别注意配制营养液的总盐分浓度不能超过0.3%。
4.2水分管理
一般规模较小的育苗场及育苗点采用人工浇灌或喷淋方式,而大型专业化的育苗中心可采用自走式悬臂浇灌系统,洒水均匀,无死角、无重叠区,并可安装施肥器,解决人工施肥的困难。由于穴盘穴格较小,幼苗生长空间有限,幼苗容易因互相遮光或因温度过高造成徒长,所以要严格控制水分。穴盘苗发育阶段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为种子萌发期,第二期为子叶及茎伸长期,第三期为真叶生长期,第四期为炼苗期。每个发育生长时期对水量需求不一,第一期对水分及氧气需求较高,相对湿度维持95%-100%。第二期水分供给消减,相对湿度应降到80%,使基质通气量增加,以利根部在通气较佳的基质中生长。第三期供水应随秧苗成长而增加。第四期则限制给水以锻炼秧苗。除要以此四期为原则进行水分管理外,在实际育苗浇水需注意“三浇三不浇”原则即:(1)晴天浇阴天不浇;(2)上午浇下午不浇;(3)阴尾晴头浇,晴尾阴头不浇。
4.3秧苗矮化
蔬菜穴盘育苗法由于地上部与地下部均受到双重控制,往往比传统土壤育苗法更能培育出生产中所需的优质壮苗。一般只要合理控制光照、温度、水分等即可培育出生产上所需的优质壮苗。生长调节剂虽然有很好控制植株矮化效果,但容易发生药害建议尽量不用。若遇特殊天气或发现秧苗有徒长之势时可选择使用B9、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等生长调节剂。
(1)光照调节。种子播种后适当进行遮光利于出芽,当种子出苗后立即见光。育苗温室需选择透光率好的棚膜,在特殊天气情况下需采取人工补光措施。
(2)温度控制。夜间高温容易造成秧苗徒长,因此在满足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尽量降低夜间温度,加大昼夜温差,利于培育优质壮苗。
5.病虫害防治
春季育苗防猝倒病,用进口普立克400~600倍液,7天喷1次,连喷2~3次。秋季需防病毒病,用植病灵或病毒A,7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白粉虱、潜叶蝇,用阿维菌素4~5天喷1次,连喷6~7次,防治蓟马,用阿拉万4-6喷一次,连喷3次。
【关键词】蔬菜穴盘育苗;设备;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
工厂化穴盘育苗,就是综合运用智能温室的排风降温系统、加湿系统和加温系统人为控制温室内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以满足蔬菜苗健壮生长的需要,用人工配制的无土基质和化学控制技术,在穴盘内培育蔬菜壮苗的综合技术。
1.育苗的设备
1.1穴盘
目前常选用的穴盘为长54.4厘米、宽27.9厘米、高3.5~5.5厘米。穴孔深度视孔大小而异。根据穴孔数量不同,穴盘分为50孔、72孔、128孔、288孔等多种,黄瓜一般采用128孔穴盘,也可使用72孔穴盘。
1.2育苗基质
利用穴盘基质技术培育的种苗最大的优点就是移栽不伤根,定植后缓苗快、成活率高。一般瓜类作物或茄果类嫁接蔬菜种苗适宜选择50孔穴盘,茄果类直播秧苗宜选择70孔穴盘。穴盘基质育苗要求基质应具备以下特点:
(1)保肥能力要强,可供给秧苗根系发育所需养分,并避免养分流失。
(2)保水能力好,避免根系水分快速蒸发干燥。
(3)透气性佳,根部呼出的二氧化碳容易与大气中得氧气交换,可减少根部缺氧。
(4)不易分解,利于根系穿透,能支撑作物幼苗。基质过于疏松,则植株容易倒状,养分容易分解流失。穴盘育苗主要采用轻型基质,如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草炭的持水性和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而且具有较强的离子吸附性能,在基质中可持水、透气、保肥。蛭石可以起到保水作用,珍珠岩吸水性差,主要起透气作用。把上述三种基质进行适当配比,可以达到理想的育苗效果,一般基质常规配比比例为草炭:蛭石:珍珠岩=3:1:1。
1.3温室
温室是穴盘育苗的重要配套设施,可选用现代化温室,但生产上一般选用现有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温室内配置喷水系统和放穴盘的苗床,苗床用铁架做成,也可直接在地面上铺砖、炉渣、沙子和小石子等,总之要求铺垫硬质的、重型的材料,防止穿过穴孔的根系扩大生长,在提苗时致使幼苗伤根。
1.4催芽室的设计与建造
催芽室要设有加热、增湿和空气交换等自动控制系统。为节省开支,可做简易催芽室,在日光温室内搭建小棚,棚内放加温设备,如暖气等。催芽室内温度控制在28℃~30℃,湿度在95%以上,注意保持温、湿度均匀。在催芽室内进行叠盘催芽。
