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8月20日,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会暨十大学习品牌”颁奖仪式上,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党支部在近百个学习品牌中脱颖而出,他们的“研问赛讲”学习平台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十大学习品牌”荣誉称号。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做出批示,要求部内各司局、各单位学习借鉴。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以下简称规划司)担负着组织重大水利规划编制、重点水利项目论证、投资计划安排等工作,不仅政策性强,而且业务面宽,这就要求全司同志必须加强学习才能胜任。近年来,围绕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创新学习方式,搭建了“研问赛讲”学习平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提升了推动水利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以研促学
中国是世界上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水利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科学谋划长远发展战略、有效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重大问题,规划司党支部搭建了“以研促学”平台,围绕水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敦煌地区水生态环境保护、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水生态补偿机制等近百项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少成果已经在国家批复的重大规划和政策文件中得到了应用。如,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激增,给供水保障造成了巨大压力,为保障供水安全,该司党支部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在全国、流域、省级区域编制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的建议,得到水利部领导的认可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支持,目前该规划已启动编制;为探索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组织开展了开放式研究,提出了延长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期限、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对策措施,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并写入2011年中央1号文件。通过专题研究,引导和组织全司同志学习新政策、掌握新知识、拓展新思路,提高了解决水利复杂问题的能力。
以问促学
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规划司党支部在工作中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搭建了“以问促学”平台,问计于群众,求教于专家。如针对一些地区出现的农村河道淤塞不畅、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深入农村调查研究,采取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现场考察等方式“问计于民”,了解百姓诉求、倾听群众呼声、查找问题原因,悉心学习总结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提出了开展“百县千乡万村”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试点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目前已将启动试点工作。针对近年来西南地区发生的特大干旱,多次组织调研组,深入重旱区调研,及时了解掌握旱情、灾情等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该地区水资源条件和地形地貌特点,在与专家深入探讨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按照“旱能灌、涝能排,有水存得住、没雨用得上”的目标,提出了水源工程建设布局、规模和方案,科学编制了规划并已启动实施。这样的“以问促学”平台,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认知能力,找到了科学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以赛促学
为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规划司党支部搭建了“以赛促学”平台,每年选取水利改革发展中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举办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010年,针对推进水利前期工作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和行业内部的意见分歧,与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开展了“水利前期工作招投标辩论赛”。赛前准备中,参赛选手和全司同志系统学习了招投标的政策法规,查阅了大量正反两个方面的资料,深入分析了前期工作招投标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针对不同问题的解决对策;比赛过程中,通过观点碰撞、论据驳辩,明辨了是非,统一了认识;比赛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效果。2011年,开展了“贯彻中央1号文件现场知识竞赛”,把中央1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归纳为100道竞赛题目,组织4支队伍通过必答、抢答以及风险答题、领导评判等方式,开展中央1号文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人人当老师出题目、个个当学生答问题,取得了以赛促学的良好效果。这一学习活动方式被《人民日报》、《中国水利报》等多家媒体作了报道和宣传。
以讲促学
讲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方法,学得明白更要讲得出来。
为促进主动学习、深入学习、相互学习,规划司党支部搭建了“以讲促学”平台,通过领导讲、专家讲、大家讲等方式,讲中学、听中思,激发了全司同志的学习热情。一是领导带头讲。司领导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自我命题,开展了“十二五”水利发展战略如何规划,大规模水利建设投资从哪儿筹措,水利建设滞后局面怎么扭转等专题讲座,为全司同志开拓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描绘远景蓝图。二是院士专家讲。对一些与水有关的热点问题和复杂技术问题,邀请院士和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先后邀请中国工程院2位院士分别就“气候变化影响与应对”、“基于二元水循环的水资源评价”进行了讲解。由于主题贴合工作实际,专家讲得深入浅出,普遍反映很受启发、受益匪浅。三是大家轮流讲。要求每位同志结合本职工作,自定主题上台讲。为了能给大家讲清楚,每位同志都提前几个月着手精心准备,收集整理基础素材,深入分析问题对策,摸索练习讲解技巧。通过上台讲,增强了全司同志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通過“研问赛讲”平台,规划司党支部学习载体更加丰富、学习效果更加明显,截至2012年底,共完成4大类31项活动内容,在促进重大水利专项规划编制、水利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区域发展战略水利战略研究、水利投融资工作推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规划司党支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做法和经验被新闻媒体多方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党支部书记曾应邀到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介绍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经验和做法,2011年作为专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专题讲座上作了题为“我国水利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报告,受到了一致好评。
