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月Q乐工作人
马中才
80年代青年作家,网名马萧萧。出生于湖南,广西大学毕业。第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北京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青年文学委员会委员。现独立创业。
关于写作
马中才不想把写作当工作,只是跟着感觉走。起初选择广西大学的农学院时,曾天真地想开个农场。在广西大学的生活是他创作的重要来源。“对植物的喜爱和文学结合起来很有意思,感觉很纯美。”
关于笔名
看到“车辚辚,马萧萧”这句诗,当时看着很喜欢就用了这个名字。另外就是马萧萧很像马在跑的时候身边有风的声音,有一种我向往的境界。
QQ签名
10月9日春天同学今天居然敢摸收银姐姐的脸蛋,大家说怎么惩罚她?
10月8日收银姐姐首次亮相微博~小老虎正式更名为猪猪
10月5日今晚九点以后停业哦。全体员工要去看狄仁杰I本店有个狄仁杰迷天天在骚动,已经到了不看不行的地步了。哎,满足他们吧…
10月4日有朋自远方来总爱问句:你家老板在吗?答曰.不是在写微博,就是在去写微博的路上
10月3日有人说我转行了,现在卖米粉了,不写书了。有人说我还在写书,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在干吗,不过,总之,三个字忙死了!!!
马中才算个年少成名的作家,他爱写字、做出版;同时他还是一家螺狮粉小店的老板,被称为“螺狮粉先生”。他利用自己的文字天赋,在微博上不断为自己的螺狮粉制造着热点话题。从店面设计到注册商标,再到和名人们建立联系并口口相传……
热爱文字的马中才外表憨厚可爱。却有细腻的情思,已经出版了七本书的他被粉丝们称为“温情派”的写作高手。马中才曾经在广西大学读园艺学时拿下了第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一时间风光无限,还加入了广西作协。研究生毕业的第二年,他创办了一家文化公司,做起了出版。除了这个“本职”工作以外,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家螺狮粉店的老板。
在饭馆多如过江之鲫的北京,想抓住食客的胃绝非易事。马中才的螺狮粉店在北京蓟门桥西的小巷子里,地段和规模皆无优势,但他却把小店做出了名气。虽然这套宣传方法是他无师自通,却的确堪称一种“立体营销”——积极、多样、有情有味。
在广西读书时,马中才爱上了那里的螺狮粉。到北京工作以后,苦于再难吃到这可口美味,他便下定决心自己创办一家小店。
文艺青年马中才开起饭馆来很有意思,首先他要让小小螺狮粉“志存高远”,先给螺狮粉定了性,“螺狮粉和桂林米粉相比讲求品味,不是快餐。”没开店前,他曾想找1D。万元的资金注入到自己的螺蛳粉店,后来投资未果,便找了一个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的地方。不过在开张之前,他首先去设计并注册了“螺狮粉先生”(Mr.螺狮粉)的商标。
2010年7月25日,马中才的螺狮粉店开张了。他请来一批有名的食客来品尝,请他们捧场和宣传,他在店里放着“女文青”吴虹飞的歌,还做了一面留言墙。
马中才对口味细节的要求非常敏感,“为什么北京也有做螺狮粉的店,但味道不正?因为正宗的螺狮粉需要的细节做不到。要花时间熬汤,不偷懒;要用好的食材,重要的一味佐料——香茅——从不在北京买,都是从柳州运来的。我要找个懂行的掌勺师傅,不是只会照食谱做东西的人。”这些都是让他的店与众不同的重要元素。
看到微博的走红和普及,马中才也在新浪上注册了一个“螺狮粉先生”的微博。文字本就是他的长项,微博又充分把他的创意天赋展示出来。
