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画及产业日趋繁荣,而优秀作品尤其是原创性较强、艺术生命力感人的动画作品却非常少,从根本上来看,则是动画造型存在着问题。我们关注年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分析年俗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年文化的文化精髓,挖掘年俗文化的动画形象,就是为了解决如何把这些有益的东西丰富到我们的动画片创作中,以此充实包括动画创作在内的文化产业,把中华悠久的文化传承给当代人和后人。
[关键词]年俗文化 动画 动漫文化 传统文化 文化产业
走向“年俗文化”,保留那些文化魅力的精粹,让那些植根于历史深处的充满了吉庆、吉祥、平安、和睦、兴旺、发财、富贵、长寿的祈福话语“放肆”流行。这些文化十足的年文化是永远的民族认同的东西,是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东西。那些不断加深的民族情感和家庭亲情的情结,是用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不断发扬广大的真情实感。
“年俗文化”则是提升了这样的感情,是可以用繁多的方式体现的文化情绪。而动漫的火爆则正以一种新型文化——“动漫文化”的形式融入我们的生活。将“年俗文化”植入动画片,就是把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新型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对我们的社会文明、生活娱乐、经济产业、文化传承都是十分重要必须的。
一、“年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唐诗中“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每年数亿万计的春节人流涌动已成为当代中国一大民俗景观。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传承历史,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流传与记载,而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
仅从年节时间上看,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冲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从腊八粥开始,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画上句号,加起来得四十天时间。春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下,是最隆重的节日,在整个节日期间处处都有节日文化、传说故事,更有除夕和初一、正月十五两个高潮。传统的春节,有关于“年”兽、万年创建历法、熬年守岁、贴春联、赏冰灯等各种传说有扫尘、春联、门画、倒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看大戏、闹元宵等习俗:有腊八粥、年糕、饺子、元宵、春饼等食俗: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万事如意等风俗。这些林林总总、枝枝蔓蔓的讲究,以其悠远而深刻的人文矿藏,与丰厚的民俗积淀形成了文化含量庞大的年俗文化,并且担负起了文化的功能: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年轮的结:二是祭祀,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亲礼仪往来,找到个人定位则是文化娱乐,体味生活之乐。年俗文化历经几千年,质是不变的,这个质就是源于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假如春节没有了腊八、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还是过年吗?春节年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年俗文化”素材的动画片能够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文化是动画片的灵魂,“年俗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又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年俗文化”为素材的动画片理应成为中国动画的主体,并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首先,“年俗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凝聚力。就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它凝聚了十几亿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动画片的受众群体多以青少年为主,从教育与宣传角度讲,以“年俗文化”为背景素材的动画片可以起到教育下一代和传扬中华传统文化之作用。
其次,“年俗文化”在中国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在春节期间,中国各地乃至世界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在欢欢乐乐地过年。欢度春节已经成为十几亿人民共同的中心话题。以“年俗文化”为素材的动画片可以借力其深远的文化魅力和广泛的影响面,提升动画片的品味,扩大受众群体范围。
再次,“年俗文化”浓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的春节“年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其蕴含的文化含义,表现了中国人的传统伦理思想。以“年俗文化”为素材的动画片可以广为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国的动画片能够尽早走向世界。
最后,给“年俗文化”赋予现代色彩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年俗文化”为素材,使用现代制作手段完成的动画片,可以为中华传统的文化添光加彩,对“年俗文化”中的故事传说改编的动画片,加之现代思想理念,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同时,“年俗文化”的传统思想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其传统内涵的传承与扩展,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不仅在文化建设上具有正向与健康的意义,就是从动漫产业角度考量,也是难得的商机,充分利用人们对年文化的消费心理,取得良好的收益。
三、“年俗文化”载体是打造中国动画片世界品牌的突破口
中国动画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动画强国,就必须打造中国的动画品牌。从中国动画分析,技术早已不是问题,动画的文化原创、艺术原创仍是动画的生命和灵魂。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年俗文化”为动画片制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同时,中国“年文化”正深度影响着世界,为中国动画确立世界品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中国的“年俗文化”正在打动着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着“过中国年”,正儿八经地学起了中国过年习俗,人们日益将春节看做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它蕴含的传统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中国“年俗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整理,以动画形式包装推向世界,可以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品牌。