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规划司党支部站在新的起点上,对进一步发挥好“研问赛讲”平台作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出了新的部署,全司同志斗志昂扬,信心满怀,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努力为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以下简称规划司)担负着组织重大水利规划编制、重点水利项目论证、投资计划安排等工作,不仅政策性强,而且业务面宽,这就要求全司同志必须加强学习才能胜任。近年来,围绕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创新学习方式,搭建了“研问赛讲”学习平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提升了推动水利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以研促学
中国是世界上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水利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科学谋划长远发展战略、有效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重大问题,规划司党支部搭建了“以研促学”平台,围绕水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敦煌地区水生态环境保护、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水生态补偿机制等近百项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少成果已经在国家批复的重大规划和政策文件中得到了应用。如,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激增,给供水保障造成了巨大压力,为保障供水安全,该司党支部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在全国、流域、省级区域编制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的建议,得到水利部领导的认可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支持,目前该规划已启动编制;为探索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组织开展了开放式研究,提出了延长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期限、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对策措施,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并写入2011年中央1号文件。通过专题研究,引导和组织全司同志学习新政策、掌握新知识、拓展新思路,提高了解决水利复杂问题的能力。
以问促学
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规划司党支部在工作中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搭建了“以问促学”平台,问计于群众,求教于专家。如针对一些地区出现的农村河道淤塞不畅、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深入农村调查研究,采取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现场考察等方式“问计于民”,了解百姓诉求、倾听群众呼声、查找问题原因,悉心学习总结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提出了开展“百县千乡万村”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试点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目前已将启动试点工作。针对近年来西南地区发生的特大干旱,多次组织调研组,深入重旱区调研,及时了解掌握旱情、灾情等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该地区水资源条件和地形地貌特点,在与专家深入探讨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按照“旱能灌、涝能排,有水存得住、没雨用得上”的目标,提出了水源工程建设布局、规模和方案,科学编制了规划并已启动实施。这样的“以问促学”平台,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认知能力,找到了科学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以赛促学
为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规划司党支部搭建了“以赛促学”平台,每年选取水利改革发展中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举办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010年,针对推进水利前期工作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和行业内部的意见分歧,与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开展了“水利前期工作招投标辩论赛”。赛前准备中,参赛选手和全司同志系统学习了招投标的政策法规,查阅了大量正反两个方面的资料,深入分析了前期工作招投标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针对不同问题的解决对策;比赛过程中,通过观点碰撞、论据驳辩,明辨了是非,统一了认识;比赛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效果。2011年,开展了“贯彻中央1号文件现场知识竞赛”,把中央1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归纳为100道竞赛题目,组织4支队伍通过必答、抢答以及风险答题、领导评判等方式,开展中央1号文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人人当老师出题目、个个当学生答问题,取得了以赛促学的良好效果。这一学习活动方式被《人民日报》、《中国水利报》等多家媒体作了报道和宣传。
以讲促学
讲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方法,学得明白更要讲得出来。
为促进主动学习、深入学习、相互学习,规划司党支部搭建了“以讲促学”平台,通过领导讲、专家讲、大家讲等方式,讲中学、听中思,激发了全司同志的学习热情。一是领导带头讲。司领导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自我命题,开展了“十二五”水利发展战略如何规划,大规模水利建设投资从哪儿筹措,水利建设滞后局面怎么扭转等专题讲座,为全司同志开拓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描绘远景蓝图。二是院士专家讲。对一些与水有关的热点问题和复杂技术问题,邀请院士和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先后邀请中国工程院2位院士分别就“气候变化影响与应对”、“基于二元水循环的水资源评价”进行了讲解。由于主题贴合工作实际,专家讲得深入浅出,普遍反映很受启发、受益匪浅。三是大家轮流讲。要求每位同志结合本职工作,自定主题上台讲。为了能给大家讲清楚,每位同志都提前几个月着手精心准备,收集整理基础素材,深入分析问题对策,摸索练习讲解技巧。通过上台讲,增强了全司同志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通過“研问赛讲”平台,规划司党支部学习载体更加丰富、学习效果更加明显,截至2012年底,共完成4大类31项活动内容,在促进重大水利专项规划编制、水利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区域发展战略水利战略研究、水利投融资工作推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规划司党支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做法和经验被新闻媒体多方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党支部书记曾应邀到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介绍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经验和做法,2011年作为专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专题讲座上作了题为“我国水利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报告,受到了一致好评。
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规划司党支部站在新的起点上,对进一步发挥好“研问赛讲”平台作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出了新的部署,全司同志斗志昂扬,信心满怀,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努力为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