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初探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c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因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多义性,知识体系的非明晰性等特点,其教学的效果多年来一直被被批判。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讀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在过去和当前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因而阅读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感知后有所领悟,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当然,在读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一定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读,并在此基础上达到流利。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渎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读时,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快樂地学习,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人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其他文献
2020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国内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抗药性监测点,监测了24种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对田间常用防治药剂的抗性,涉及45个农药品种,评估了目前
随着海上石油产业的不断发展,石油勘探开发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新形势下,海洋石油行业对溢油应急能力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资源、应急队伍以及应急机制的管理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纯钛及大变形纯钛表面制备多孔氧化膜层,研究微弧氧化膜层在干摩擦、模拟体液和小牛血清不同润滑介质条件下的生物摩擦学性能,探讨钛基材组织细化对其膜层表
针对ZJ气田沙溪庙组气藏河道砂体宽度窄,纵向上叠置程度差,直井开发效果差,稳产时间短等一系列问题,在ZJ气田沙溪庙组气藏窄河道开展了水平井开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良
稀土矿的长期开采过程中,浸矿药剂的残留对矿区生态造成严重危害.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离子型稀土矿区对土壤生态的污染影响,然后对影响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生态恢复的因素进
摘 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对我国企业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国内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在国内的发展,纷纷将自己的业务开拓到国际市场。因此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必须不断改善自身制定的国际化战略,使自己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本文通过分析杉杉股份的国际化战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杉杉股份;品牌;理论研究;国际化战略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