“年俗文化”是“和文化”的最大载体。春节民俗所传达的亲情、和善、关爱的情感,全人类都是共通的。祭祀、抢新衣、请祖先、给老人拜年,这些春节习俗表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尊重传统、注重和谐秩序的思想。
中国正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而“和”就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年俗文化”正是“和文化”最大的载体。
以“年俗文化”为背景创作的动画片是反映“和文化”精神内涵的最好表现形式,应该并且有条件得到全世界的认同。为中国动画走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一条出路。
四、“年俗文化”中有诸多可资挖掘的动画形象
“年俗文化”品种繁多内涵丰富。包括生肖文化、春节民间传说故事、年节饮食文化、春节传统服装、民俗礼仪文化、中华神秘文化(如儒家、道家与日神、酒神、财神信仰)等。仅生肖文化中就有:“生肖五行”、“生肖故事”、“生肖艺术”、“生肖成语”、“生肖趣闻”等等均可挖掘作为动画形象的角色素材。 以“年俗文化”为形象挖掘动画角色。应该说中国“年俗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该说中国“年俗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也是很完整的参照,对于动画形象的创作也是如此,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动画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影视艺术形象,它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开发会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以生肖作为动画形象,在以挖掘“鼠咬天开、牛耕年丰、虎为山君、玉兔为月、鱼龙混杂、蛇称小龙、马到成功、羊致清和、金猴神通、鸡有五德、狗亦图腾、肥猪拱门”等包容中国年文化的动画角色:以年俗服装、年俗礼仪、年俗传说、年俗饮食等为题材的动画形象,传承了中华悠久的文化理念。同时这些动画形象的挖掘极易形成动画产业的产品衍生。开发诸如生肖服、生肖帽:贯以动画形象的年节食品、日用品等,这些既可以传扬中华民族文化、丰富节日氛围,又可以拉动经济获取收益。
五、“动漫文化”需要“年俗文化”的支撑
动漫的灵魂是文化,离开文化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而“年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如果没有“年俗文化”的介入,动漫文化将会黯然失色。“年俗文化”的丰富多采、流传深广,以及其独有的民间魅力是动漫文化的重要支撑。
“年俗文化”丰富的内涵可资“动漫文化”采纳吸收。年俗文化中涉及到民间传说、服饰、饮食、风俗、祭祖、礼仪、装饰布置等,是动漫文化的重要素材。
“年俗文化”形式可资“动漫文化”借鉴。在年俗文化中众多的艺术形式诸如年画、春联、剪纸、戏曲等,是动漫文化可资采纳和借鉴的艺术形式。
“年俗文化”伦理思想是支撑“动漫文化”的根基。在“年俗文化”中颂扬着中华传统的文化理念和伦理思想,在众多年俗礼仪、节日活动中无不透出中国人的孝道、中庸、和气等传统思想,这些是动漫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哲学思想基础。
人类生活需要物质的繁荣,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弘扬,动漫文化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新时代悄然出现,它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在传统文化沐浴中发展,也需要人们不断补充完善和丰富。为人类的文明进程,把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整合统一,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生态共荣,与文化生态共存的和谐空间,这种理念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年俗文化 动画 动漫文化 传统文化 文化产业
走向“年俗文化”,保留那些文化魅力的精粹,让那些植根于历史深处的充满了吉庆、吉祥、平安、和睦、兴旺、发财、富贵、长寿的祈福话语“放肆”流行。这些文化十足的年文化是永远的民族认同的东西,是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东西。那些不断加深的民族情感和家庭亲情的情结,是用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不断发扬广大的真情实感。
“年俗文化”则是提升了这样的感情,是可以用繁多的方式体现的文化情绪。而动漫的火爆则正以一种新型文化——“动漫文化”的形式融入我们的生活。将“年俗文化”植入动画片,就是把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新型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对我们的社会文明、生活娱乐、经济产业、文化传承都是十分重要必须的。
一、“年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唐诗中“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每年数亿万计的春节人流涌动已成为当代中国一大民俗景观。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传承历史,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流传与记载,而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
仅从年节时间上看,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冲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从腊八粥开始,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画上句号,加起来得四十天时间。春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下,是最隆重的节日,在整个节日期间处处都有节日文化、传说故事,更有除夕和初一、正月十五两个高潮。传统的春节,有关于“年”兽、万年创建历法、熬年守岁、贴春联、赏冰灯等各种传说有扫尘、春联、门画、倒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看大戏、闹元宵等习俗:有腊八粥、年糕、饺子、元宵、春饼等食俗: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万事如意等风俗。这些林林总总、枝枝蔓蔓的讲究,以其悠远而深刻的人文矿藏,与丰厚的民俗积淀形成了文化含量庞大的年俗文化,并且担负起了文化的功能: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年轮的结:二是祭祀,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亲礼仪往来,找到个人定位则是文化娱乐,体味生活之乐。年俗文化历经几千年,质是不变的,这个质就是源于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假如春节没有了腊八、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还是过年吗?春节年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年俗文化”素材的动画片能够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文化是动画片的灵魂,“年俗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又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年俗文化”为素材的动画片理应成为中国动画的主体,并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首先,“年俗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凝聚力。就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它凝聚了十几亿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动画片的受众群体多以青少年为主,从教育与宣传角度讲,以“年俗文化”为背景素材的动画片可以起到教育下一代和传扬中华传统文化之作用。