2.种子处理
培育优质穴盘苗,首先应选择质优、纯度高、洁净无杂质、籽粒饱满、高活力、高发芽率的种子,为了使种子萌发整齐一致,播种之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2.1种子的消毒处理:一是温水浸种法,二是药剂处理
温水浸种法。将种子放入50~60℃文水中,顺时针搅拌种子20~30分钟,只水温降至室温时停止搅拌,然后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漂去瘪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滤去水分,将种子分干后备用。
2.2药剂处理
药剂处理种子的目的是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种子先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再置入药剂中进行处理,药剂处理后应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风干后备用,否则易产生药害。另外,还有种子活化处理、微量元素浸种、种子包衣和种子丸粒化等种子处理方法,目前机械播种采用包衣种子和丸粒化种子较多。
3.基质装盘及播种
将配好的基质装在穴盘中,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穴孔中都装满基质,然后将穴盘垂直码放在一起,4~5盘一摞。上面放一支空盘,用手均匀下压至1厘米为止。
4.苗床管理
4.1浇营养液或清水
子叶展平后可浇灌0.2%的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对于弱苗、小苗着重浇灌。浇灌营养液时必须注意防止育苗容器内积液过多。营养液供给要与供水相结合,浇一次或两次营养液后浇一次清水,可避免基质内盐分积累而抑制幼苗生长。配制的营养液中,含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为降低成本可用化肥配制营养液,配方如下:每1000公斤水中加入尿素450克、磷酸二氢钾500克、硫酸镁500克、硫酸钙700克、微量元素。营养液pH值在6.2左右。应特别注意配制营养液的总盐分浓度不能超过0.3%。
4.2水分管理
一般规模较小的育苗场及育苗点采用人工浇灌或喷淋方式,而大型专业化的育苗中心可采用自走式悬臂浇灌系统,洒水均匀,无死角、无重叠区,并可安装施肥器,解决人工施肥的困难。由于穴盘穴格较小,幼苗生长空间有限,幼苗容易因互相遮光或因温度过高造成徒长,所以要严格控制水分。穴盘苗发育阶段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为种子萌发期,第二期为子叶及茎伸长期,第三期为真叶生长期,第四期为炼苗期。每个发育生长时期对水量需求不一,第一期对水分及氧气需求较高,相对湿度维持95%-100%。第二期水分供给消减,相对湿度应降到80%,使基质通气量增加,以利根部在通气较佳的基质中生长。第三期供水应随秧苗成长而增加。第四期则限制给水以锻炼秧苗。除要以此四期为原则进行水分管理外,在实际育苗浇水需注意“三浇三不浇”原则即:(1)晴天浇阴天不浇;(2)上午浇下午不浇;(3)阴尾晴头浇,晴尾阴头不浇。
4.3秧苗矮化
蔬菜穴盘育苗法由于地上部与地下部均受到双重控制,往往比传统土壤育苗法更能培育出生产中所需的优质壮苗。一般只要合理控制光照、温度、水分等即可培育出生产上所需的优质壮苗。生长调节剂虽然有很好控制植株矮化效果,但容易发生药害建议尽量不用。若遇特殊天气或发现秧苗有徒长之势时可选择使用B9、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等生长调节剂。
(1)光照调节。种子播种后适当进行遮光利于出芽,当种子出苗后立即见光。育苗温室需选择透光率好的棚膜,在特殊天气情况下需采取人工补光措施。
(2)温度控制。夜间高温容易造成秧苗徒长,因此在满足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尽量降低夜间温度,加大昼夜温差,利于培育优质壮苗。
5.病虫害防治
春季育苗防猝倒病,用进口普立克400~600倍液,7天喷1次,连喷2~3次。秋季需防病毒病,用植病灵或病毒A,7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白粉虱、潜叶蝇,用阿维菌素4~5天喷1次,连喷6~7次,防治蓟马,用阿拉万4-6喷一次,连喷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