马中才制作了一系列的宣传画,讲述螺狮粉的前世今生、营养价值;又找专业的美食摄影师把小店主营的螺狮粉、绿豆沙、罗汉果、牛腩、鸭爪和附送的小菜都一一拍成了专业的照片,色彩红彤彤的、娇艳欲滴;还请了美术工作室修图、配上商标做成招贴,放在微博上。
马中才的微博营销也很有套路,专拣中午和傍晚的“饭点儿”——人们饥肠辘辘发微博的时候。他的微博不只做简单的宣传,还利用自己作家的长项,把发生在店里的小事戏剧化,提炼出顾客的特点或是轶事。编成一个个段子。比如一位广西朋友,每次从广西坐飞机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去吃马中才的螺蛳粉,然后从北京回广西前,也必定来吃一次,在微博里他被马中才称做“卤昧先生”。诸如这样的顾客还有每次开不同车来的“小生意先生”、迷路的“宅男先生”、“不差钱小姐”、“空碗先生”、“奔驰大哥”、“二锅头大叔”、“咆哮女郎”等等。这些段子让螺蛳粉先生的每条微博转发人数都很可观,人们一面觉得这些段子妙趣横生,一面也期待着去吃螺蛳粉时自己也能成为段子里的主人公。
马中才还将螺蛳粉店的顾客群体瞄向了大学校园,派送外卖首先面向了近十家大学。在微博里还推出了各种诸如吃50元螺狮粉送话剧票、积分卡等等多样的活动。
经营螺狮粉的同时,马中才也并没放下自己手上原有的出版工作,虽然这让他的精力消耗很大。开业刚刚3个月,已经有人来和他谈加盟连锁店的意向,这让他喜出望外。作为一个作家和文艺青年,马中才对未来有特别美好和浪漫的向往,他希望把“螺狮粉先生”的品牌做成像吉野家、真功夫一样的连锁品牌,他还希望这个品牌能让人产生一种独特的、文艺的联想。
你自己每天都在吃螺蛳粉吗?
对,每顿饭都吃,甚至早晨起来都会吃一碗,从来吃不腻的。这是我的工作餐,也是自家饭。
现在你的文化公司做得怎么样?
做出版编辑工作也是我的爱好,主要是做散文和小说。看到我喜欢的作者写的书,我把它们做出来,推向市场,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但是,我喜欢的书不一定是广大读者也喜欢的,所以至今还没做过那种发行10万~20万的畅销书。不过这也没关系,自己做得开
你相当于有两份工作,而且还都是主要负责人.平时怎么忙得过来呀?
所以我在微博上说,别人问我到底在干啥,我说我也不知道我究竟在干啥,总之只有一个字:忙!不过,现在还好,螺蛳粉店基本上都是我妹妹在打理,我在文化公司的时间比较多。只有进货时和高峰期才去店里帮帮忙。
马中才
80年代青年作家,网名马萧萧。出生于湖南,广西大学毕业。第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北京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青年文学委员会委员。现独立创业。
关于写作
马中才不想把写作当工作,只是跟着感觉走。起初选择广西大学的农学院时,曾天真地想开个农场。在广西大学的生活是他创作的重要来源。“对植物的喜爱和文学结合起来很有意思,感觉很纯美。”
关于笔名
看到“车辚辚,马萧萧”这句诗,当时看着很喜欢就用了这个名字。另外就是马萧萧很像马在跑的时候身边有风的声音,有一种我向往的境界。
QQ签名
10月9日春天同学今天居然敢摸收银姐姐的脸蛋,大家说怎么惩罚她?
10月8日收银姐姐首次亮相微博~小老虎正式更名为猪猪
10月5日今晚九点以后停业哦。全体员工要去看狄仁杰I本店有个狄仁杰迷天天在骚动,已经到了不看不行的地步了。哎,满足他们吧…
10月4日有朋自远方来总爱问句:你家老板在吗?答曰.不是在写微博,就是在去写微博的路上
10月3日有人说我转行了,现在卖米粉了,不写书了。有人说我还在写书,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在干吗,不过,总之,三个字忙死了!!!