其次,“年俗文化”在中国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在春节期间,中国各地乃至世界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在欢欢乐乐地过年。欢度春节已经成为十几亿人民共同的中心话题。以“年俗文化”为素材的动画片可以借力其深远的文化魅力和广泛的影响面,提升动画片的品味,扩大受众群体范围。
再次,“年俗文化”浓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的春节“年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其蕴含的文化含义,表现了中国人的传统伦理思想。以“年俗文化”为素材的动画片可以广为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国的动画片能够尽早走向世界。
最后,给“年俗文化”赋予现代色彩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年俗文化”为素材,使用现代制作手段完成的动画片,可以为中华传统的文化添光加彩,对“年俗文化”中的故事传说改编的动画片,加之现代思想理念,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同时,“年俗文化”的传统思想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其传统内涵的传承与扩展,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不仅在文化建设上具有正向与健康的意义,就是从动漫产业角度考量,也是难得的商机,充分利用人们对年文化的消费心理,取得良好的收益。
三、“年俗文化”载体是打造中国动画片世界品牌的突破口
中国动画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动画强国,就必须打造中国的动画品牌。从中国动画分析,技术早已不是问题,动画的文化原创、艺术原创仍是动画的生命和灵魂。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年俗文化”为动画片制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同时,中国“年文化”正深度影响着世界,为中国动画确立世界品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中国的“年俗文化”正在打动着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着“过中国年”,正儿八经地学起了中国过年习俗,人们日益将春节看做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它蕴含的传统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中国“年俗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整理,以动画形式包装推向世界,可以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品牌。
“年俗文化”是“和文化”的最大载体。春节民俗所传达的亲情、和善、关爱的情感,全人类都是共通的。祭祀、抢新衣、请祖先、给老人拜年,这些春节习俗表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尊重传统、注重和谐秩序的思想。
中国正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而“和”就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年俗文化”正是“和文化”最大的载体。
以“年俗文化”为背景创作的动画片是反映“和文化”精神内涵的最好表现形式,应该并且有条件得到全世界的认同。为中国动画走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一条出路。
四、“年俗文化”中有诸多可资挖掘的动画形象
“年俗文化”品种繁多内涵丰富。包括生肖文化、春节民间传说故事、年节饮食文化、春节传统服装、民俗礼仪文化、中华神秘文化(如儒家、道家与日神、酒神、财神信仰)等。仅生肖文化中就有:“生肖五行”、“生肖故事”、“生肖艺术”、“生肖成语”、“生肖趣闻”等等均可挖掘作为动画形象的角色素材。 以“年俗文化”为形象挖掘动画角色。应该说中国“年俗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该说中国“年俗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也是很完整的参照,对于动画形象的创作也是如此,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动画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影视艺术形象,它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开发会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以生肖作为动画形象,在以挖掘“鼠咬天开、牛耕年丰、虎为山君、玉兔为月、鱼龙混杂、蛇称小龙、马到成功、羊致清和、金猴神通、鸡有五德、狗亦图腾、肥猪拱门”等包容中国年文化的动画角色:以年俗服装、年俗礼仪、年俗传说、年俗饮食等为题材的动画形象,传承了中华悠久的文化理念。同时这些动画形象的挖掘极易形成动画产业的产品衍生。开发诸如生肖服、生肖帽:贯以动画形象的年节食品、日用品等,这些既可以传扬中华民族文化、丰富节日氛围,又可以拉动经济获取收益。
五、“动漫文化”需要“年俗文化”的支撑
动漫的灵魂是文化,离开文化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而“年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如果没有“年俗文化”的介入,动漫文化将会黯然失色。“年俗文化”的丰富多采、流传深广,以及其独有的民间魅力是动漫文化的重要支撑。
“年俗文化”丰富的内涵可资“动漫文化”采纳吸收。年俗文化中涉及到民间传说、服饰、饮食、风俗、祭祖、礼仪、装饰布置等,是动漫文化的重要素材。
“年俗文化”形式可资“动漫文化”借鉴。在年俗文化中众多的艺术形式诸如年画、春联、剪纸、戏曲等,是动漫文化可资采纳和借鉴的艺术形式。
“年俗文化”伦理思想是支撑“动漫文化”的根基。在“年俗文化”中颂扬着中华传统的文化理念和伦理思想,在众多年俗礼仪、节日活动中无不透出中国人的孝道、中庸、和气等传统思想,这些是动漫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哲学思想基础。
人类生活需要物质的繁荣,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弘扬,动漫文化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新时代悄然出现,它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在传统文化沐浴中发展,也需要人们不断补充完善和丰富。为人类的文明进程,把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整合统一,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生态共荣,与文化生态共存的和谐空间,这种理念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