马中才算个年少成名的作家,他爱写字、做出版;同时他还是一家螺狮粉小店的老板,被称为“螺狮粉先生”。他利用自己的文字天赋,在微博上不断为自己的螺狮粉制造着热点话题。从店面设计到注册商标,再到和名人们建立联系并口口相传……
热爱文字的马中才外表憨厚可爱。却有细腻的情思,已经出版了七本书的他被粉丝们称为“温情派”的写作高手。马中才曾经在广西大学读园艺学时拿下了第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一时间风光无限,还加入了广西作协。研究生毕业的第二年,他创办了一家文化公司,做起了出版。除了这个“本职”工作以外,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家螺狮粉店的老板。
在饭馆多如过江之鲫的北京,想抓住食客的胃绝非易事。马中才的螺狮粉店在北京蓟门桥西的小巷子里,地段和规模皆无优势,但他却把小店做出了名气。虽然这套宣传方法是他无师自通,却的确堪称一种“立体营销”——积极、多样、有情有味。
在广西读书时,马中才爱上了那里的螺狮粉。到北京工作以后,苦于再难吃到这可口美味,他便下定决心自己创办一家小店。
文艺青年马中才开起饭馆来很有意思,首先他要让小小螺狮粉“志存高远”,先给螺狮粉定了性,“螺狮粉和桂林米粉相比讲求品味,不是快餐。”没开店前,他曾想找1D。万元的资金注入到自己的螺蛳粉店,后来投资未果,便找了一个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的地方。不过在开张之前,他首先去设计并注册了“螺狮粉先生”(Mr.螺狮粉)的商标。
2010年7月25日,马中才的螺狮粉店开张了。他请来一批有名的食客来品尝,请他们捧场和宣传,他在店里放着“女文青”吴虹飞的歌,还做了一面留言墙。
马中才对口味细节的要求非常敏感,“为什么北京也有做螺狮粉的店,但味道不正?因为正宗的螺狮粉需要的细节做不到。要花时间熬汤,不偷懒;要用好的食材,重要的一味佐料——香茅——从不在北京买,都是从柳州运来的。我要找个懂行的掌勺师傅,不是只会照食谱做东西的人。”这些都是让他的店与众不同的重要元素。
看到微博的走红和普及,马中才也在新浪上注册了一个“螺狮粉先生”的微博。文字本就是他的长项,微博又充分把他的创意天赋展示出来。
马中才制作了一系列的宣传画,讲述螺狮粉的前世今生、营养价值;又找专业的美食摄影师把小店主营的螺狮粉、绿豆沙、罗汉果、牛腩、鸭爪和附送的小菜都一一拍成了专业的照片,色彩红彤彤的、娇艳欲滴;还请了美术工作室修图、配上商标做成招贴,放在微博上。
马中才的微博营销也很有套路,专拣中午和傍晚的“饭点儿”——人们饥肠辘辘发微博的时候。他的微博不只做简单的宣传,还利用自己作家的长项,把发生在店里的小事戏剧化,提炼出顾客的特点或是轶事。编成一个个段子。比如一位广西朋友,每次从广西坐飞机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去吃马中才的螺蛳粉,然后从北京回广西前,也必定来吃一次,在微博里他被马中才称做“卤昧先生”。诸如这样的顾客还有每次开不同车来的“小生意先生”、迷路的“宅男先生”、“不差钱小姐”、“空碗先生”、“奔驰大哥”、“二锅头大叔”、“咆哮女郎”等等。这些段子让螺蛳粉先生的每条微博转发人数都很可观,人们一面觉得这些段子妙趣横生,一面也期待着去吃螺蛳粉时自己也能成为段子里的主人公。
马中才还将螺蛳粉店的顾客群体瞄向了大学校园,派送外卖首先面向了近十家大学。在微博里还推出了各种诸如吃50元螺狮粉送话剧票、积分卡等等多样的活动。
经营螺狮粉的同时,马中才也并没放下自己手上原有的出版工作,虽然这让他的精力消耗很大。开业刚刚3个月,已经有人来和他谈加盟连锁店的意向,这让他喜出望外。作为一个作家和文艺青年,马中才对未来有特别美好和浪漫的向往,他希望把“螺狮粉先生”的品牌做成像吉野家、真功夫一样的连锁品牌,他还希望这个品牌能让人产生一种独特的、文艺的联想。
你自己每天都在吃螺蛳粉吗?
对,每顿饭都吃,甚至早晨起来都会吃一碗,从来吃不腻的。这是我的工作餐,也是自家饭。
现在你的文化公司做得怎么样?
做出版编辑工作也是我的爱好,主要是做散文和小说。看到我喜欢的作者写的书,我把它们做出来,推向市场,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但是,我喜欢的书不一定是广大读者也喜欢的,所以至今还没做过那种发行10万~20万的畅销书。不过这也没关系,自己做得开
你相当于有两份工作,而且还都是主要负责人.平时怎么忙得过来呀?
所以我在微博上说,别人问我到底在干啥,我说我也不知道我究竟在干啥,总之只有一个字:忙!不过,现在还好,螺蛳粉店基本上都是我妹妹在打理,我在文化公司的时间比较多。只有进货时和高峰期才去店里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